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2021-09-16宁萌

理论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

宁萌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现象进行分析,其心理根源主要包括对归属感的依恋、虚荣心的满足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窥视心理等。建议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摒弃虚荣攀比行为;端正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引导大学生注重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积极参与线下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援助,进行心理调适与治疗等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做出积极的改变,摆脱沉迷现象。

关键词:社交媒体;沉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094 — 03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除了基础的通讯功能外,其强大的娱乐功能更是时刻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特别是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发布文字、照片以及视频等内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生活日常,同时还能通过浏览他人发布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信息,扩大了自己的交友范围。因此,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与追捧。然而社交媒体发展至今却不再只是单纯地为大学生提供娱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他们的生活。部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出现了沉迷的现象,这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心理因素

《Facebook效应》的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提及社交媒体的盛行与快速发展现象时曾表示,Facebook是基于人类的原始本能应运而生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归属感、一点点虚荣心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偷窥倾向。对于引发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现象的心理因素从他的答案中可见一斑,即对归属感的依恋、虚荣心的满足以及互相的窥视心理三方面。归属感、虚荣心以及窥视心理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需求,同时也是难以完全压制或摆脱的强大欲望,所以一旦当大学生沉浸在社交媒体这个能够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当中时,就很难减少或断绝使用它们了。

(一)对归属感的依恋

对社交媒体沉迷的大学生常常有这样的困扰:只是一会儿没有查看手机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忘带手机出门时仍能感觉到收到新信息时手机的震动或声音。像这样产生幻觉的情况被称之为“幻觉震动综合症(Phantom Vibration Syndrome)”。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社交媒体账号也要24小时在线,以保证可以随时出入各种社交APP查看最新的消息,确认他人对自己发布内容的反应程度等,这都是一种强迫倾向,就像是不停地洗手、做清洁的洁癖强迫症患者一样。对社交媒体产生这种执着和强迫倾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归属感的依恋。

在社交媒体上“加好友”比起在线下的现实生活中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可能在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成本上更为划算。但是就“精神成本”而言,就不能轻易做出判断了。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讲,即使自己不去刻意联系那些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时常也可以在校园生活中碰见他们。但若想在社交媒体上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维持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就要随时上传新的内容,对于别人上传的内容也要及时做出反应。评论或“点赞”很重要,回应的时机同样也是关键。虽然在推送功能的帮助下手机会有提醒,但想要比他人更快地做出回应就必须要时刻留意着。认知心理学家Przybylski等人〔1〕提出的“错失焦虑(Fear of Missing Out,FoMO)”一词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大学生想要通过不断地与网络中的人保持联系的方式来确认自身归属感的心理。也有研究表明,错失焦虑能直接且显著影响沉迷行为,错失焦虑程度越高的用户越可能沉迷于移动社交媒体〔2〕。

在社交媒体上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在同时上传内容,也有数量众多的人正在浏览新的内容并做出回应。因此每当自己发布新内容时自然而然会认为无论多晚都会有人在阅读它,有人会通过评论或点赞来回应它。随着彼此做出回应,社交媒体上的友谊往往才会快速升温。此外,比起牢固而深厚的关系大学生更喜欢临时而广泛的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就可以建立起这种“浅而宽”的关系。而这种社交上的广度往往会通过“好友数量”来进行衡量。就像当红的偶像明星一定拥有众多粉丝一样,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的好友数量直接关系到他在网络中的声誉地位。因此,想要展示出自己的社交价值,就要想方设法增加好友数量。上传新内容、与网友保持互动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也有人认为社交媒体上“加V”等网络认证比现实生活中的人情更重要。也就是说,比起私人之间的沟通,更喜欢在社交媒体空间中收获大批“粉丝”,获得公开的支持,以此满足自己归属的需要。如果习惯了在社交媒体上得到更多的点赞及認可,就会为了得到更多的称赞性留言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想方设法去上传新奇的内容。收到新回复和点赞通知的话必须立即查看;每天都要发布新的社交内容;担心自己不回复很快就会被他人遗忘,或者被排除在“圈子”之外;想要受到更多的关注,拥有更多的“粉丝”等等。正是这些茫然的恐惧感让大学生无法放下手机,也无法摆脱社交媒体的泥沼。因此,对社交媒体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痴迷就不难理解了。

