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黔西县高山煤矿煤质特征及工业用途评价

2021-09-17孔维敏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硫煤硫分含煤

孔维敏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贵州贵阳550023)

1 概况

黔西县高山煤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羌塘—扬子—华南板块(Ⅰ级)扬子陆块(Ⅱ级)上扬子地块(Ⅲ级)黔北隆起区(Ⅳ)织金穹盆构造变形区(Ⅴ)东部。行政区划属黔西县协和镇管辖,位于贵州省黔西县城东部81°方位,距县城约25km。矿区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7.2554km2,呈北东—南西向展布[1]。

2 含煤地层特征及含煤性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和龙潭组,其中龙潭组主要含煤地层,厚124.58~134.14m,平均126.31m。属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含煤沉积组合。岩性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灰岩、泥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煤8~16层,一般12层左右,含煤层总厚度8.67~11.86m,平均10.77m,含煤系数约8.5%。其中可采煤层4层:4、5、9、13号煤层。

根据全煤系揭露钻孔资料,矿区内可采煤层总厚5.35~9.54m,平均7.36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5.8%;采层总厚5.12~8.32m,平均6.77m,其中,4、9号煤层全区可采,5、13号煤层大部可采,均属较稳定煤层。

3 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类型

3.1 煤的物理性质

矿区内各可采煤层为黑色、灰黑色,4、5、9号煤层以粉粒状为主,少量为碎块状,13号煤层为碎块状,结构以细条带至线理状为主,中至细条带状次之,玻璃光泽为主,似金属光泽次之;贝壳状、参差状断口,内生和外生裂隙较发育,充填薄膜状、网状、脉状方解石;黄铁矿一般以球粒状、透镜状、瘤状、结核状、似层状、细粒状形态赋存。

3.2 煤岩特征

3.2.1 宏观煤岩类型

全区各煤层多以亮煤、暗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4号煤层以亮煤为主,夹少量暗煤条带和镜煤线理,为半亮型煤;5号煤层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夹镜煤线理及丝炭,为半暗—半亮型煤;9号煤层以亮煤为主,夹暗煤条带,中—细条带,半亮型煤。13号煤层主要以暗煤为主,夹少量亮煤条带及镜煤线理,为半暗—暗淡型煤。

3.2.2 微观煤岩类型

(1)有机组分。煤的显微组分分为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其中有机组分又分为镜质组和惰质组两大类,无机组分分为粘土类、硫化物类、碳酸盐类及氧化物类。根据矿区内可采煤层煤岩鉴定资料,区内煤层镜质组以均匀基质体和镜质体为主,少量木质镜质体、结构镜质体,含量为78.03%(9号煤层)~89.27%(5号煤层),平均为84.72%;惰质组以木镜丝质体为主,次为碎屑丝质体和少许丝质体,无稳定组分。含量为10.73%(5号煤层)~21.97%(9号煤层),平均为15.73%。

(2)无机组分。无机组分主要以粘土类矿物为主,含量为6.11%(9号煤层)~18.04%(4号煤层),平均为8.67%;氧化物和硫化物次之,含少量碳酸盐矿物。

4 煤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

区内各可采煤层煤类均为无烟煤三号(WY3),主要煤质指标见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表(表1)。

4.1 煤的化学性质

(1)水分(Mad)。矿区内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为0.52%~2.83%,平均为1.38%。浮煤空气干燥基水分为0.38%~2.54%,平均为1.02%。

(2)灰分(Ad)。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灰分产率为10.15%~39.34%之间,平均19.92%,变化范围较小,以中灰煤分布为主,少量低灰、高灰煤分布。其中4号煤层原煤灰分含量14.59%~39.34%,平均23.55%,属中灰煤(MA);5号煤层原煤灰分含量10.15%~31.59%,平均17.08%,属低灰煤(LA);9号煤层原煤灰分含量10.25%~30.91%,平均18.68%,属低灰煤(LA);13号煤层原煤灰分含量14.26%~25.98%,平均19.53%,属低灰煤(LA)。

(3)挥发分(Vdaf)。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7.33%~14.94%,平均为9.33%,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为6.12%~8.89%,平均为7.20%,均为特低挥发份煤(SLV)。

