打造趣味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2021-09-17李姗姗
【摘要】英语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英语相关课程的学习,甚至在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幼儿园时期就有对学生英语启蒙的教学。英语发展至今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在高中时代英语一直是被学生说成难学难懂的科目,而且很容易造成高考对自己分数很不利的学科。所以本文就将针对打造趣味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做出相关探索,并阐述英语趣味课堂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趣味;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李姗姗,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英语对高中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英语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着更容易学习,逻辑性和灵活性很强的特点。根据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就需要教师在英语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这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样地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新的要求。英语的学习不是简简单单地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课文中所出现的新的单词、短语词组和比较难学的语法知识。这都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要求。本文就将针对打造英语趣味课堂进行分析。
一、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意义
英语的学习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头痛的事儿,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种语言。学习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英语的教学模式有所考虑。教师的教学模式构建对于学生的学习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就针对英语这一学科提出了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教学模式这一方法,尤其是适用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本身就在高考的压力下进行着枯燥乏味的学习,所以教师就针对英语这灵活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采用了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教学模式缓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了没有生机的课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很有高级趣味的课堂环境。英语这一学科本身就是很灵活性的,其不仅仅拥有语文的灵活性,同时具有还具有数学较为严格的逻辑性,打造英语趣味课堂是对学生学习提出的针对性教学模式。教師采用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课堂的环境如何就将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如何,课堂的趣味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只要课堂环境好,学生就会有动力学习。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来,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习,才会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方法对于现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创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创造一个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轻松的学习方式。利用高中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方式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本身就是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学习阶段,所以针对高中学习环境压力大的特点,教师就应该对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新的教育改革对英语课堂做出改变,即使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同样需要教师的关爱,更需要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高中生的课堂一定要打造成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的课堂。尤其是针对英语这一门学科,英语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科比较难学的科目,英语也没有在学生心中一开始就形成一个稳固的知识体系。高中课堂也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针对英语进行教学时,为了打造英语趣味课堂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相关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找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英语影视资料放在多媒体上,让学生可以根据影视中出现的英语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同样地把难以理解的语法知识、单词记下来以便向教师咨询,所以说运用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上去。
二、在打造高中英语趣味课堂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教师对打造英语趣味课堂的不重视。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英语具有文科性的特点,只需要把相关课文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还一直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满足于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会使高中学生出现严重偏科的现象。
2.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没有兴趣。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一直是让学生觉得头痛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以至于逐渐放弃英语这一学科。没有对英语这一学科的兴趣就很难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上去,在英语这一学科有所成就。英语这一学科就是在考验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现代的教育要求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教师也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才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性格,做再多的课上工作也是对学习效率没有任何帮助的。教师忽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就很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导,甚至出现学生不爱学习,认为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
三、打造趣味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
1.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许多老师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学生学习英语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英语这门学科。许多老师并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只能根据英语课本上的编排来进行讲课,学生一直讲的都是汉语,突然要新学习一门语言,导致学生还没有适应。老师上课讲得非常枯燥,学生自然也没有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高一必修一“Friends forever”这一单元,讲的是永远的朋友,老师先教学生读这一单元的单词,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一定的认识,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放有关朋友的视频,但是这个视频的语音应该是英文的,字幕应该是英语和汉语都有。然后问学生Who is your best friend,抽取班上的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让学生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对被抽取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信心。
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老师认为的英语教学就是老师一个人讲台上根据英语教材去讲,学生就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认为学生多听听就会了,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主体去教学的,事实上学生才是主体,老师与学生的位置反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太大的提高。所以老师在上课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才高。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所以教师要多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高一必修一Unit 1 “A new start”是学生初中毕业之后的第一节英语课的内容,老师在上课之前,先和学生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用英语自我介绍,比如What is my name?Where I come from?Introduce your interests and hobbies,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入高中之后的感受,让班上的学生互相认识,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然后抽取几位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起来回答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不知道怎么说,老师不要给学生压力,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让学生坐下,并且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信心。
3.为学生构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还应该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英语对学生而言比较新颖,然而当班上出现一个不能坚持学习英语的学生时,就会出现第二个不能坚持的学生,还会出现第三个、第四个等,到后面班上不能坚持的人越来越多,就影响了班上学习英语的氛围。不受这样氛围影响的学生很少,所以在一个班上英语学习好的学生就很少,这就体现了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粘贴一句鼓励自己的话,但是这句话要用英文呈现,这样学生每天都能看见,就会对这句话非常的深刻,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上去,提高作文的得分。老师还可以在教室粘贴名言警句,把这些名言警句翻译为英文,让学生每天都可以看见,加强学生对这些名言警句的记忆,让学生在写作时运用上,提高作文水平。然后每周末进行一次更换,在周一的早读或者晚读时,让学生默写这些名言警句,再一次加深印象。
4.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學习计划。一个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高中教的语法在初中是教过的,高中主要是积累单词。但是这些语法有的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会了,有的学生则没有学会,这就导致了老师在教语法时,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会的学生在听课时,就会感觉无聊不知道做什么,不会的学生则认真地听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的不同,给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使班上的学生都能学到新的知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语法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背背英语书上的单词,或者读读英语书上的课文,加强语感。对于语法不好的学生则教学生学习语法,当学生学会语法之后,才能更好地分析句子。
总而言之,要创新课堂教学,老师应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而且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老师要在班上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还应该多让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毕竟学习英语不仅是要学习语法、积累单词,还应该会表达。不然只会课本上的英语,以后出国留学等,学生不会与外国人交流,是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老师也要关注学生对语法的掌握,不能只让学生记单词,还应该让其掌握语法,不然在英语写作时,是很容易犯语法错误的。
参考文献:
[1]张燕琳,杨昌霞.基于Hutchinson&Waters评估理论的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必修一》为例[J].海外英语,2020(19):56-57.
[2]齐娟.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设计初探——以北师大版英语模块3Unit 7 Lesson4 Sea Stories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20(8):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