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未来学校创新实践及其启示
2021-09-16黄扬
黄扬
摘 要 通过个案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德国未来学校实践的理念架构、行动导向、实施框架、创新特征进行思考与分析。结果表明,德国的未来学校实践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完善的实践条件和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 其创新实践具有4个特点: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升级;秉承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改革;体现学生中心,提升关键能力;倡导跨学科学习,关注职业发展。学习和了解德国未来学校的创新实践,有助于为我国未来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 德国 未来学校 教育创新 数字化 个性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兴起,社会转型对学校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正因如此,世界上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都十分关注未来学校实践[1]。较典型的未来学校案例有美国的HTH学校、瑞典的Vittra Telefonplan学校、法国的Ecole 42、俄罗斯的未来项目、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项目、芬兰的“FINNABLE2020”项目、日本的“超级高中”计划、德国的“MINT友好学校”等。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体现技术与教学、课程、空间融合的未来学校建设[2]。
2019年9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德工大附校)成立,其有意摆脱传统学校的框架,致力于教学的全面创新。
一、德国未来学校的创新实践
1.理念架构
“全纳教育”于199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班牙萨拉曼卡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全纳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标志着世界教育进入全纳教育新阶段[3],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5点:(1)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公平性与全民性;(2)注重过程,具有参与性与融合性;(3)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具有人本性与个体性;(4)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发展性与可持续性;(5)面向校外,具有开放性与社会性。
2.行动导向
(1)德国“十二条教改建议”
2000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组织了一个由联邦、州、经济界、教育界、工会等各方代表参加,以“教育改革”为议题的教育论坛。为期两年的论坛以提出“十二条教改建议”结束。虽然“十二条教改建议”没有被列入法律,但鉴于参会人员的影响力,仍对德国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4]。
“十二条教改建议”的基本内容有:(1)开发儿童的多种兴趣;(2)注重个别促进;(3)倡导终身学习;(4)增强学生团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独立能力和自我负责能力;(5)改革教师教育;(6)促进男女平等;(7)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校双元制课程力;(8)利用新媒体,开发和优化学习软件;(9)改善“问题学生”教育;(10)加强面向移民的德国文化教育;(11)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工作,支持学校与外界合作;(12)加强教育质量的内部与外部评估[4]。
(2)欧盟《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委员会建议》与《数字化教育行动方案》
2018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委员会建议》,该建议旨在开发个人关键能力,激发个人创新和主动性。欧盟委员会还推出了《数字化教育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倡通过数字技术教学使人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与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为学校接入高速宽带,在学校推广基于教学技术应用的自我评估工具,开展以安全上网、媒体素养、网络卫生等为主题的公共意识提升行动。此外,欧盟委员会还提出加强全纳教育,以保障全体学生的优质教育和欧洲教学体量[5]。
(3)德国《联邦数字公约》与萨克森州的数字契约学校
为了解决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2019年,《联邦数字公约》生效。联邦政府和各州提供50亿欧元以推动学校的数字化建设。
德累斯顿所在的萨克森州投入2.5亿欧元建立数字契约学校。其中的2.25亿欧元来自联邦政府,其余2 500万欧元由州政府和办学机构分摊。资金主要用于学校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获取资助的学校需具备有效的媒体教育理念。
3.德国未来学校的实践
根据德工大附校的项目纲领,该未来学校是一个广泛的模型实验。实验开发、测试和评估创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形式将为建设未来学校提供科学依据[6]。
该未来学校的实践具备独特优势。依托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研究机构,有条件、有能力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数据等进行科学研究,再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而实现从实践到科学研究、再回归实践检验的流程。
(1)实施框架
①数字化。在教育技术战略方面,德工大附校建立在支持个性化和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及媒体教学、媒体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数字技术成为项目运行的首要手段。德工大附校利用Unischool软件进行项目规划、组织和核算。如何最有效地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成为项目研究的重点。
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凭借信息技术方式创建实验协议、制作小视频、制作图像等。所有的过程生成数据都存储在系统中,作为下一学习阶段师生共同商定教学目标的基础。Unischool软件可确保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使教师熟知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每项活动都提前明确设计目标,以便學生直接管理和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可见,媒体使用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校的所有学生和教师必须配备电子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纸笔记录教育过程。数字化尤其意味着学生将自己的数字作品作为项目结果来呈现,譬如制作视频、创建播客或数字数据库。此外,学习过程的支持要素多种多样,如数字记分板、支持模拟教育的辅助阅读实验工具、有声读物链接等。
具体实施过程中,数字化还代表了现实和虚拟空间之间的联系,譬如学生档案袋、由大数据支持的个人学习路径分析、学习内容管理、包括社交媒体传播在内的学习过程可追溯性,教材评估影响等。使用数字化媒体的目的一方面是提供获取信息的路径,以及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平台,从而支持多样化学习,尤其表现为教育技术、情景教学与现代媒体技术支持的诊断要素或评估的有效联系。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和发展途径的数字化提高了学校教育过程的透明度。
②个性化。个性化教学过程是未来学校项目的重要支撑。为了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提交“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德工大附校通过积极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教育过程的精确匹配,其核心是促进个人发展。为了在学校发展、学生兴趣和教师教学之间创造一个“更好”的契合度,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诊断,比如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情况、发展目标,为发展目标提供支持,规划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文件化,检查、监测、评估和重建学习过程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学校专注于组织和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和技术战略,因此学习过程的文件记录得到信息化支持,这使得整个教育过程透明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通过透明化的教育过程得到显现,这有利于对学生发展做出科学评估,为制定学生继续发展的针对性策略提供事实依据。
③混龄化。不同于传统学校的分班原则,德工大附校全面推行混龄化形式。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混龄班的幼儿,大多表现出自主服务、自主表达和自主挑战等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7]。
(2)实施方法
①项目教学法。一个项目组最多5个学生,学生们可来自不同年龄段。教师作为学习教练指导15名左右的学生。学生分组后形成自己的项目想法,教师鼓励学生小组提出问题和假设,小组与教师协商项目实施过程、小组计划和控制项目的所有阶段,然后通过计划和解决方案获得知识。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对应一条信息化的学习曲线。学生努力使曲线与目标达成一致。通过项目教学曲线,教师可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②同伴教学法。同伴教学法,指在课堂中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每一位学生都融入教与学,可传递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同伴教学法,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助、学会沟通”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8]。