(4)硫分(St,d):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全硫为0.55%~10.98%,平均2.96%,其中4号煤层干燥基全硫为1.09%~10.98%,平均4.14%,属4号煤层属高硫煤(HS);9号煤层干燥基全硫为0.55%~5.64%,平均1.99%,9号煤层属中硫煤(MS);5号煤层干燥基全硫为1.19%~4.97%,平均2.95%;13号煤层干燥基全硫为1.81%~3.92%,平均2.81%,属中高硫煤(MHS)。

(5)固定碳(FCd):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固定碳为34.55%~89.85%,平均78.79%,其中4号煤层原煤干燥基固定碳为34.55%~85.41%,属中高固定碳煤(MHFC),5、9、13号煤层均属高固定碳煤(HFC)。

4.2 灰分、硫分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4.2.1 原煤灰分、硫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灰分随埋藏深度增加呈“反7”状变化,4号煤层最大,5号煤层最小,再逐渐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原煤硫分随埋藏深度增加呈“平V”字状变化,说明原煤硫分随埋藏深度增加逐渐化较小至9号层煤最小,再增大至13号煤层。原煤灰分、硫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见可采煤层灰分、硫分垂向变化图(图1)。

图1 可采煤层灰分、硫分垂向变化图

4.2.2 原煤灰分、硫分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

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灰分产率为10.15%~39.34%之间,平均19.92%,变化范围较小,以中灰煤分布为主,少量低灰、高灰煤分布;原煤干燥基全硫为0.55%~10.98%,平均2.96%,主要为中高硫煤分布,其次为高硫煤、中硫煤分布,少量低硫煤分布。

4.3 煤的工艺性能

(1)发热量(Qgr,d)。矿区内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20.44~32.06MJ/kg,平均27.86MJ/kg。其中4号煤层均属中高热值煤(MHQ),5、9、13号煤层均属高热值煤(HQ)。

(2)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α)。根据化验结果,煤在950℃和1000℃时的分解率均小于50%,煤层属弱还原性煤,即是煤对CO2还原率较低的煤。

(3)热稳定性(TS+6)。区内4、9号煤层做热稳定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4号煤层属较高热稳定性煤(RHTS),9号煤层属高热稳定性煤(HTS)。

(4)可磨性(HGI)。经对矿区内4、9、13号煤层采样测试,可磨性指数(HGI)为55~111,平均为70。4号煤层属易磨煤(EG),9号煤层属中等可磨煤(MG),13号煤层属较难磨煤(RDG)。

(5)原煤灰成分及性质。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原煤灰成分以含SiO2为主,含量为34.77%~52.93%,平均45.30%;其次为Al2O3和Fe2O3,根据原煤灰成分含量计算煤的灰成分参数进行灰成分性质的评价,可采煤层中,9号煤层熔渣等级为中等,4、5、13号煤层熔渣等级为中等;4、5、9号煤层结污等级为中等。

(6)煤灰熔融性。各可采煤层中煤灰软化温度(ST℃)为1130℃~>1500℃,全区均值为1329℃。根据各煤层煤的熔融性平均测值,4、9号煤层属较高软化温度灰(RHST),5号煤层属中等软化温度灰(MST),13号煤层属较低软化温度灰(RLST)。

(7)结渣性。矿区对9号煤进行了煤的结渣性测试,9号煤结渣性分布在弱结渣区,属弱结渣煤。

5 煤的工业用途

根据区内各煤层的工业分析、发热量、热稳定性、可磨性等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的分析,区内各煤层均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于民用煤、电力用煤、一般工业用煤等。由于矿区内各可采煤层的硫分含量较高(5、13号煤层为中高硫、4号煤层为高硫煤),应用时要经过洗选脱硫或动力配煤,以降低煤中的硫含量,减少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和对锅炉、管道的腐蚀。

猜你喜欢

高硫煤硫分含煤
一种高硫煤做燃料回收废硫酸的方法
CO2抑制高硫煤自燃的实验研究
滕南煤田洗精煤硫分的管控
浅谈煤焦分析准确度的几个小问题
原烟气SO2浓度与燃煤硫分的关系初探
电厂含煤废水综合收集利用工程案例分析
基于工程实践的火电厂含煤废水集转措施探讨
含煤地层的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高低硫煤配洗调控生产实践研究
基于干法分选的贵州高硫煤脱硫提质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