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特点评述与未来展望——基于CSSCI(2010-2020)文献计量分析
2021-09-16王大鹏惠百功
王大鹏,惠百功
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特点评述与未来展望——基于CSSCI(2010-2020)文献计量分析
王大鹏,惠百功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44。
为整体审视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与未来趋势,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258篇校园足球期刊作为样本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并考察2010至2019年期间我国校园足球的研究进路。研究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征需要改善,具体呈现为研究氛围稀薄、研究机制联动性差、研究结构区域化的四大外部特征。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一步处理显示,该领域探讨的内容和深度不断扩张,研究论证技术路线从静态的、单一学科研究向动态的、跨学科研究转换。所以针对此类特征的应对策略为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整体协调能力、均衡地区板块发展。在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上要注重国外理论与方法的中国适用性,并且地方政府支持校园足球开展已被国内学者逐渐关注,在近年达到学术产出高峰,回顾我国校园足球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特点,有益于推进该理论向纵深发展,鉴于此,本文将利用传统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对2010-2019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相关研究。
校园足球;文献计量;现状;展望
党的十八大将足球作为体育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校园足球研究亦随之发展起来。通过对2010年到2019年近10年来发表的校园足球科研文章内容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深入了解中国足球的研究动态,用文字的形式对校园足球所面临的众多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而纵观现在为了加强校园足球的良性健康发展,并且为其普及化提供参考性建议,足球教育俨然上升成为我国最为重视的国家战略规划之一,教育体系也由质感单一模式向着多样式、多元化的框架进行填充,简单的书本讲解也逐渐变成了教育的组成环节。在此背景下,校园足球逐渐转变为一项倍受欢迎的体育活动,而后通过对学生进行足球文化、科研创作等内容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对校园足球的认知水平、强化学生们的身体机制以及团队意识,为我国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1 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框架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国内地方政府合作研究进行文献内外部特征分析,以期考察整体研究现状和特点。本文的研究框架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方面,通过计量方法,分析地方政府合作研究的外部特征,包括文献年载量、基金资助以及学术共同体等外部特征;另一方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剖析文献关键词及其共现特点和热点主题分布等内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被引文献,进而得出国内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研究的特点。
1.2 数据来源
文章对CNKI全部期刊运用高级检索的方式取得样本数据,在检索时设定“校园足球”为关键词,年份范围为2010-2019,类别为CSSCI,学科领域选择包含“哲学文化”“教育”以及“体育学”进行准确搜索。根据上述检索设定的条件检索到期刊样本文献总共258篇,以此构成文献源。这些样本文献虽然不能完全覆盖校园足球的全方位研究,但对研究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特点与未来方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3 研究方法
在数据整理后,采用传统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对258篇文献进行文献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分析。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法可以直观地显现地方政府参与的行文年载量、资助金类别、领域分布、学术影响力与刊载平台、学术共同体等外部特征。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基于Netdraw工具分析,可以揭示地方政府合作领域的知识演进和结构关系等内部特征。本文在分析文献内部特征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剖析隐藏在文献内部的关键词及其共词网络特点,进而辨析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特性分布。
2 国内外校园足球研究文献现状
2.1 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现状
校园足球的内容开展起初是在2009年4月由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后在同年6月份召开动员会议后正式开启的,文章选取2010年至今为统计周期。在中国知网运用高级检索的方式以校园足球为关键词在具有代表性的14所CSSCI期刊中进行统计。
表1 14所体育CSSCI期刊年度载文量
