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空乘专业教学的探索

2021-09-16丁雅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9期
关键词:空乘专业教学探索立德树人

丁雅

摘 要:文章基于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習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为理论依据,概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背景与意义,分析空乘专业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现状。基于教学实践中的总结,梳理了空乘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提出了深化课程思政融入空乘专业课程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空乘专业;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遵循的依据。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益[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于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开设空乘专业的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增长。目前,空乘专业主要作为高职学院开设的学科,有鲜明的专业与职业特色和明确的就业导向。在职业技能和形象气质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美,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航空公司选拔员工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航空业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在空乘专业教学中,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程大餐中,立德树人。教师应通过深挖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核心乃至全部课程,构建完整的思政与专业体系相结合的学科架构。

1 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背景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而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立德树人做出相关阐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主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出台了详细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育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2]”明确了主要工作思路,即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元素;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

2021年3月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发部《教育部科学社会司2021年工作要点》再一次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

2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空乘专业课程的意义与现状

2.1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空乘专业课程的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式。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专业教师应深入梳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知识线”与“思政线”融合,交相呼应,齐头并进,实现“三全育人”。

空乘岗位是民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形象。空乘人员的政治修养、德育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社会对于整个行业的认知,甚至在全球国际化的背景下也影响着世界对于中国民航业乃至中华民族的看法。故而对空乘专业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意义重大。通过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得学生“内外兼修”,“外在美”与“内在美”融合。

2.2 课程思政融入空乘专业课程的现状

目前在空乘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实际课堂中的教学还面临着重重困难。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将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2.2.1 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理解不到位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主力军”,其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意识,决定着课程思政能否取得实效。而当下,空乘专业教师队伍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认识不足,许多教师并未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认识不到位导致重视度不高、参与度不高、实践度不高。这种只上好自己的专业课,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偏差从根本上使得课程思政在教学中贯彻不到位。

2.2.2 空乘专业内课程思政缺乏系统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空乘专业中还未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体系架构。多数空乘专业教师并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课程思政培训,对立德树人的理解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甚至是为应付教学检查而生搬硬套思政元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度不高,认同度不高。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应结合具体知识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这需要专业课程组协同进行,在教学研讨中逐渐形成体系。

2.2.3 教学评价中缺乏课程思政的相关考核

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也应在教学考核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教学的改革。而当下,多数空乘专业课程的考核中主要还是针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情感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考核都较为匮乏,这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不重视,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平平。

2.2.4 教师评价系统中缺乏立德树人的具体考核标准

教師评价体制中对于立德树人并无具体评价和考核标准。在教师的考评中虽然有“师德师风”部分和教育教学技能部分,但都未对立德树人以及课程思政融合度给出具体标准和要求,这容易使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流于表面,推进度不高。

3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空乘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

空乘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需要教师能够对整个学科体系有把握,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深入思考后认真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对其进行体系化重构,在教学中予以呈现。本文作者在承担了空乘专业主要核心课程:《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机场地面知识》、《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英语》、《客舱实训》等的教学实践后,对相关思政元素进行了如下梳理。

3.1 航空强国的爱国主义元素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真挚的感情,他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时刻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为国家负责[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空乘专业课程中尤其是《民航基础知识》等涉及到民航史的内容,以讲授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师、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为例,介绍他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在海外刻苦求学后克服重重困难,带着先进技术和一腔报国热血回到祖国。抱着“壮国体,挽利权”的宗旨,誓要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最后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失事去世,年仅29岁的青年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能激发学生爱国感情。另外,2017年5月5日,中国商飞首次按照国际标准研制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飞机制造真正走出一条自主研制的大发展之路。在《民航机场地面基础》等课程中皆可结合中国航空发展史上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3.2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元素

敬业是各行业的人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空乘工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光鲜亮丽,其背后有高强度的飞行任务、节假日无法与家人团聚、客舱中乘客的各种服务需求、国际航班时差的颠倒等困难。若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只停留在精致的妆容、得体的制服和可以环游世界的理想中,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会面临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导致工作懈怠,丧失职业精神。故而在《民航客舱服务》、《客舱实训》等专业课程中应正确引导学生。例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的情况下,各航空公司都有坚守岗位的乘务员,他们肩负责任、履行使命,为驰援抗“疫”一线的“逆行”正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们的行动是当代民航精神具体的体现,他们为空乘专业学生树立了榜样,是生动的课程思政事例。

3.3 爱心服务的传统仁爱元素

国内外航空公司均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以期给乘客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每年在航空业内最有影响力的SKYTRAX五星航司评选中,TOP10航空公司的服务皆是细致专业、富有爱心。在《民航客舱服务》、《客舱实训》、《机场地面服务》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均有航空服务的环节,尤其是特殊旅客需要空乘在航班中提供有爱心有温度的服务。在讲授老年旅客、婴儿旅客、儿童旅客、无成人陪伴儿童旅客服务时,将爱心服务细化、升华为尊老爱幼,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要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运·大同篇》中也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记述。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他人的父母;不单独慈爱自己的子女,也要慈爱他人的子女。爱心服务在对象不同时,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同时,结合传统文化,将爱心服务升华到“仁爱”的精神上,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3.4 以礼待人的行为规范元素

