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生心理活动促进学困生转化

2021-09-17黄建新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活动方法对策学困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而对八年级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如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不足、教师教学方法有误等,进而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如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因势利导,重点帮扶;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人文关怀等,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困生;心理活动;方法对策

【作者简介】黄建新(1963.01-),男,汉族,甘肃天水人,甘肃陇南徽县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大专,研究方向:初中生学情追踪。

当前,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对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八年级英语学科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提高学困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词法、句法和阅读成绩就显得十分迫切。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现在学校的组织形式还是四、五十人为单位的班级授课制,抛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把具有不同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层次不一的学生安排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班级中接受同一个教师同一把尺度的教学范式,同一个班级里学生先天禀赋的差异、学习习惯、对文化课学习的能动性、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优劣等问题都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特别在升入八年级学段的学生身上这些分化现象尤为突出。有经验的教师、班主任对这些两极分化现象都感同身受,并针对这个学段的不同学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学生能共同进步,以便达到英语科目的新课标要求。

一、英语学习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由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随着年级学段的升高,处于八年级学段的同学首先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变化,开始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自认为身高增长了就是“小大人”了,实则其心智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受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价值观取向、生长环境的影响,导致有的学生学习意识淡薄;注意力不集中,对学校以外的事物开始有所关注,对文化课学习产生了倦怠感,自主学习动力开始不足;受电子产品的干扰诱惑,自控力不足,对社会上、网络上的诱惑分辨不清,甚至盲目模仿;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欠妥,在一两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就会自暴自弃;某些教师受社会浮躁风气,教育评价机制单一不健全的左右,恨铁不成钢,有意无意中提出了超出这类学生心理认知范围的目标要求等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累积叠加,致使这一学段部分学生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产生了一部分认知能力较低,行为习惯不良,心态较复杂,性格孤僻冷漠,自由散漫、自控力不强、易受诱惑、逆反心理较强、对文化课的学习逐渐产生出厌恶情绪的学生。不可否认,这一现象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同一个班级里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

教師在吃透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研究具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鼓励、培养、提高学困生的想象、质疑、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先例,对我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高柴质地愚直,曽参天性迟钝,子张少诚实,子路性粗暴,可针对他们的特点施以相应的教育。孔子对子路过于轻率,就用抑制的方法以退之;对冉有的过于畏缩,就用鼓励的方法以进之。总结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退而省其私”等教育思想。

1. 教育教学中仔细观察、分析,学困生对待英语科目的心里表现大概有如下情况:他们有的是思想上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未得到;欲学好英语但不知怎样去学,无从下手;因粗心而经常出错(英语中第三人称一般现在时动词体形),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自我意识到有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想补上,又不知从何补起;即便有与别人一样的问题,想请教老师、同学,又怕被别人讥笑,瞧不起,伤了自尊心;想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度大点的题目时,又望而却步……学困生的种种心理都左右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能动性。这样看来,每个学生心里的个别差异即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一种条件。教师要利用这一条件,对学困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做到因材施教,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切合学生实际,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做到努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关键的一步。例如,在七年级就已经学过并掌握了there be句型,他们也知道该句型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如何表达使用,可在八年级上册unit7单元中出现了there will be句型,在固有思维的支配下又产生了不解、困惑。此时,教师应将英语助动词will+动词原形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即一般将来时(Simple Future Tense)概念引出,运用正向迁移的方法,从已有的概念巧妙地迁移到新学概念上来,形成新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如:

(1) There is a blue car on the playground.

(2)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

如果在上两句中系动词is/are前加助动词will,再把is/are变回原形be,就形成了There will be...句型,表示将来“有”的概念,如:

(1) There will be robots in people's homes.

(2) There will be less fresh water in the future.

(3) I think there will be only one country in the world.