(二)虚荣心的传染性

虚荣心与荣誉感不同,是指追求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想要向别人炫耀那些超出实际、奢侈的东西的一种欲望。虽然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初衷只是单纯地想和他人分享吃到的美食、看过的美景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琐碎趣事,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包含了想要炫耀自己享受生活时拥有富足闲暇心情的意图。在“这家店味道真不错”或者“这里风景真美”等文字背后,隐藏着想要问其他人“正在享受着这些东西的我是不是很优秀”的虚荣心与炫耀欲。自拍的时候一定会找显脸小的角度,拍好后还会用P图软件放大眼睛、美白皮肤以及瘦脸瘦身。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使用手机内置的相机软件而是使用带有美颜功能的软件进行拍照。事实上,这种虚荣心一旦触发其对象就不只局限于人像照片了。食物和风景的照片也一定要加上滤镜后才能发出;即使平时很少去图书馆,期末时也一定会带上书本和文具去图书馆“打卡”——拍张照片配上诸如“又到期末了,努力学习中”的文字等等。为了丰富、美化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大家纷纷开始努力营造自己的“人设”,一场无休止的“虚荣之战”也随即打响。《纽约时报》的研究小组曾对2500位中度及重度社交媒体爱好者的信息共享动机进行实证调查后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向他人分享内容或链接的根本动机,首先是希望向他人提供有价值、有趣的信息,即“利他动机”。其次就是试图通过这种信息共享行为来定义自己〔3〕。例如,即使我不能通过实际的亲身经历在别人面前打造出“有文化”的形象,但也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多分享文学、艺术等相关内容把自己包装成“学识渊博、具有艺术气质及高知识教养的知识分子”形象。因此,这种虚荣心是具有传染性的,也蔓延到了那些原本对炫耀没有兴趣的人身上。当看到社交媒体里所有人都在展示各自闪耀的瞬间,很容易陷入“大家都很幸福,只有我可怜”的自我贬低、自怜、自卑的状态。这是虚荣心竞争带来的消极结果,严重时还会引发焦虑、抑郁等问题。也就是说,除了活跃在网络空间里的“我”之外其他人看起来都生活得很华丽、很幸福的这种相对剥夺感 (Relative Deprivation)可能会导致抑郁倾向。英国2018年发布的《社交媒体与年轻人心理健康报告》显示,16-24岁的社交媒体用户中有91%出现焦虑、抑郁和睡眠不足等问题。其他研究也证实,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4〕。

这种出于虚荣心的竞争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印度家庭医学杂志和初级保健杂志》报告称,从2011年到2017年的6年间至少有259人在世界各地因自拍而身亡。为获得“点赞”,为了能够拍摄出引起别人关注的照片而赌上性命,这种攀比欲望的根源就是虚荣心,也可以将其解释为盲目的“社会认可欲(desire for social recognition)”。在数字化时代,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执着于社交媒体,就是因为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即使营造出虚假的形象、发生危险也在所不惜。

(三)互相的窥视心理

即使承认自己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经营管理社交媒体是因为想要获得归属感和满足虚荣心,应该也没有人会说自己是出于窥探他人的生活。事实上,这种窥视并不是想偷窥他人隐私并以此为乐的病态倾向,而是指在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情况下,偷偷地观察别人的日常生活动态,或者对别人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有点好奇心而已。无聊的时候时常翻看朋友们发布的动态,新加了好友也要先看看他的“朋友圈”,很好奇其他人都在做什么,在过怎样的生活等等。有过这些经历的话就很难否认自己完全没有窥视倾向,只不过这种想法很隐秘而已。在一项对300名抖音用户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60%的人从来没有点赞或评论的习惯,只是简单机械地浏览视频;28%的人偶尔点赞或评论;仅有12%的人经常点赞或评论〔5〕。这说明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他们更愿意做“屏幕背后的人”。

其实,社交媒体中的窥视动机与暴露动机是直接交织在一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愿意且主动、频繁地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和生活事件的。为了结交新的网络朋友并加深与他们的关系,我们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私人生活或私人想法、感受呈现在社交媒体的公共空间当中。虽然有很多自我炫耀的内容,但也存在想要诚实地表达和展现真实自我的“自我呈现(Self Presentation)”和“自我表露(Self Disclosure)”的目的。想要展示的人与想要观看的人之间的这种相互反馈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是“彼此归属”,而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社交媒体关系中的一个方面,即人们通过互相赞美和喜欢而联系在一起。社交友谊关系与炫耀心理相联系,并逐渐结合为更为亲密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属于对方”和“对对方有兴趣”的关系。展示的人与观看的人都享受这样一种关系,他们彼此定义相互影响并利用这样一种影响满足自己的展示欲与窥视心理。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现象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沉迷社交媒体这一现象已然成为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平台,我们既要把握其独有的特点,尽可能的发挥其优势,同时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智,促进其不断成长。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摒弃虚荣攀比行为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仅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摆脱虚荣攀比等不良行为的前提。首先,大学生要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自我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首先,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学会自省,时常检查自身的功过得失,避免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节。其次,还要客观接受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犹如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形成较客观的自我概念。最后,还要积极地悦纳自我,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优势、劣势等各方面。喜欢并接受自己,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这也是增进健康自我意识的关键和核心。只有承认自己不完美,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更加坦然地面对和发展自己,同时也会对他人的多样性有了更多的包容和欣赏,这样才能避免与他人进行攀比,从而减少虚荣心的产生。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长处,接纳自身的不完美,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逐渐摆脱虚荣攀比的心理。