空乘作为航司形象的窗口,社会、公司和乘客对其的形象、气质、礼仪期望值较高,这也是航空公司的潜在竞争力。《航空服务礼仪》、《空乘形象设计》等专业课中都有关于化妆、气质等的讲解,学生容易对空乘礼仪的认识只停留在精致的妆容、发型和服装的搭配、优雅的举止上,而忽略客舱服务的精髓之一:以礼待人。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有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也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品德修养之于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注重以德领才、以德蕴才、以德润才。[4]”教师若能在客舱服务等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礼”的思政元素,以传统文化启迪学生深入思考空乘礼仪,将对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知行合一有所帮助。

3.5 恪守时间的服务质量元素

恪守时间是美好的品德,是使人信任的前提。时间与效率紧密相连,航空公司与乘客都非常看重的航班准点率,是由航空公司、员工与乘客三方协作才能达成的。在民航服务行业中,时间概念非常重要,有良好的时间观是乘务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基本要求。一名合格的空乘需要在航前准备、飞行服务实施、航后总结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故而在教学中需着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而当下,大学生由于意识的淡薄,加之缺乏严格的管理,在学习上、生活上懒散、漠视时间,上课迟到、作业提交不及时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不仅要在《民航客舱服务》中的“航前准备”教学章节中提点学生空乘需要恪守时间,以保证航司的服务质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更可以从课堂纪律、考评上,甚至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时间观念的培养。

3.6 敬畏生命的安全生产元素

《民航客舱安全与管理》课程,由于与航空公司实际的乘务员初始培训有一定的实训条件上的差异,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只重视理论,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操作步骤,而忽略这部分内容背后深刻的人文情怀,这不仅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更易导致学生对航空安全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在讲解客舱释压、紧急迫降等特殊情况处置时,可结合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次航班由于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导致客舱释压。生死关头,机长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危急关头刘机长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来自平时养成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更是带有强烈的对生命的敬畏。在教学中以这样震撼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敬畏生命的教育,可引导学生思考空乘工作的核心以及为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3.7 文化自信的外交意识元素

2018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统筹制定民航国际化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为重点,逐步推进与全球主要航空运输市场及新兴市场的准入开放,实现国际航空运输市场自由化。”随着民航国际化的推进,有国际化视野和强有力的中国文化自信心的乘务员是航企、国家社会的需求。高校在培养空乘专业学生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航线的岗位,更要结合时代背景,拓宽学生的视野,面向国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民航服务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中国服务的标杆,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一个良好载体,有义务也有实力扛起传播中国文化这面大旗[5]。通过相关的人文课程,结合《空乘形象设计》等课程对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制服的分析,展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服饰设计,培养学生审美的同时渗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学教育,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认同、有自信。在跨文化的交际、服务过程中,作为中国形象的载体,每一位空乘在国际线航班中都是一枚小小的外交名片,这就是一种大外交的意识。在《民航客舱服务》中的“国际线航班服务”以及《民航英语》等核心课程中,向学生传递大外交的概念,激发学生在磨炼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3.8 和谐包容的厚德载物元素

民航服务中,遇到乘客投诉、抱怨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给乘务员带来许多困扰和情绪上的压力。如何正确面对此类事情,与乘客有效沟通,调节情绪是空乘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在《民航服务心理学》与《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中都有相关知识点,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宽容、理解他人。同时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的“厚德载物”的体现。《易经》有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宽厚温和。君子应当效法地,宽容待人、待物,从而和谐相处,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道德经》中也有“上德若谷”的强调,有了包容,就可派生出坦然、公正。中华民族相信“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智大善者必定有宽待众生的胸怀”,这些道德认识可以消解对抗,化解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和人身心健康,有利于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6]。

4 结语

空乘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不是直接显露在课程内容中,而是蕴含在各门课程、各个知识点的背后。这需要专业教师们在全面把握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精通学科发展史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主动深入挖掘、分析和提炼,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模式,使专业知识、专业情怀、职业素养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课程思政融入空乘专業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常态化真正落实在教学中,还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从前期的教师培训、专业教师教学群内的系统整合到教学评价系统以及教师考核系统等全方位提供保障,加强优质教学的示范,激励教师们在教学中切实践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下转第143页)

(上接第166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教育部.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石丽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M].第一版.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4]杨晓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郭珍梅.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浅析我国航空服务创新策略[J].空运商务,2019(12):12-14+1.

[6]亓凤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研究[M].第一版.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空乘专业教学探索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空乘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岗位群关照下的空乘专业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
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民航乘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