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迁移理论视角下英语对非通用语言学习的影响

2021-09-17刘洋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迁移理论学习英语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都是英语,学生进入大学后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其他要学习的语言。比如,一些学生会选择继续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而有些学生则会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新语言的学习。当前,从英语通用性与非通用性角度出发,进行迁移理论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挖掘语言本身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的学习体系模式,帮助学生打下更加扎实的语言知识学习根基,从而为后续的非通用性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迁移理论;英语;非通用语言;学习;影响

【作者简介】刘洋(1981.02-),女,蒙古族,内蒙古人,河套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不断加强,而沿线国家的语言有所不同,这样就多语言人才培养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基于此,国人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需要有意识地将其他通用语言的学习技巧在英语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一、迁移理论

1. 遷移理论的概念。迁移理论的内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就是一种学习而增强了对另一种学习的能力,反之,就是一种学习会干扰或者削弱另一种知识的学习。迁移本身属于一种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阶段,学生在已经具备的知识或者技能中对新知识或者新技能产生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语言迁移理论的内容就是语言教育研究者深究的问题。

2. 迁移理论的实际应用。迁移理论的实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够运用到很多相关领域,比如,迁移理论既可以在田径教学中有所应用,也能够在二语习得中有所展现,并且方言对英语语言也会造成负迁移影响。

二、英语的迁移效应及其影响

1. 从法语角度进行分析。(1)语音的内容。英语同法语之间的字母书写方式基本一致,除了法语在书写方面会存在有部分字母在英语中没有相关的写法。比如,带有开音符、闭音符、长音符以及分音符等字母的书写模式在英语和法语中的书写表达都是一致的。但是,在进行发音时,两种语言还是有所差别的,在字母以及单词的发音方面,英语对法语的学习存在负迁移的影响,也就是在学习阶段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法语在学习期间会存在特色的小舌音,在发音阶段是通过气流的冲击或者摩擦小舌而得到颤音或者摩擦音的,但是在英语的发音阶段并没有这种相似的发音方式。所以,在进行法语单词朗诵期间,稍微不注意就会忽视掉小舌音的出现。

(2)词汇的内容。在词汇的表达方面,英语与法语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从词汇的构成以及词形方面进行分析。比如,现代英语中最为常用的词汇就在1000个左右,其中有十分之一来自法语内容,在其他一般常用的4000的词汇中,有大约二分之一来自于法语。在英语词汇不断吸收法语词汇的阶段,法语也会有相对应的文化融合到英语的文化内容中,并给英语带来更为新鲜的文化内容。

2. 从韩语角度进行分析。(1)语音的内容。与法语相同,韩语也属于表音文字。表音文字的特点就是在看到词汇或者句型之后,不管认不认识都能够清晰地掌握正确的发音内容。从字面上不难看出,韩语和英语都是元音以及辅音相互组合得到的语言,只是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发音会有所差别。

韩语的元音系统能够分成单元音因素以及双元音,其音素与英语的音素是相同的,韩语的辅音中的破裂音和擦破音就等于在其他英语学习音素中的送气音。由于汉语的摩擦音与英语的摩擦音相似,发音方式都存在相似的特点,二者在中国的主要的差别就是它们实际的书写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韩语中有部分词汇属于外来词,并且,其外来词的来源大部分都是来自英语。所以,一个人假如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就常常会导致在韩文读音阶段把韩语误发成为英文单词。

对于汉语作为母语的我们来说,一般将英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韩语作为第三语言。在刚开始接触韩语期间,除了母语汉语以外,学生接触更多的就是英语。所以,在实际的学习教育阶段,需要对韩语的发音内容进行广泛分析,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将英语发音以及韩语的发音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区分。

(2)词汇的内容。韩语的词汇分别由固有词、汉字词以及外来词组结合组成,在韩语中,不能直接转换成汉语书写模式的非固有词都会根据实际的应用变成外来词。固有词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在朝鲜民族生产生活中因为实际需要使用而自行发明,并非来自其他一些国家的词汇教学内容。对于固有词,学生能够通过结合我国当时的词汇应用研究背景、典故以及一些故事来加深自己对于词汇的理解,并增加对于词汇本身的记忆。但是外来词却需要学生对外来词的语言源头文化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记忆词汇。

韩语的外来词都具有直接传入的特点,能够采用音译的模式被大众接受,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才会被纳入韩语词汇的范围。这些词汇与英语中词汇的发音模式以及含义基本一致,在学习阶段也比较统一。除此以外,韩语中也有部分词汇是从日语的应用转换来的。

韩语与英语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而语言发展本身就具有相通性,可以通过文化的发展变化将语言相互结合,变成学生语言的应用研究材料,根据习惯的发音规则将其词汇组合。从外来词可以看出,韩语在向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了英语的发音特点,与从汉语词汇中学习韩语相比,韩语在更大程度上保留了英语的词性。