这样的启发诱导,让学困生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顺利地由“一般现在时”过渡到“一般将来时”的概念,突破了心理上的障碍,加深了对时态的思辨与理解,树立起学习英语时态的信心。

2. 抓住学困生学习时的各个环节,分析其心理因素,因势利导、重点帮扶。具体的学习过程一般由预习、听课、质疑、做习题、复习巩固等环节组成,这些规律普遍适用于每个同学,英语教师要研究这一普遍性的学习过程,力助学困生有效地学习。例如,要仔细观察学困生是如何进行课前准备的?在英语课上是如何听课和练习的?又是如何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的?课后是如何进行口语和书面练习的?单元中的对话、课文是如何进行朗读、背诵、理解和记忆的?对每单元语法掌握的程度如何?又如,上课时,学困生是毫无准备、茫然无知地听课?听不懂就算完还是预习过后带着问题来听课?对待重难点、不懂的地方态度、表现、注意力如何?对已经听懂的语言点是否加深了理解?运用如何?回答同学、老师的问题时是问到的就思考,问不到的就放过?是随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考问题,还是心不在焉,逆向而行?种种表现,无不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力争教与学同步而行。如,在学到八年级上册第34页时,重难点“I like to follow the story and see what happens next.”句中“happen”是动词,有“发生、出现”之意,尤指偶然发生或突发性、意外的“事”,如:

(1)  We can not say for sure what will happen.

(2) What happened to her?

(3) Th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ed at the turning.

有的学生可能提出“take place”也有“发生”之意,教师应立即抓住他们的求知欲,鼓励表扬之后,指出“take place”是指经过事先安排的事情,没有偶然性“发生”之意,它使用时的主语是表示“运动、活动、会议”等的名词,如:

(1) The tea trade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took place in the 19th century. (Unit 6 P34)

(2) The wedding will take place next Monday.

(3) When will the football match take place?

通过类比,教师利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对学生的质疑做了解释,更主要的是肯定并培养了学生对语言难点的钻研精神,也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理念。

3.了解掌握了学困生心理活动的差异后,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承认差异,多给他们一些人文关怀。古有“亲其师,信其道 ,受其教”的理念,这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的;对待某些学困生,教师何不来一次角色转换,主动地做一次“亲吾生,传吾道,授我业,信我教”的翻转呢?一个“知生,爱生,信生”的举动,能让学困生从心理层面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课堂上一个期待、鼓舞的眼神,一句中肯表扬的话语,批改作业时一段温馨、切贴的批语,主动与其家长或本人沟通等,都能够满足他们被重视、被承认、被关心的心理需求。偶尔运用一下00后们使用的语言,“聚好看”“超级棒”“酷极了”“爽歪歪”等 ,与他们亲近、主动沟通,从而缩短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做知心朋友,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英語教师要适时抓住学困生对某些重难点内容学习时的畏难情绪,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坚定意志,不断地树立目标,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兴趣追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发现(discover)问题,再辅之以点子上、衔接处、思维疑问关键处的分析(analyze),最终实现解决(solve)问题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困生,给予适合他们程度的问题,努力调动他们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来,鼓励他们试答一次,试做一次,错了可以重来,让他们懂得“You listen, you forget. You see,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rn.”所包含的确切意义。在兴趣的驱动下去研究学习英语的方法,把英语课中的听和看真正变为说和做,变为实践,变为能力。如每单元“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进入角色,让他们成为课堂中真正的“演员”,让他们享受“演出”的乐趣。再者,利用学生喜欢唱歌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教唱由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歌曲,例如:

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

When will the sky stop to rain?

When will the stars start to shine?

When will I know that you're mine?

这样一来,几句简简单单的歌曲教唱,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实践中让他们参与了一次“一般将来时”特殊疑问句结构的学习活动,从而真正把兴趣融入了教学活动中。

总之,要有效地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成功转化学困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圆满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教师就要依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潜心研究挖掘八年级学生青春萌动的心理,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打动、感化学困生。请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评价机制的创新和进一步完善,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生莲.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青年时代,2016(4):197.

[2]王青建,董晓丽,数学史的教育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5-30.

[3]许晓勤.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25.

[4]杨景国.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18): 182-183.

猜你喜欢

心理活动方法对策学困生
谈谈如何加强党建工作的精益化管理
浅谈交通科技档案建设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利用课堂活动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