(二)端正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网络素养,形成对互联网媒介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明确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大学生应当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各种优点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生活只能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只有真正地把社交媒體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才能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长时间把玩手机等习惯都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学校方面应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并通过制定规则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改变不良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同时积极倡导防沉迷及健康使用手机、网络的理念,帮助大学生们养成自控和自我管理的习惯,教育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更加自律。还要对大学生开展各种社交媒体安全教育,宣传正确、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方法,使他们不仅仅能获取更多有关社交媒体及网络安全的知识,规范自身的网络社交行为,更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社交媒体之中。

(三)引导大学生注重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积极参与线下活动

社交媒体的应用在人际交往方面看似快捷便利,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扩大交友圈,但事实上也存在许多弊端。虽然它克服了空间上对关系退还造成的影响同时在人际的广度上有所助益,但对情感的深入交流却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长也应引导学生认清社交媒体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足,把交往重心放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重新塑造现实生活中人际沟通的形象并进一步锻炼大学生实际交流的能力。此外,由于现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这也导致不少大学生进行室内活动较多,进行户外活动较少;网络上的模拟体验较多,实际的生活体验较少;来源于他人的间接体验较多,直接的亲身体验较少。大学阶段是迈向社会生活前的准备阶段,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的安全人际关系。习惯了网络中冷冰冰的交往方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学生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由于现实的、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个体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心理问题,有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大学的教育工作者是最直接接触、了解、教育学生的群体,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教育引导者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去教育正在使用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这既是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负责任,更是对保护和谐美好的网络社交环境做出重大贡献。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社交媒体的喜爱,借助大学生普遍喜爱的一些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比如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方式来引导教育学生,传递正向能量。此外,学校还可以发起更多线下活动,例如:演讲、辩论、交流活动等来鼓励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加深他们与周围人的感情,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归属感。

(四)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援助,进行心理调适与治疗

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已对社交媒体形成了一定的依赖且具有沉迷倾向时,应该及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干预治疗。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对已有沉迷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外,还应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防沉迷”的预防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学会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使自己拥有能够与社交媒体上极具诱惑力的东西相抗衡的能力。学校和家长还应帮助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在社交媒体方面的素养,加大力度去正确引导他们学会规避社交媒体的不利之处,更好的汲取有益的部分。此外,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多方的协作构建对大学生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从心理根源上防治使用沉迷行为,否则即使没有产生社交媒体沉迷现象,也会有对其他媒介形式产生沉迷的可能。

随着社交媒体的飞快发展,也使其成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也成为使用它的主力军。社交媒体提供了便利更丰富了生活,优点众多但也包含着非常多的负面信息,这些负面信息都在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逐渐变得消极且冷漠。这些不正当的使用社交媒体让很多大学生受到财产、时间、精神等多方面的损失,社交媒体沉迷现象也导致太多大学生走向极端或误入歧途,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社交媒体本身是一个复杂多变并且充满着各色信息的网络平台,优点虽然众多,但只有正当合理的引导,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才能使大学生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无论是家长、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合理的运用社交媒体,更要教会他们学会自律和自我控制,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更多地、主动地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不断地努力让社交媒体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大学生群体。

〔参 考 文 献〕

〔1〕Przybylski A K ,  Kou M ,  Dehaan C R , et al. Motivational,emotional,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4):1841-1848.

〔2〕叶凤云,徐孝娟.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沉迷: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10):108-114.

〔3〕Brett B. The psychology of sharing:why do people share online〔J〕. The New York Times,2011.

〔4〕SchouAndreassen C,Pallesen S. Social network site addiction-an overview〔J〕.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14,(25):4053-4061.

〔5〕江承超,曹新伟.基于社交媒体的短视频社交软件传播心理分析〔J〕.科技传播,2020,(06)3-7.〔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