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雪产业迎全面发展机会
2021-09-16赵岑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契机,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将是冰雪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冰雪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等的支持,希望参与到冰雪经济发展的各方携手共进,推动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冰雪产业起步于1951年,当年团中央号召华北、东北等地区积极开展冰上运动。发展至今,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已初步形成冰雪运动服务、冰雪装备器材和冰雪运动基础设施三大门类。从产业整体形态上看,冰雪产业呈现金字塔形态。塔尖是由冰雪精英参与的竞技与表演,塔身则是由大众参与的冰雪休闲运动。我国冰雪产业迎来了塔尖“亮”、塔身“壮”的全面发展机会。
2015年申办冬奥会成功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2016年国家先后发布多项规划,提出了“一总三分”及到2025年产业总规模达1万亿元的发展目标。并从冰雪细分产业角度进一步阐述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全方位支持国内冰雪产业发展。2021年2月,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冰雪旅游的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乡村冰雪旅游发展,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深挖冰雪旅游消费潜力。
冬奥会给冰雪运动带来品牌宣传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更是加速了我国冰雪产业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竞技健身以及与冰雪产业相关的旅游、娱乐等产业的全面发展,并形成了冰雪产业集群。2018年崇礼召开全国冰雪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了“张家口·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指数”,成为全国冰雪产业的风向标。张家口已建成“京津冀”独一无二的雪场集群,建立了6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吸引了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张家口在上个雪季举办了超200项的冰雪赛事活动,参与人次破500万。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国内滑雪场经营受到影响,130项冰雪相关的比赛及活动相继取消,我国冰雪产业受到冲击。根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37.62%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使得企业当年冬季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0%,有41.58%的受访企业表示预计疫情使当年营收下滑50%。
虽然冰雪运动市场短期受到了疫情冲击,但长期来看,市场的需求仍然在稳步增长,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多业态的冰雪经济,推动消费升级。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为1734元,为同期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冰雪运动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明显。近年来,冰雪运动培训开始逐渐走进大众家庭,成为体育培训消费升级的热门领域。人们在为冰雪运动培训花费较高费用的同时,也对冰雪运动培训提出了较高质量要求。我国冰雪运动应尽快补充高端培训人才,减少培训项目标准与国际之间的差异。
如何激发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潜力?
我国冰雪消费可以分为冰雪体育与冰雪休闲两大类。当前,体育的育人功能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参观西体育馆时,鼓励青年学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体育育人的关键是培养体育精神,而冰雪运动难度大、要求高,有利于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应普及冰雪体育的教育,发挥体育与教育的功能,提高大众参与冰雪体育的积极性。而高等院校更应在冰雪体育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尝试与引进冰雪运动的先进经验与技术手段。冰雪休闲的消费正在向年轻化、家庭化及品质化三个方向变化。“80后”和“90后”成为冰雪旅游消费主力军,个性化、主题化、科技化的冰雪项目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数据显示,有近50%的游客愿意在冰雪旅游上花费2?3天的时间,他们大多更倾向与亲友一起出行。
面对发展契机和趋势变化,冰雪产业应该从需求出发,通过增加冰雪产业产品的供给、提升冰雪运动相关的服务品质、提高冰雪运动的文化内涵,激发冰雪产业更大的发展潜力。冰雪产业是在冰雪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资源型产业,挖掘更多的冰雪资源是增加冰雪产业产品供给的基础。冰雪资源的挖掘需要夯实冰雪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供高品质的冰雪服务。我国已经出现了场地设施建设与日益增多的参与人数不匹配的情况。2016年,体育总局对全国冰雪场馆资源数量给出了长期规划。到2022年,全国新建滑雪场不少于240座、雪道面积不少于7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不少于2500千米。冰雪资源供给数量增加的同时也要配合着供给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我国冰雪设施需要进一步规范升级,场地使用规范需要进一步普及。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百城千冰”群众滑冰场试点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就是希望开展好群众滑冰场建设试点,满足更多群众参与、体验冰雪运动的需求。为提高冰雪运动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国家发布了《冰雪运动场所用安全标志》。另一方面,冰雪资源的挖掘需要与技术相结合,以均衡我国冰雪资源的分布。可借助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新兴科技的力量,创新更多如VR+室内滑雪、VR+AR(增强现实)+冰雪旅游等新业态、新场景。例如市场已开发的VR模拟滑雪器,可以利用計算机生成模拟环境,模拟雪场环境、天气等冰雪项目运动场地的元素,使用户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到雪场的真实感受,从而帮助冰雪运动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区的用户可随时随地体验冰雪运动。
冰雪装备是冰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冰雪装备行业起步晚,但在产业的驱动下,产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技术逐步提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我国冰雪装备品牌的建设,以提高冰雪装备的国产化率。我国冰雪装备企业应该紧抓本次冬奥会的契机,深耕冰雪装备细分领域,用更好的产品打动市场、打造品牌。各地区政府应出台针对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的配套支撑政策,从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园区建设等维度为冰雪装备企业提供支持,做好统筹规划,依托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发展。