除此以外,韩语以及英语的动词词汇的变化也存在相似性,动词本身就需要根据实际的语言形态对相关的表述词汇进行变形,并增加相对应的动词词尾来构造整个句子的语法变化形式。

(3)语法的内容。韩语的语法结构大部分都是主宾谓的形式,它与英语不同,英语的语法结构为主谓宾的形式,所以,在语法表述方面,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较为明显。除此以外,韩语与英语的另一大差异特征就是韩语的黏着性,所谓的黏着性就是指该种类型的语言是依靠在黏着词干后面增加大量的词尾变化进行语意的表达,并以此来丰富语言本身的变化。以英语为主导的印欧语系与韩语相反,印欧语系就是将屈折语类型按照词汇本身的曲折变化来进行语境的烘托。另外,韩语中会存在敬语与非敬语之分,在英语中该种差别并不明显,韩语会通过句型尾端的变化使得敬语变为非敬语,但是英语必须采用句型或者固定搭配的模式来实现。

三、迁移理论背景下英语对于非通用语种语言学习方式分析

就当前的影响机制来说,可以按照非通用语种同源语言以及非通用语种非同源语言进行学习方式的划分。

非通用语种同源语言想要达到正迁移的目的,其语音可以采用部分字母读法;其词汇可以采用词汇字母书写,同形单词以及相同词根等模式的学习;其语法可以采用部分语法结构相似性的学习等模式。而对于非通用语种同源语言产生负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词汇的实际较为相似;词形的变化趋势较大,语态语式难以确定。

对于非通用语种非同源语言想要达到正迁移的目的,其语音可以采用音素分类相同法,将相似发音的内容能够进行联想學习;其词汇可以采用外来词汇辅助记忆的模式;其语法可以采用小部分语法结构相似性的学习等模式。而对于非通用语种同源语言产生负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来词汇的读音会与英语读音存在一致性,导致在发音过程中出现发音不准的问题,词汇方面会由于外来词汇细节拼写出错的问题,使得学生难以进行记忆,再加上两种语言的语法大部分语法结构存在明显不同,不方便学生归纳总结。

四、非通用语言学习中正确运用正迁移优势的策略

从以上英语与法语、英语与韩语的内容对比能够看出,语言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学习多语言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迁移理论中正迁移的作用来减少负迁移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阶段,应多增加观察与积累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多种语言的学习内容。当前,就如何在非通用语言学习中正确并有效地运用英语的正迁移优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有意识地组建适合于自己的多语言词汇总库。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最为关键的语言基础就是词汇的积累,如果想要同时进行多种语言的内容学习,就需要在自己的基础上组建属于自己的多语言词汇总库,像学习英语一样去收集日常学习的语言词汇,再通过对比的方式去更好地通过联想记忆的模式来记忆。在记住英语之后便可以直接通过反馈记住另外几种词汇内容,从而拓展学生本身的词汇储备。

第二,要构建相对应的语法体系模式。语言的语法之间都会有所差异,但是整体的语法体系几乎都来源于拉丁语的语言体系,传统的英语语法在应用期间就是在拉丁语的语法基础上延伸的内容。假如在学习中能够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学习的诸多语言可以根据学过的英语语法进行语法体系的构建。

五、结语

语言本身存在相互之间的相通性与差异性,在迁移理论的影响下,进行外语习得时,其他语言的学习不仅会受到汉语的影响,还会受到英语的影响。但是由于对语言学习与语言本身的研究会不断加深,教师没有办法在教学期间忽视语言之间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在非通用语言学习期间,教师也需要对英语迁移的现象有更为深层次地了解与认识,并将英语与非通用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习中正迁移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地规避负迁移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孟娜,李咏凌.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的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音研究[J].河南农业,2020(24):11-12,17.

[2]李宗阳,孙立.基于语言迁移理论动态性特征的思辨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9):79-80.

[3]卢卉艳,王艺颖.语言负迁移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实证研究——以东北大学学生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83.

[4]贾连庆.南亚国家语言政策影响下的我国非通用外语教育规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6):153-158.

[5]罗佳佳. 概念迁移视角下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动词误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6]杜慧敏.高校语言人才的区域性培养探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8-63.

[7]张永怀.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视角[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06-108,112.

[8]杨解君.我国语言文字法体系的构建——“通用”与“非通用”之维[J].法治论坛,2017(3):3-11.

[9]鲁明易.“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语言需求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5):85-89,113.

[10]刘晶,李晓霞.大连外语第二语言学习现状与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关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45,64.

[11]张姣.语言经济学视角下三所广西高校非通用外语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迁移理论学习英语
论河南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试论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迁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