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立法背景下英语阅读“名著素养”的构建
2021-09-17罗文
【摘要】在以全面提高英语类人才的学科素养为目标的英语教学中,名著阅读不容忽视。结合英语类专业培养特点,从理解性、审美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等多维度构建“名著素养”能力模型和实现路径。基于英语经典名著阅读的教学价值来构建英语阅读“名著素养”,探索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之路,从语言积累及应用能力、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培养等维度构建英语阅读“名著素养”,并充分发挥“名著素养”对外语类人才学科素养的支撑作用,有助于语言能力、人文情怀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也是大学全人教育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阅读立法;英语阅读;名著素养
【Abstract】The reading of famous works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which aims at improving the Subject Quality of English major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majors, the model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Masterpiece Literacy” are constructed from comprehensivenes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exploratory and generative aspects. Based on the teaching value of classics reading to construct the “Masterpiece Literacy”, exploring the reform path of English reading education from language accu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creation abilitie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upporting role of masterpieces to the SubjectQuality of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bility,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thinking quality, which is also the goal of whole-pers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Reading Legislation; English Reading; Masterpiece Literacy
【作者簡介】罗文(1984-),女,滁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一、研究背景
我国首部促进全民阅读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14年11月颁布并于2015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书香江苏”建设进入依法推进阶段。2017 年6 月国务院对此《决定》进行了审查评议,并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近年来,《决定》正在从法律条文变成现实成果。
文学经典,是那些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淘选,具有永恒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的文学作品。经典作品阅读一直是高校英语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教学环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规定,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国标》强调了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应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也印证了英语类人才的人文性特征。2000年教育部指定的100部本科生必读书目中,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占了21部,然而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情况不容乐观。网络时代知识的“碎片化”“信息爆炸”和“知识超载”是我们构建“阅读型校园”的重大障碍。在泛娱乐化生活的时代,高校英语课程体系的局限和学生对名著阅读重要性的忽视,给阅读教学和全人教育理念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目前,大学生的阅读活动存在着“浅阅读”和“洋快餐”的倾向,阅读基本上以娱乐消遣为主,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在阅读立法的背景下,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定义和阅读素养的界定,如何建构学生的“名著素养”,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
二、“名著素养”的构建
素养作为21世纪学习者应有的重要品质,其内涵多元丰富,对学校的课程、评估、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素养” (literacy)一词,我们可以找到多种解释,如表示一种意向(intention)、倾向(mindset)或者趋势(tendency),也可以表示一种习惯(habit)、偏爱(preference)或者爱好(interest),又或者是一种特征(characteristics)、潜力(potentiality)及能力(ability),更代表着一种冲动(impulsion)、亲和力(appetency)和感情(emotion) 等。查阅维基百科,我们可以发现,素养被定义成习惯或者准备,它是一个特定行为方式的倾向,也是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
英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英语课程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 PIRLS)将“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定义为: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年轻的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这一界定突出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经典作品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阅读优秀的经典作品,就如同与伟人们共享精神大餐。经典文学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思维导向以及塑造有趣且个性的优秀灵魂。在当前经济思想高速发展和碰撞的环境下,在校学生的名著阅读量大不如从前。在与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的英语书面阅读少之又少,基本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和重复活动,也就是比较倾向于“浅阅读”。在这些少量的阅读活动中,阅读内容基本上也是以“快餐式”的娱乐消遣为主,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带来了阅读退化和理解片面化等问题。新时期英语名著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需要再次普及,大学生的阅读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
“名著素养”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与名著阅读活动有关的修养和素质。学生能够从英语名著阅读中建构意义,享受乐趣,领悟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和语言。“名著素养”的水平主要是通过文学阅读情境中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学习过程和文化审美来表现的。学生为了文学体验而阅读,置身于文本之中,专心于作品中的事件、环境、行为、因果关系、氛围、情感和观点,并且享受语言本身。
本课题以南京四所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金城学院)的英语/翻译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知识和能力、学习过程和文化审美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名著感知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自我发现、合作学习、人文情感、价值取向和阅读态各个要素设计调查问卷,了解英语名著阅读的现状和困境,对英语阅读“名著素养”的各个描述项进行实践调研。根据数据分析并结合英语类专业培养特点,从理解性、审美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等多维度构建“名著素养”能力模型和实现路径。
本研究融合英语核心素养和阅读素养的概念,从英语名著的理解过程、阅读目的、阅读投入、阅读态度等方面进行调研,结合语言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并书写语言的能力)、文化品格(能够从名著中产生共鸣,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里的活动)、思维品质(能够从名著中建构意义,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学习能力(能够从阅读名著中学習,提高阅读能力)这四个方面,多角度构建英语阅读“名著素养”,锤炼阅读素养的能度,延伸核心素养的深度, 让经典名著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名著素养”在英语课内课外真正成长起来。
三、研究意义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价值精华。 外语经典作品反映了其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或者宗教等不同方面的民族精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外语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西方文化,而且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衡量其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基于外语经典名著阅读和教学目标,分析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内化“名著素养”,对学生引之、导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与思考、研读与讨论、练习与创作的综合作用下,提高对名著作品的鉴赏与创新运用的综合能力,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以全面提高英语类人才的学科素养为目标的英语教学中,名著阅读不容忽视。构建英语阅读“名著素养”,提出英语类专业人才“名著素养”实现途径,探索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之路,有助于语言能力、人文情怀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也是大学全人教育的目标所在。基于英语经典名著阅读的教学价值,英语教师应从语言积累及应用能力、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培养等维度构建学生的英语阅读“名著素养”,并充分发挥名著素养对外语类人才的学科素养的支撑作用,完善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范能维,王爱琴.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探索[J].外语界,2017(1):7-14.
[2]郝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文学如何——兼论文学经典阅读的新时代意义[J].名作赏析,2018(19):5-10,2.
[3]黄中梅.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经典作品阅读[J].文学教育, 2017(6):68-70
[4]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马世晔.阅读素养与国家竞争力[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7):13.
[6]徐同亮.江苏全民阅读立法经验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7(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