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英模教育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1-09-16李蕊

中州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英模中国共产党

李蕊

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英模教育,对其历史考察可以从外在的英模形象塑造、内在的英模价值引领、动态的英模制度完善等三个维度展开。因应不同阶段的主题变化,英模教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時期“突出舍生忘死、信仰至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突出公而忘私、集体至上”、改革开放新时期“彰显多样趋势、突出人性光辉”以及新时代以来“正能量更加强劲、制度更具刚性”的发展历程。深入考察其历史变迁,有助于从英模教育的阶段性差异中提炼出共性经验,为当前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英模;英模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7-0014-06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①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树典型、推英模工作,各个时期都树立了一大批乐于奉献担当、引领时代发展的先进人物。不同历史时期的英模在行为事迹、精神品质及选拔推广制度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反映出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不同阶段历史任务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考察中国共产党英模教育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具体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发展脉络,并为当前的英模教育乃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英模教育:考察中国共产党百年变迁的 一个重要视角

“英模”,从字面上说是“英雄”和“模范”的合称,因此界定英模的内涵,需要首先厘清“英雄”和“模范”两个概念的内涵。“英雄”的本义是指自然界中那些精灵俊秀、力量强大的生灵,后来“英雄”一词从“自然界的精华”引申出“有作为的人物”之意,如,刘劭在《人物志·英雄》中提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古代常把英雄界定为王侯将相,而现代社会对英雄的理解已不再限于伟人,只要具有超乎常人的才能、胆识、品行或贡献等而被人们认可、钦佩的人,都可以被称作英雄,如,《现代汉语词典》界定英雄为: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②“模范”一词本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后来逐渐引申出“用于规范事物的规则法度”或“值得学习的、作为榜样的人”之义。当把“模范”与“英雄”并列使用时,“模范”一词多指值得人们学习或效法的榜样。

英雄与模范两个概念既有紧密联系,又有细微区别。其区别可以从二者的本义去把握,英雄的本义指自然界中那些精灵俊秀、力量强大的生灵,强调的是其非凡出众;模范的本义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强调的是其规范性和可仿效性。因此,英雄更多是指才能、胆识、品质或贡献等超越常人而被人们认可钦敬的人,而模范更多是指因其事迹品行的典型性而被树立为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现实语境中,我们把握英模的内涵要更侧重于两者的紧密联系。虽然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英模的理解会有一定区别,但从基本价值判断出发,英模是指那些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展现出突出能力或品质,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获得社会主流认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先进人物或群体。而英模教育则是指通过树立、宣传特定的英模人物或群体,引导社会成员学习英模精神,效仿英模行为,努力形成与英模相一致的高尚品质的教育活动过程。

英模教育是考察中国共产党百年变迁的一个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树立什么样的英模、英模反映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以及英模以什么方式生成等,都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紧密相关,因此考察英模教育的百年变迁,可以见微知著,从中把握整个百年党史的脉络。分析英模教育的历史变迁,应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一是看各个时期都树立了什么样的英模人物,英模人物的形象和事迹是英模教育最为直观可感的考察维度;二是看英模人物是如何推出并发挥作用的,即在英模选树和推广过程中起保障作用的评选表彰、学习践行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机制要求;三是看英模人物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即英模人物外在行为表现中所展现的内在精神品格及价值理念,这是考察英模教育最为内在和本质的维度。总之,英模教育是外在的英模形象塑造、内在的英模价值引领、动态的英模制度完善等实践过程的有机统一。本文对中国共产党英模教育的历史考察正是从这几个维度展开的。

二、中国共产党英模教育的历史进程及阶段特征

中国共产党英模教育按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色。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英模教育:突出舍生忘死、信仰至上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一经成立就面临着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中华民族屈辱命运的艰巨使命。因应这一使命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一大批舍生忘死、信仰至上的英雄榜样,使得革命英雄主义价值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价值观。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既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建党大业的李大钊等革命先驱,也有林祥谦、苏兆征等工农运动典型,还有叶挺独立团等“北伐先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既有在国民党屠刀下从容就义的萧楚女、赵世炎、夏明翰、方志敏等革命志士,也有兴国县、才溪乡、长冈乡等苏区建设中涌现的模范,还有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涌现出的长征英雄。抗战时期的英模更是数不胜数,有杨靖宇、赵尚志、彭雪枫等抗日名将;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③;有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沂蒙红嫂”明德英等支前典型;也有毛泽东亲自为其发表演讲或撰写纪念文章的张思德等;还有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移民英雄马丕恩等。解放战争时期,有刘胡兰、董存瑞、江姐、杨子荣等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榜样,也有弃暗投明的先进典型高树勋、团结互助的先进典型王克勤等。