冰雪服务业是冰雪产业的高增加值环节。冰雪服务业一是可以与文化、教育、旅游等其他产业相融合,形成复合型的冰雪经济。例如打造一体化的冰雪运动和旅居体验景区,建设综合型度假小镇,充分吸引周边游消费者并形成四季运营模式。此外,要重视冰雪运动专人才培养和爱好者培训服务,积极打造少年儿童培训基地和爱好者训练营。二是冰雪服务商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以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当前,线上预约、线上支付大大简化了冰雪服务的链条,提高了冰雪服务的效率。在这些线上化工具成为冰雪服务标配的同时,冰雪服务可以与短视频结合,进一步提高服务商的品牌力。例如塔河县就通过搭建线上旅游宣传团队就当地的冰雪人文特色进行创作,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进行播放,播放次数高达6亿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金融与冰雪产业有效结合助力要素合理投入
冰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冰雪市场的健全,而健全的冰雪市场需要一个有效的要素投入机制。金融与冰雪产业的有效结合能帮助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冰雪产业,实现冰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保证了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必要的资金需求。针对冰雪竞赛场馆投资金额较大的需求,工商银行河北张家口分行为奥运会主竞赛场馆提供银团贷款67亿元。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和运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速滑馆、冬奥村等均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把更多的社会优质资本、专业化场馆管理、长效机制吸引到冰雪运动中来。保险业为大型场馆建设量身定做保险产品。例如中国人民保险专门成立北京冬奥会保险服务工作机构,为多项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工程险、人身意外险等方面的保险保障服务。
第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有力支持了我国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针对冰雪产业的创新型、创意型公司,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如北京银行针对冰雪文化创意类公司进行保函业务创新,解决公司资金需求。某文化创意公司获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演出项目,前期需要履约保函。北京银行在了解了该项目的需求后,为该创意公司完成了1000万元履约保函业务,帮助该公司迅速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顺利完成项目。
第二,培育冰雪产业的企业龙头需要利用好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关键时期,提高冰雪产业上市公司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如波司登针对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对于冰雪装备的体验感与品牌力的要求,在进行细分市场产品研发同时,加速整体品牌力与产品力的发展。这些都需要长期资金支持企业在研发、无形资产方面的持续投入。2019年波司登在香港联交所发行5年期2.75亿美元可转债,用于将短期负债置换为长期负债,为其潜在投入和发展做好资金储备。针对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冰雪旅游项目同样需要升级与创新。投入高、开发周期长的特点使冰雪旅游项目需要长期资金投入。2019年6月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拟发行不超3.75亿元可转债用于长白山森林康养度假小镇,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游客体验。另一方面各地应积极发挥创投市场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孵化功能,积极对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2019年,IDG体育与首钢集团合作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设立“IDG首钢冰雪创业孵化中心”,拟孵化国内外冰雪体育创新创业项目,为中小型冰雪产业的创新机构提供新的孵化平台。
第三,冰雪运动的健康发展及消费市场的活跃同样需要金融的参与。冰雪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健全冰雪运动保险产品是冰雪运动健康发展的基础。人保财险张家口市分公司获得2022年冬奥会比赛场地——崇礼密苑云顶乐园滑雪场——游客意外险的独家承保权,将为该滑雪场游客提供逾120亿元的意外险保障。惠民补贴、活动等方式也是拉动冰雪消费的重要手段。张家口市体育局通过乐冰雪应用程序(App)在线发放冰雪运动惠民补贴,切实降低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成本,有效地带动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2020—2021年雪季,乐冰雪App共计推出各类冰雪运动惠民补贴1680余项,累计下载量已超47万,短短5个月时间内在线享受到冰雪惠民政策的用户达32.5万人次。
第四,冰雪产业的消费金融既需要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政策的引导支持,同时也需要正确的消费金融观念的普及。冰雪运动属于风险较高的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带来的人身与财产损失较大。冰雪运动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其所产生的损失较大,对体育场馆管理方、运动组织方和运动参与方带来的影响较大。体育保险能为这类安全风险提供精确的风险转移服务,有效保障三方的利益,促进我国冰雪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冰雪运动服务的提供方和冰雪运动服务的消费者在保险保障领域的意识薄弱,冰雪运动相关保险产品的精细化程度较低。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普及冰雪运动保险的概念,提高冰雪运动参与方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体育保险供给方也应该不断深入冰雪运动的细分场景,为冰雪运动参与提供真实需要的保险产品。
当前,我国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冰雪运动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业态更加丰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一方面冬奥会将通过冰雪竞赛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另一方面,冬奥会带动了冰雪产业升级与聚集。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将是冰雪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同時,冰雪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等的支持,希望参与到冰雪经济发展的各方携手共进,推动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岑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首届中国冰雪运动发展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来。本文编辑/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