(3)实施内容
未来学校是全天候学校,日常安排见表1[9]。
如表1所示,德工大附校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场所,没有传统的上下课铃声、课程表、分数评价制和学科授课教师,假期需要申请。集中学习之外,小组教室和工作坊也供学生使用,为其提供学习和探究空间[6]。
(4)实施效果
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未来学校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普通学校通常存在学生留级情况,而该校所有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和教育目标,没出现留级情况。
目前,德工大附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保护和数字化。在普遍缺乏数据保护概念的情况下,须充分保护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其他项目参与者的数据信息。此外,实现数字化须尽快解决和数字化相关的硬件和软件问题,这意味着学校财务和人力的双重负担。
4.德国未来学校的创新实践特征
(1)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升级
德工大附校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實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审视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从而设计出适合实施的教学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从学生角度,他们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习得了信息化知识,学会了信息化技能,自我发展为具有丰富信息素养的未来公民,能够胜任未来社会更高级的信息化挑战。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未来学校实现了教育手段、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教育升级。
(2)秉承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改革
德工大附校以混龄教学代替同龄教学,发展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理解力;以规则代替课程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项目活动代替专业课,促进了个人特长的发展;以项目小组代替班级,培养了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以花园、车间、实验室、厨房、书桌等为依托建立工作坊,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发展;以学生和师生间的联系代替教师说教,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自主性。作为地方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对外持开放态度,与教育机构、城市、社会商业伙伴协同合作。
(3)体现学生中心,提升关键能力
学校成为学生可以生活、学习和进行个体体验的场所,受教育成为自我发展和对个人负责的过程。德工大附校提供个人学习的途径和技能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会。
此外,未来学校对教育成效的衡量标准发生了改变。未来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行为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和全新的、复杂的环境相关联的知识[10]。“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上。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和研究者。相比班级授课,教师会更投入地塑造学习环境,更及时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8]。
学校还注意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创设和维护多语言环境。学校开设了使用不同语言的活动。语言多样性体现了对学生中心地位的尊重,这有助于强化学习者的多元文化身份。
(4)倡导跨学科学习,关注职业发展
德工大附校提倡在日常学习中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继续发展做好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准备,为学生顺利完成学校和职业之间的过渡制定一套综合方法。这套综合方法体现在学校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的每一环节。学校以最佳实践模式为基础,为职业定位、职业准备以及职业过渡制定了全面计划,包括早期准备、周实习、年度实习、实习反思和课堂综合实习。学校还实施职业教育领域的职业导向项目,实习活动与相关的真实情境相联系,使学生能意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二、德国未来学校创新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未来学校作为极具前瞻性的教育实践,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必定具有创新性。德国未来学校赋予教师新角色,摒弃 “知识传授者”的教师传统定位;摒弃教室、教师、教铃、假期、课表等既有安排和规定,建立全新的教学设置。创新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方法,提倡团队合作、做中学与探究性自主学习。其创新勇气和实际举措值得我国未来学校借鉴和学习。
2.紧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 对标德国未来学校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我国未来学校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未来学校仍然是“学校”,仍然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素养目标和能力目标,未来学校不能脱离或远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3.促进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与德国不同,我国基础教育轻视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未来学校应从入学起就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兴趣,帮助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未来学校还应与企业、公司等合作,带领学生完成小规模的工作实践,较早认识、熟悉和发展职业能力。
4.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我国未来学校基本建立在较为先进的城市,与德国相比,其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毫不逊色。信息技术应不仅用于授课,更应成为未来学校有效的办学手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用信息技术记录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效果;教师从中获取学习状况,从而科学、动态地调整教学。
借鉴德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未来学校的理念架构、行动路径和具体实践,实现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新高地,为我国未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大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培杰.未来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1):114-119.
[2] 祝智庭,管珏琪,丁振月.未来学校已来:国际基础教育创新变革透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9):57-67.
[3] 丁勇.全纳教育——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內涵和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08):22-26.
[4] 周丽华.德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与行动策略——解读德国教育论坛“十二条教改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6-10+37.
[5] 熊岚.欧盟委员会推出未来学习包[J].世界教育信息,2018(04):74-75.
[6] Konzeption Universit?tsschule[EB/OL].(2020-03-17)[2020-09-08].
[7] 冯雅静.混龄教育提升幼儿主动学习能力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08):94-96.
[8] 刘艳,朱昌平,朱金秀.采用同伴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2):155-158.
[9] Schule der Zukunft[EB/OL].(2020-03-17)[2020-09-08].https://universitaetsschule.org/wordpress/konzept/https://tudresden.de/gsw/ew/iew/ewib/ressourcen/dateien/dateien/Konzept_Universitaetsschule1.pdf?lang=de.
[10] B. Hans-Peter,B. Wilfried,D. HansDieter,H. Bettina,L. Dieter,P. Manfred, W. Ludger. Bildungsreform 2000-2010-2020[M]. Wiesbaden: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t,2011:88.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