整体来看,虽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英模类型不一,各有侧重,但基本上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分子,他们充分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其他多为普通战士或先进群众,他们身上鲜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从英模推出、宣传的方式来看,除了领导号召、悼念追思、报纸宣传等方式,也出现了秧歌剧、木刻、诗歌等艺术宣传形式,尤其是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等催生了劳模运动的兴起,党的英模表彰模式开始初步建立。从内在精神来看,这一时期英模身上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舍生忘死、信仰至上,而这一精神也鼓舞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信念与斗志,为革命最终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模教育:突出公而忘私、集体至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为了激励人们战胜困难,齊心协力保卫和建设国家,树立了一大批公而忘私、以忘我精神投身新中国保卫和建设的英雄模范,使得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价值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模人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保家卫国的“战斗英模”。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发挥“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仁义”④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两年零九个月的作战中曾涌现了三十多万位英雄、模范、功臣”⑤。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一批文学作品,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战斗英雄和爱民模范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二是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建设英模”。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模范:工业领域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孟泰、马恒昌、马万水、郝建秀等;农业战线互助合作运动中涌现出的耿长锁、李顺达等;商业领域也树立了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等。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后,工业、农业、科技、军事等各条战线的模范更是层出不穷,如,工业战线模范王进喜、农业战线典型陈永贵、军中英雄王杰、公仆典型焦裕禄、全民模范雷锋等,他们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豪情壮志。

这一时期英模的评选和表彰等制度也在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1950年9月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英模表彰大会召开,会前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决定》,该决定详细规定了出席大会代表的范围、名额、产生办法及奖励方式等事宜。⑥决定颁布后,《人民日报》专门撰文予以说明,文章回顾了战争时期全国各解放区召开英雄模范表彰大会的历史经验,强调现在召开这一全国性的英模表彰大会,就是要进一步发现新的模范人物和模范事迹,达到典型示范、推动全盘工作的目的。⑦会议上毛泽东致祝词,他称赞英模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⑧。此后,英模表彰活动走上常态化和制度化轨道,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英模评选、优抚和奖励的法规制度,如,1950年12月颁布的《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优抚条例;1952年1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功与奖励工作条例(草案)》;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和第40条对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事宜做了规定;1955年4月颁布的《关于授予英雄称号的规定》。

