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eoGebra的数学探究性活动设计
——以“瓜豆原理”的教学为例

2021-09-16翟小芳江苏省江阴实验中学214433

中学数学月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折线动点轨迹

翟小芳 (江苏省江阴实验中学 214433)

动点问题涉及图形变换,学生往往很难看到动点之间的变换、路径之间的联系,动点问题也是当下中考的一热门话题,此类问题又以所谓的“瓜豆原理”模型为典型.笔者带领学生围绕具体问题,以GeoGebra(简称GGB)为平台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之旅,在挖掘问题的教育价值的同时,帮助学生从图形变换视角认识并归纳动点运动问题的本质.

1 过程实录

1.1 创设情境,聚类分析

出示两个问题,并演示其动图,教师引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策略.

图1 图2

问题2(2019年宿迁中考)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且BE=1,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EF,以EF为腰向右侧作等边△EFG,连结CG,则CG的最小值为.

两问题均属于典型的动点问题.以问题1为例,点F因点E的变化而变化(通常称F为“从动点”、E为“主动点”),要求出OF的最小值便需追踪动点F的轨迹,而从动点的轨迹显然取决于主动点的轨迹和图形变换规则(将E绕D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E′,再将E′点以D为中心缩放一半得到点F),而这种“旋转+位似”的变换恰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模型.

设计意图与文[4]的设计相区别的是,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探究任务抛给学生,而是从具体实际问题出发,在动点间依存关系的具体分析中,聚类提炼出需要探究的具体任务,即“旋转+位似”的变换模型.

1.2 尝试探究,形成命题

(1)创建角度滑动条α(范围0~π)和数值滑动条t(范围0~5),构造两点A,P,输入指令“位似(旋转(A,α,P),t,P)”得到从动点B,构造线段PA,PB;

(2)任意构造点C,D,输入“圆周(C,D)”得到圆f,修改主动点A的属性为“描点(f)”,输入指令“轨迹(B,A)”,得到从动点B的运动轨迹loc1,拖动滑动条改变参数α,t的值,可以发现轨迹loc1始终为圆(图3);

图3 图4

(3)输入“直线(C,D)”得到直线g,修改主动点A的属性为“描点(g)”,可以发现从动点B的运动轨迹loc1变为了直线,而拖动滑动条改变参数α,t的值,轨迹loc1始终为直线(图4);

图5

(4)任意构造点E,F,G,H,输入“折线(E,F,C,G,H)”得到折线h,修改主动点A的属性为“描点(h)”,可以发现从动点B的运动轨迹loc1变为了折线,而拖动滑动条改变参数α,t的值,轨迹loc1始终为折线(图5).

从上述实验探究结果可以发现,从动点轨迹与主动点轨迹相似;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儿可是“种”圆得圆,“种”线得线,于是不难归纳出可谓之“瓜豆原理”的如下命题:如图3~5,已知P为定点,A,B两点为动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APB=α,PA=tPB;若点A在曲线Γ(圆、直线、折线等)上运动,则点B的运动轨迹T与曲线Γ相似.简而言之可概括为:一条折线段,固定其折点;邻边定比例,夹角不改变.主动于直线,从动于直线;主动于圆(弧),从动于圆(弧).

设计意图将所谓“瓜豆原理”的结论寓于实验、观察、探究中,在此过程中不仅有结论的发现,更有规则的强化,通过“旋转+位似”的表达,演绎运动轨迹的相似,而这恰是证实的基础.

1.3 正本清源,证实命题

通过前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已经确信从动点B的运动轨迹T与主动点A的运动轨迹Γ相似,即“种”圆得圆、“种”线得线,那么如何证明呢?考虑到旋转变换不改变曲线形状,而位似变换说明相似,因此命题的证明可以从三角形的相似角度加以证实.

图6 图7

当曲线Γ为圆时,设圆心为C、半径为r;如图6,构造圆心C的旋转位似变换点D.由PA=tPB,PC=tPD,∠APB=∠CPD=α⟹∠APC=∠BPD=α-∠CPB.证得△APC∽△BPD,从而有BD=tAC=tr,即点B在以D为圆心、tr为半径的定圆上运动.当曲线Γ为直线时,如图7,作PA0⊥Γ于点A0,构造点A0的旋转位似变换点B0,设直线AA0,BB0相交于点Q.易证△APA0∽△BPB0,所以∠AA0P=∠BB0P=90°;于是四点P,A0,Q,B0共圆,故而∠A0QB0=π-∠A0PB0=π-α.从而证得点B在定直线T(与直线Γ的夹角为α或π-α)上运动.

设计意图数学中讲究“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在求证过程中可以触及数学问题的本质.事实上,旋转改变位置、位似改变大小,这正可以在命题证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旋转+位似”的涵义.

1.4 应用模型,彰显实效

当我们认识了“瓜豆原理”,便可以由主动点的运动轨迹得到从动点的运动轨迹,继而从整体上解决相关的运动路程求解及线段最值问题.这样上课伊始给出的两个问题便可轻松得到解决.

问题1主动点E的轨迹为半圆弧,故而从动点F的轨迹也为一个半圆.

图8 图9

问题2主动点F的运动轨迹为线段AB,则点G的运动轨迹也是一线段(长度与AB相等).

如上两例是当前中考试题和中考模拟试题中的热点和难点,其实质是旋转(全等)变换,以“瓜豆原理”为指向,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简约通畅.

图10

例如图10,AB=4,O为AB的中点,⊙O的半径为1,P是⊙O上一动点,PC⊥PB(点B,P,C顺时针方向排列)且满足PC=tPB,则线段AC的取值范围为.

2 教后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模型描述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已成为摆在数学教育人面前的共同课题.开展数学探究性活动,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学科问题,可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表层进入深层,在其内心深处培植理性的种子.

2.1 探究活动——深度教学的重要课题

核心素养时代,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在准确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上触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深处,即“通过数学学会思维”,这其实就是深度教学.类似于本节课开展的数学探究活动,围绕某些具体问题(问题1、问题2),从共性角度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旋转+位似”动点问题),通过动态观察猜测出合理的数学结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来证实一般性的结论(瓜豆原理),并最终应用一般结论解决具体问题.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从发现、证实到应用,不仅有问题解决更有问题提出,不仅有逻辑推理更有归纳猜想,不仅有教师点拨引导更有学生自主参与.这样的数学课堂因探究而精彩,因深度而富于启迪.

2.2 技术融合——探究活动的必然选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固然通俗易懂,但引用到数学问题中却显艰涩.我们应用GGB创设图3这样的活动场景,使所有学生都过目难忘,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想法或结论几乎都是瞬间脱口而出、异口同声.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GGB不仅可对点进行变换操作,更可对曲线直接操作,如1.2第(2)步中我们增加指令“位似(旋转(f,α,P),t,P)”便可得到一新圆(与轨迹loc1重合);也可从平面推广到三维空间;图11也只是增加一个指令输入而已.当然,对于本节课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可以将对于数学本质的考查寓于具体的操作之中(通过具体的操作强化对变换的认识).事实上,数学有着高度概括的特性,在抽象的数学与生动的现实间构建联系通道,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我们需要借助技术的表征优势,为概念理解创设背景,为规律探索启发思路,为问题解决提供直观,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为学生“沉浸”于学习提供支撑.

图11

猜你喜欢

折线动点轨迹
轨迹
轨迹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轨迹
分类讨论化解动点型题
折线
折线图案
动点轨迹方程的解法探讨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