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纯中药方剂治疗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2021-09-16蔡惠敏

医学概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鼻炎综述中药

蔡惠敏

摘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有关于服用纯中药方剂治疗鼻炎的相关临床研究资料,分析鼻炎中医病机,并从解表散邪、益肺通窍、温阳益气3个方面综述了口服纯中药方剂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鼻炎;鼻鼽;中药;综述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病因有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鼻黏膜易感性、抗原物质,且有很多种类包括慢性胃炎、急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胃炎,天气转凉后,有些患者晨起后出现与感冒类似症状例如:连续打喷嚏、流鼻水、鼻塞。而耽误鼻炎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给患者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中医学中多称为“鼻鼽”“鼻渊”“鼻窒”严重的称为“脑漏”等。常见鼻炎有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在我国,鼻炎的发病率已高达37%,其中青少年、儿童患鼻炎的人数占鼻炎患者总人数的67.7%,并且鼻炎患者还在以每年2千万~3千万人的速度增加[1]。因此鼻炎有待医务人员进一步研究,并研究出有效可行的中药方剂治疗方法方便患者使用。笔者现就口服纯中药方剂治疗鼻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古代中医对鼻炎的认识

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鼻渊”“脑漏”范畴。早在西周早在西周的《礼记· 月令》中就有了对本病的记载“季秋行夏令,则其大水,冬藏殃败,民多氯嚏。”而正式称之为鼻氯则首见于《素问·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氯、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氯、腹肿也[2]。” 《灵枢·五阅五使》就提出: “鼻者,肺之官也”。吴又可在《瘟疫论》“邪从口鼻而入”,且鼻与自然界直接相通,为“气之门户”,亦为外邪侵袭机体之通道。古代中医认为此病与脏腑功能相关。

2 鼻炎的中医病机

在脏腑病机中,以肺为首。若肺脏气机失调,则鼻窍壅塞,通和鼻才同和。脾为生痰之源,脾不健运则有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氧,化源匮乏,或者长期劳累,耗伤肾精,肾精气不足,则气不归元而失摄纳而导致频繁打喷嚏。若肾阳不足,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寒水上泛,而致鼻流清涕不止,鼻脓肿[3]。

3中医辩证论治组方研究

3.1解表散邪

周学君[4]认为盖风邪初次侵犯,病在表,一旦入里,则变为热,故用治表,以葛根治里。组方组成:葛根15g、黄芩12g、黄连12g、辛夷花12g、苍耳子10g、鹅不食草15g、川芎9g、防风12g、甘草6g。若流清涕者,去黄连加少许桂枝。若伴颈项酸胀者,加入阳明经药知母、白芷;若眉棱骨、太阳穴胀闷者,加入太阳经药羌活蔓荆子;若颧骨、两面颊不适者,加入少阳经药柴胡结果总有效率为92.0%。张扣启等[5]运用温经解表散邪法治疗鼻炎患者,基本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炙麻黄6g,细辛6g,制附片9g,辛夷12g,苍耳子9g。加减: 气虚加人参、黄芪;湿盛加白术、茯苓、薏苡仁;肺有郁热,附片减量,加黄芩;病程长者加川芎、赤芍;表虚自汗者合玉屏风散。总有效率为90%。

3.2益肺通窍

纪英霞等[6] 认为本病病机为痰浊壅肺,肺失宣降,故以宣肺通窍、疏风解表、温肺健脾为法治疗鼻炎,诊断鼻炎的主要症状消失,例如鼻塞、多涕、喷嚏等。荆芪扶正饮:荆芥、防风、柴胡、金银花、连翘、川芎、僵蚕、黄芪各15g,白芷、蒲荷、辛夷、香附、甘草各10g,细辛3g,山药 30g。肺脾虚弱型(流涕,苔白,脉濡细,遇冷症状加重。)治宜宣肺通窍、疏风散寒,基本方加藁本15g,苏叶10g。肺经郁热型(时而鼻塞,鼻燥咽干,流黄涕,头胀痛,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散风、宣肺通窍,基本方加菊花 10g,桔梗、桑叶15g。总有效率为90%。邓永全等[7]运用宣肺解表,清肺开窍法自拟苍鹅辛芷汤(黄芪30g,荆芥10g,防风10g,银花10g,连翘10g,辛夷花15g,苍耳子15g,生石膏30g,白芷10g,蜈蚣2条,王不留行20g,鹅不食草20g,菖蒲10g,桑白皮15g,临床加减:畏寒身疼、鼻流清涕,加生麻黄、羌活、淫羊藿、制附片、薄荷;头痛发热、鼻流黄浊涕,加黄芩、葶苈子、蚤休;干、咳嗽无痰、鼻痒、疲倦乏力,去黄芪,加葛根、北沙参、花粉、麦冬、生地、太子参。治疗后鼻塞、喷嚏、鼻痒、流涕等主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3.3温阳益气

高世超[8]认为运用益气固卫,行滞化瘀的益气通窍汤治疗鼻炎患者,且效果良好,方剂组成:黄芪25g,白术、陈皮、川芎、赤芍、桔梗、辛夷花、炒苍耳子各10g,细辛3g,白芷6g。鼻涕黏稠色黄、咳出黄痰者,加黄芩、炒杏仁;鼻黏膜肿胀、呈暗红色者加丹参、当归;痰多色白、流浊涕者,加茯苓、半夏。总有效率为96.67%。李夏林[9]通过运用解表散寒,温阳化气,温化痰饮寒湿,扭转虚寒体质。小青龙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组成:炙麻黄6g,细辛6g,桂枝9g,干姜3g,清半夏9g,白芍10g,白术9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9g,五味子6g,苍耳子8g,辛夷花6g,鱼腥草15g,炙甘草 6g。总有效率为90.70%。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在内所产生的污染物每天都不断地排放到大气中,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的暴露与居民耳鼻喉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 鼻炎也成为导致居民生存质量下降因素之一。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方法治疗,效果较好,优势较明显[11]。但对于的医者具有的不同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理论和临床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胡聪,黎红维,吴琳静,熊印华. 基于网络药理学苍耳散治疗鼻炎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10:64-71+274-275.

[2]周仲瑛,蔡淦.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李胜朴,刘小河.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 中外医疗,2008,17:131-132.

[4]周学君,王兵.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炎50例临床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00,07:543.

[5]张扣启,李海英,孙青.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慢性鼻炎100例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2001,06:23.

[6]纪英霞,武刚毅,焉妮. 荆芪扶正饮治疗慢性鼻炎60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10:607.

[7]邓永全,翟慕东. 苍鹅辛芷湯治疗鼻炎158例[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01:42.

[8]高世超. 益气通窍汤治疗慢性鼻炎[J]. 山西中医,2007,02:8.

[9]李夏林. 小青龙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09:97-98.

[10]王梅,王新兰,曲高雅,钟翠萍. 大气污染与咽喉部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0,05:599-602.

[11]杨艳. 论中医辩证治疗过敏性鼻炎[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54-55.

猜你喜欢

鼻炎综述中药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鼻炎高发季,常见的种类和症状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欢乐堂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