整体来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多年间是英模教育的辉煌时期,不仅推出的英模人物数量众多、影响深远,而且英模的评选、表彰、优抚等制度逐步形成,全社会“敬英模、学英模”的氛围浓厚。究其原因,既有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长期重视英模工作的历史原因,更有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的政治文化环境与新中国建设实践需要等现实因素。从这一时期英雄模范身上蕴含的精神品质来看,无论是战争英模还是建设英模,他们多体现着公而忘私、集体至上的价值观,而这也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模教育,一个不能回避的阶段是:1966年“文革”爆发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偏差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英模形象以极“左”的“政治英模”为主,这一时期的英模教育也是极“左”的政治主导型英模教育,不仅在英模形象塑造上严重脱离实际,而且在英模价值取向上也扭曲错乱。英模教育的偏差折射出“文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异化,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虽然英模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导向性,但这种导向必须要以真实性为基础,以人民性为根本依托,否则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模教育:彰显多样趋势、突出人性光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类型不一、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先进模范,因应不断开放、更加复杂的时代变化,英模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人性化等突出特征。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界,改革开放新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前的十多年,党和国家面临帮助国人走出“文革”阴影、探索改革新路及提升国家对外形象等主要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的先进模范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彰显人性光辉的道德模范。如,跳入粪池救老人牺牲的大学生张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舍身救火的少年赖宁,他们很好地回应了“文革”结束后人们普遍迷惘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二是勇攀科学高峰的科技精英。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陈景润、蒋筑英、邓稼先等一批攻坚克难、科技报国的科学家随之成为国人崇敬和学习的模范。三是大胆创新的改革先锋。如,率先实践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打破企业经营管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优秀企业家步鑫生,探索国营商业经营方式改革的关广梅,他们的典型示范大大推动了改革进程。四是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如,获“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摘取奥运会首金的许海峰,他们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人“东亚病夫”的错误认知,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良好形象。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价值观念更加复杂多元,英模教育随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英模类型更加多样化。既有坚守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上海水电工徐虎、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辽宁鞍钢矿工郭明义等先进模范,也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徐洪刚、魏青刚和“长江大学大学生救人集体”等时代英雄,还有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杨善洲等公仆典型,甚至一些文体明星如濮存昕、成龙、姚明、刘翔等,也被社会主流渠道所认可和推崇,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模范称号。二是英模形象更加人性化。以21世纪以来开始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为例,其中很多都是“草根”人士,他们事迹各异,但身上都突出体现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性光辉,如,“背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另外,英模宣传中也更侧重宣传英模的成长轨迹和生活细节,侧重展示英模出自常人却又成就不凡的努力和付出,英模形象不再是“高大全”的天生神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三是英模生成途径更加立体多元化。不仅国家机构评选的“官方英模”更重视公众参与,普遍加入民意考核、群众推荐和网络投票等程序,而且也出现了由非官方机构评选的“非官方英模”,呈现出英模生成路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交织、立体多元的态势。

整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选树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先进模范,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同时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这一时期改变了以往对英模过于理想化的认知倾向,英模宣传更加人性化。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英模宣传的手段也更加多样,网站、博客、动漫、视频等新兴手段与纸质报刊、电影电视广播、演讲报告会等传统手段一起,共同推动了英模宣传的多侧面、深度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改革开放后英模推宣的理念方法更加合理,手段渠道更加多样,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高度认同英模、学习英模的浓厚氛围相比,这一时期还存在疏离英模甚至是质疑英模的现象。究其原因,这与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由单一变得多元、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等时代变化有很大关系。

4.新时代以来的英模教育:正能量更加强劲、制度更具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英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英模教育呈现出正能量更加强劲、制度更具刚性的突出特征。

英模教育的正能量更加強劲,主要是指新时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共同发力,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全社会崇尚英模、争做先锋的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正能量更加彰显。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发出致敬英雄的声音。如,多次批示全党和全国人民向“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兰辉、“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科技报国的榜样”黄大年、“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兵张富清、“用生命坚守脱贫岗位”的黄文秀等新时代英模学习;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亲自为于敏等42人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上,亲自为钟南山等4人颁授“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称号奖章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带动了主流媒体对英模的宣传推广和公众对英模的学习效仿,使得民间也呈现出“最美现象”频出、“身边好人”不断涌现的局面,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大学生”何俊斌等。在民间“最美人物”不断涌现的基础上,央视等主流媒体相继发起“寻找最美人物”的系列活动,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医生”“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最美”一词的道德意蕴。

英模教育的制度更具刚性,主要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英模的捍卫保护和选拔表彰工作,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英模教育的制度刚性更加彰显。一方面,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诽谤英模、抹黑英模等不良社会现象,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英模予以捍卫、保护,对抹黑英模形象、侵害英模权益的行为予以法律制裁。如,2017年3月15日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018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强调“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英雄烈士”“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等。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英模表彰制度体系,强化对英模的选拔激励。如,201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做了整体设计;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决通过;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成立后,近几年先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办法》《“七一勋章”授予办法》《“八一勋章”授予办法》《“友谊勋章”授予办法》等制度文件,从而确立起以“五章一簿”为主的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⑨

三、中国共产党英模教育的经验启示

英模教育是考察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维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英模教育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从不同阶段的个性特征中发现一些共性经验,从而给当前的英模教育乃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1.英模教育既要体现党的宗旨理念,也要反映人民的价值诉求,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通过选拔树立英模人物来凝聚人心、倡导方向、激励民众,是党和政府推进其任务要求的有效方法。因此,英模身上首先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即英模的形象事迹和精神内涵要符合党的宗旨理念,体现出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要求,英模精神要与政党文化同向互动。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突出“舍生忘死、信仰至上”特征的英模教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中华民族屈辱命运这一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突出“公而忘私、集体至上”特征的英模教育,应和的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时代主题,而“文革”中“价值异化、政治主导”的英模教育,反映的则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偏差;改革开放新时期“彰显多样趋势、突出人性光辉”的英模教育,折射出改革开放逐步解除思想禁锢后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强烈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正能量更加强劲、制度更具刚性”的英模文化,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对于道路、方向、旗帜、制度等根本性问题的清醒与坚守。

