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1-09-16王远东王成平谢超

科技风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王远东 王成平 谢超

摘 要:产教融合作为当下高职院校最有效的办学模式之一,建设其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无缝对接到专业的实操部分,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良好就业。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安市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合作为实证研究相结合,讨论了职业教育背景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目标和成果,以及我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具体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

1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当下,高职院校要想在未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摈弃传统思想,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为办学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侧重于实操性,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与企业紧密合作,让企业真实地参与到建设当中,构建一个真实的职场环境。产教融合作为当下较为时兴的办学模式,在各个地区职业院校扮演着重要角色。产教融合这种模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及企业生产环境,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课程内容。实训基地的建设也为本校教师提供了可以提升自己的平台,对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2 实训基地现状分析

2.1 校内实训困难

当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基于办学规模以及场地等问题约束,校内实训实验室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校内专业建设实训基地。与此同时存在一些较为冷门或新型的专业,市场需求较小,可合作企业较少,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已有的实训基地限于实验实训室规模较小、实验实训设备欠缺、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于本专业校内实训的需求无法满足。

2.2 合作企业反馈较差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校企合作往往是合作开头仪式场面举办隆重,到后期真正开展的过程却只是流于表面,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得不到回报,无法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收益,实训基地建设也未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就会逐渐失去深度合作的兴趣,甚至中止合作[1]。

2.3 教师实践经验不够,实训教材与内容匮乏

部分专业教师在迈入教师行业前从未参加过实践,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只擅长于理论知识方面。有些教师更习惯于课堂教学的模式,而不是投身实践过程去亲自指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部分专业的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项目教学法,不能随机应变打破传统的模式,形成科学的教材适用于当下,适用于实践教学要求。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按照当初的合约为学生安排实训内容,只安排一些枯燥无味重复性强的工作,难以保障实训效果。

3 推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3.1 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

在实行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时,采用什么校企合作方式和机制,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将会面临的问题。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秉持开放、融合的合作理念,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建立一个基于行业产业链下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教育,建立由行业、企业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课程师资团队,来为我校学生传道授业,形成校企联盟、订单合作等多种合作机制,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力促我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2]。

3.2 精心选择合作企业,应对市场变化需求

在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协同工作时也需要慎重,要对企业的规模、信誉度以及口碑、资源等做好调查与深入了解。比如想要选取服务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对象,应当选择该地区具有标杆性意义的企业,这类企业在人员管理、内部培训以及企业管理规范等方面都十分的完善,能为学生以后就业打下很好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学生去到其他企业的敲门砖[3]。

3.3 解决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错位问题

我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融入了企业资源,将企业的相关课程以及技术方案嵌入学生日常培养方案当中,将公司的真实项目以及场景融入课堂当中,如相应产品功能及技术介绍,员工的入职培训等课程等;以企业标准严格要求产教融合课程的标准,培养行业企业和市场真正需求的技能技术型人才,以此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实习和就业[4]。

3.4 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学校教学质量

通过与企业共享资源,致力于“双师型”优质教学团队的建设,校方提供理论性师资力量,鼓励中青年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锻炼;而企业为学校提供了技术型和实操型人才,并且由此培养了一批省级技能名师和“双师”,共同完成多项科研项目,使得师资条件得到保障;同时实训基地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实习实训过程与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相同步,使学生的实践条件得到保障。

3.5 满足个性需求,提高学生满意度

每个学生对于实习就业的需求不相同,因此我院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实行差异化的培养方式,使其获得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同时加强校方与企业的及时沟通,确保學生实习任务的顺利进行,以及校企合作事业的持续发展[5]。

3.6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

近年来,我院引进了多个企业公司深度参与学校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以建筑与轨道交通学院和西安市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合作为典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学院的多个专业,如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把企业的人才需求融入了人才培养环节,将企业的技术技能、工匠精神、先进管理理念、创新文化等要素融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全过程。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以“三赢”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