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
2021-09-16苗绘于惠冰
苗绘 于惠冰
摘 要:研究生学术道德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以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将有效提升研究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事业的良性发展,加快规范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本文从学术道德教育体系、考核指标和监督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学术环境等多角度,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159 — 03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和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生是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后备军。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不仅是高等院校学风的集中体现,而且关系到未来我国科技人才素质的高低和经济文化软实力的厚度。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多个维度共同发力,探索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有效路径。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理论阐述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内涵
研究生就学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术研究,所以厘清学术研究以及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更有助于从本质上了解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从理论角度而言,学术一般是指科学研究与学术创造,而道德一般指的是道德规范及社会伦理价值。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国内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其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目标是培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学术精神,业务理论扎实,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学术队伍,为研究生创设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制度环境。其二,要求研究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规律,自觉树立严格自律的学术精神和道德准则,维护科学的学术尊严和国家、学校、自身的学术名誉。其三,研究生学术道德主要指的是研究生在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民主,坚持严格、严密、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和自律准则,自觉与学术研究活动中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特征
根据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涵以及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将研究生的道德教育特征归纳总结为以下方面:
其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意识方面上更具有自律性。这也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等其他层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该特征主要体现于通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使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与学术活动有内化于心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而使研究生養成严谨高尚的,学术精神与道德品质。
其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规范层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客观他律性。这一特点是指通过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及规制,进而提升受众的学术道德意识,使学术道德内化于心的同时外化于行,进一步实现道德在具体学术活动中得以实现,进一步引导和约束研究生的学术活动,符合学术道德标准及要求。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诚信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推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以及高校学术学风建设的相关问题上,党与国家教育部门高度强调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并采取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多次召开会议等多种举措。但是在科研活动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学术失范现象屡禁不止,学术规范认识较为模糊,学术失范行为较为普遍,而引发公众对研究生教学教育质量的质疑,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日益严重。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规制体系初步建立
针对高校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期建立有效的学术道德教育保障体系。《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和职责,强化其作用与权利,真正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效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案件的受理、调查、认定、处理等内容做了全面规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制度举措。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剖析
其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学术道德教育理念内涵亟需更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发展初期就主张培养理论型人才, 在落实研究生人才培养实现过程中,存在“智育”比“德育”更受重视的情形,这也导致部分高校一味追求科研成果和学习成绩,也有部分高校对于研究生的自我管控与自我约束较为相信而降低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和重视。除了高校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外,研究生群体中部分人对于学术研究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偏差。
其二,教育队伍综合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之所在,研究生导师及高校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一定要引导研究生把握好学术道德的风向标。一名合格的导师应当具备仪表端庄、德行高尊;严师传道、授业求新;立德树人、专业精深等优秀品质,以为研究生养成治学精神树立榜样。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因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比较而言自由程度更大,许多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放养”的情形,导师的督促监督职责呈现淡化趋势,对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缺乏持续性和贯穿性。少数导师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创新科研能力不足,对学术诚信不够重视、学术规范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其三,监督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如果仅仅凭借高校及导师等相关人员的管控和教育来保障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使研究生群体能够坚定严谨治学的科研,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是存在困难的,这时便急需学术监督保障体系通过外在的行为约束进行管控。就目前各高校的诚信保障体系机制建设而言,部分高校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也能看到监督保障机制,在制度的结构设计上及具体的实施办法上也需要健全和完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学术考核评价最能够体现出其在研究期间的,学习科研状况也能够体现出其科研态度以及科研成绩。而当前各高校的学术考核评价标准极为单一,仅从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数量等方面进行考核。大多忽视了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评价,监督管理机制效果不尽人意。
其四,学术环境亟待优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必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优良的学术氛围能够激发研究生对于学术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而恶劣的学术环境只会使研究生学术目标变得模糊不清,最终走向错误的方向。当前高校多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传统的二元化权力结构方式进行管理,長此以往会直接导致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利,甚至出现行政权力干涉学术管理的情形。部分高校会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处理学术研究的问题。这种不良的风气也会导致学术环境的污染。在如此环境的蔓延之下,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更注重获得多少经费,完成多少项目而不是以踏实钻研的精神去进行学术活动,个人本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行动上表现为将他人的论文改造或拼凑变为自己的投稿、托关系或支付金钱发表论文、伪造注释等。
三、提升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对策
为了使高校研究生能够潜心治学,注重诚信,勇于创新,也为了高校内能够营造出更为严谨更为纯净的学术环境。必须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自律能力、改革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机制、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队伍综合能力、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能会相应的进行调整,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关注力度更应提升,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高校、教师队伍以及研究生群体本身都应当正视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路径。
(一)加快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步伐
为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必须要遵循的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培育重点放在对于研究生的显性教育上,高校应当设置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相关课程,并将此类课程划分至必修课之中,阶段性计划性的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包括与学术道德教育有关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可以在其中融入讨论协作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学术道德的认知。也可适当提高学术道德相关课程的学分,以此来反向提高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另外对于此类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案的编写都应当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实施案例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展开讲解,且可以通过翻转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以及在校内网站上上传微课视频等方式来提升研究生学生参与热情,学生对此类课程由学习到理解,简单掌握到铭记于心,提高学术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教学相融合。
(二)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制定
如果说对于学术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前提,那么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完善则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保障。所以自上而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必须要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该规范的完善必须要结合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举措、新方法、新路径,规范必须要与当前研究生的教育特点相符合, 并且该规范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以期实现该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系化,使该规范能够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规范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是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处罚则必须明确清晰,其次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规范要求要合理,再次,针对研究生学术成果是否符合诚信道德以及创新应当作出明确的指示。此外应当加强对学术道德规范中学术道德价值观念的内涵的诠释,真正弘扬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
(三)大力提升教育队伍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的首要负责人。所以要求导师在教学和科研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遵纪守法的精神。不仅要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方面予以指导,更要对研究生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方面严格要求。帮助研究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一旦发现有学风不正的情况出现,要及时批评指正,并长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和辅导员也要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肩负起监督工作的使命。如果教师队伍出现失职行为,那么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惩罚。当前正值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各大高校也纷纷顺应疫情防控政策展开了网课教学,这对于研究生与教师队伍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保障学术道德教育的质量,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更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帮助学生在家完成部分科研任务,同时传播学术道德的精神和价值观,共度时艰。为了让教师教育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得以保障,要加强对于教师教育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对于不负责任的导师及相关责任人员要严惩不贷。只有通过导师自身向研究生群体传递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正能量,才能使研究生真正树立良好的道德学术标准。
(四)营造严谨的学术环境使道德信念内化于心
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能够帮助以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使研究生能够意识到自身应当具备的是不轻言放弃的创新精神,对于自身的发展要有明确的标准。如何营造严谨的科研学术环境?在日常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宣传的教育方式使研究生养成博学善思的理想信念,通过阅读,培养研究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爱,通过团体协作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同时要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心浮气躁,研究生更要重点关注,长期监督。避免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导师及相关管理人员更要承担起研究生培养的重任, 认清职责鼓励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做好日常的沟通交流,把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及时与研究生群体分享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内容。与研究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术研究氛围更为融洽。
〔参 考 文 献〕
〔1〕刘竹青.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成因、解决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20,(04):186-187.
〔2〕刘杰.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9,(12):14-17.
〔3〕徐建龙.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00-103.
〔4〕王蕾,崔木子,张国印,王俊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
(06):254-256.
〔5〕张雪,苗凤华,尹致键.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必要性的 SWOT 分析〔J〕.智库时代,2019,
(33):169-17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