同时,英模身上还必须凝聚一定历史时期广大人民共同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诉求,英模教育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民性基础。从理论上讲,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性和人民性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的。从历史上看,英模教育在真正体现党的宗旨理念的同时,也必然同时反映着人民的价值立场;相反,当“文革”期间党的价值导向出现偏差,英模教育也随之出现偏差,背离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英模没有持久的生命力。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英模教育在价值立场上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2.英模教育既要体现民族继承性,又要具有时代发展性,做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内在统一

纵观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选树生成的英模,其形象事迹和精神内涵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如,各个时期的英模人物大都秉承集体主义价值观,凸显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大都具有坚强勇毅的精神品质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等,这体现出英模教育的历史传承性和民族性特质,也是不同时期英模人物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同时,英模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性,不同历史阶段的英模,无论在其形象事迹、精神内涵还是选拔推广的制度规范上,都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除了与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要求有关外,还反映出各个历史阶段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突出“舍生忘死、信仰至上”的英模教育,是战争年代革命英雄主义价值观的突出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突出“公而忘私、集体至上”的英模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彰显多样趋势、突出人性光辉”的英模教育,是改革开放后多样化价值观的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正能量更加强劲、制度更具刚性”的英模教育,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的体现等。

英模教育的这一历史经验,可以带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树立的英模既属于过去,也属于当下和未来,他们依然是党在新时代凝心聚力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对过去的英模人物及其精神内涵进行梳理总结和创造性运用。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們要注重选树那些既体现民族特质、又体现新时代特点的新英模,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英模资源及其精神谱系。

3.英模教育应是英模形象塑造、英模价值引领及英模制度保障的有机结合,三者必须协调推进

纵观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英模教育,不仅注重推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英模人物并宣传其光辉事迹,更注重通过宣传英模形象来引领特定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把外在的英模形象塑造与深层的英模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使得英模教育发挥出了凝聚人民精神追求、引领社会价值观念的独特功效。另外,“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⑩,好的社会氛围和激励机制也是英模教育得以发挥功效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也特别注重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不断完善英模的生成选拔、表彰奖励、权益保护等制度机制,推动英模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深入的英模教育,也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的英模文化。这种英模文化,与把英模形象塑造、英模价值引领和英模制度保障有机结合的英模教育相一致,也正是由物质层面的英模形象事迹等因素、制度层面的英模选拔保障等规范与精神层面的英模品质价值等因素共同构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突出特征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彰显。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更加重视英模教育,通过加强英模纪念场地及纪念仪式建设、完善英模选拔表彰制度、深挖英模精神内涵、丰富英模精神谱系等途径来厚植英模文化,并以积极向上的英模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9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570页。

③《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5页。

④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1951年4月11日。

⑤志愿军英雄传编委会编:《志愿军英雄传》第1集,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人民日报》1951年7月26日。

⑦《准备迎接全国战斗英雄与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人民日报》1951年7月26日。

⑧《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⑨《中共中央批准实施党内、国家、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7/c_1121391576.htm. 2017年7月27日。

⑩《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30日。

责任编辑:思 齐

The Centennial Course and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of Hero Model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i Rui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hero model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 external image building of hero model, the internal value leading of hero model, and the dynamic perfection of hero model system. In response to the theme changes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mode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of "highlighting the sacrifice of life, the supremacy of belief",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of "highlighting the selflessness, the supremacy of the collective", the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presenting diverse trends and highlighting the gl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new era of "more powerful positive energy, more rigid system". An in-depth study of its historical changes will help to extract common experiences from the staged differences in hero model education and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practice.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ro model; hero mode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英模中国共产党
英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弘扬英模精神 勇于担当作为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
用英雄精神支撑民族的崛起——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