从表1中可以看到校园足球从它的提出到发展的10年间呈现不稳定增长的态势,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展校园足球的两年内科研论文的发行量极少,历经8年,校园足球科研论文的年度载文量才达到57篇的新高度[1]。至今为止14家CSSCI期刊年均发行量为25.8篇,其中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以及武汉体育学院针对校园足球的文章发行数量最为突出。通过对内容的解读后了解到校园足球其本质与实践对接存在障碍;部门对各大学校赛事监管不细致;对校园足球的研究深度与所在地域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差异性。现如今国内大多学者多从宏观角度去看待校园足球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势,而从微观角度探讨校园足球开展路径与项目建设的学者较少,况且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下去研究校园足球的未来布局和热点前沿的学者就更加稀少了[2]。
2.2 国外校园足球研究现状
2.2.1 模式与时俱进 国外关于校园足球的教学模式和文化氛围建设与时俱进,通过对《英、德、法4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训特点解析》《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比较研究》《中德青少年足球培养比较分析》等此类文献中的柏林、毕尔巴鄂、东京等重点地区的研究现况进行实时跟进[3]。以日本为代表,从校园足球引入日本开始算起,校园足球在日本开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商业大学(现一桥大学)将其列为了国家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仍然将足球赛事列为校园足球教育的核心,无论是在增强文化建设还是提高队伍凝聚力方面都走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队伍之中。在出台了新时期日本校园足球发展理念后,日本对校园足球的研究理念以及教育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保证与时代接轨或超前作出调整[4]。再看法国,国际足联所在国家,其校园足球的研究水平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在其校园足球教学中可以发现其重心已经不单单放在热身、游戏、情景、练习、纠错中了,而是向着科研方向亦或是学生本体去进行展开,围绕是否功利性与爱好性开展,法国校园足球教育采取的是针对学生个体为主体进行的精英式教学研究,其研究方向与时代发展齐头并进。
2.2.2 培养机制完善 在多篇国外文献书籍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国外政府与院校对于校园足球人才有效培养的独特方式,十分值得国内有关机构借鉴。以英国为例,英国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十分曲折,从18世纪末至今校园足球由于受到政府与民众的绝对支持并克服了重重危机后才得以发展至今,并让其打造出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5]。在最早时期英国靠球探和合作学校来挖掘青少年足球人才,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与规则培养。但在受到经济危机后,校园足球的发展速度直线下降甚至停滞不前,人才培养更是不言而喻。而后英国政府便专门为其成立了负责校园足球运行和组织的联合会协调部门,大力支持宪章计划的推行[6]。采取社区青少年和协调培养机构共同融入足球训练的体系中去,借机提升其人口数量,再联合学校、协会、职业足球联盟以及政府建立新型培养体系。首先由中技学校培养,然后过渡到标准俱乐部培养,最后再由标准俱乐部升级到职业俱乐部培养[7]。通过层级培养,逐步提升的方式,来有效地培养和输出校园足球专业化人才。
2.2.3 部门管理密切 要想顺利开展校园足球运动,首先需要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并且不断地完善协调其中的利弊关系。此时便需要借鉴其他大国的成功案例如下。
表2 各国校园足球管理概况一览表
注:DFB为德国足协、DFL为德足联盟、JFA为日本足协。
1904年国际足联在法国诞生后,通过查阅大量国外相关文献以及俱乐部的发展史,了解到国外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职能部门配合密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德国采取的是国家足球协会与德中央体委协同管理模式,由德国中央体育委员会具体领导各大联盟与协会使得权利高度集中化,再由德国体育联合会对各足球协会进行统一管理达到顺畅配合的效果;日本采取的是由国家统一指定的制度管理,在政策和资金调拨上政府给予极大的支持;反观美国运用的是层级管理方式,对各部门进行逐级领导,针对教育方面USYS(青少年足球管理机构)便是美国足协的下设培养机构,由教育部主张教育USYS最大限度的去做好辅助工作,各层级梳理十分清晰;法国英国亦是如此,英国最早是由国家足协与政府共同管理,而在1903年足协为了更大限度的拥有自主权便将其注册成了非营利型有限责任公司,以便提高组织内部配合能力;法国校园足球同样也是由于受到潜在经济市场的破坏以及校园足球青少年人才骤减两大原因后形成了以法国足球协会与教育部共同密切配合下的主导管理方式。
2.3 影响因子界定
首先校园足球不是一项新事物,出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与其具有的重要战略价值,学界研究日益丰富。但归根结底校园足球的发展属于学校体育发展,而学校体育又归属于高等教育学发展。校园足球是各类学校校园开展的具有足球特质的游戏或比赛的统称,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项目,也属于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校园文化的范畴。校园足球运动的逐渐展开慢慢点燃了我国青少年对于足球热爱的渴望,将学术机构的发文次别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在我国体育教学所归属的高等教育学科网络中,期刊的发文数量与聚类系数严重失衡,并未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这也足够说明校园足球的发文数量并不会对其发展特性造成偏移。校园足球项目的发展从来就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项目,只是由于现今的校园足球受到重视,其地位和影响处在与体育平行甚至超出体育的界线,这一事实也是需要调整和重新认识的问题[8]。由于我国校园足球整体上存在认识和方法上的偏差,作为学校体育项目的足球教学、训练及其各种科研类研究的开展,会存在盲目性和形式主义的问题。
3 校园足球研究面临的挑战
3.1 研究氛围稀薄
通过在CNKI、Wanfang、VIP、SinoMed四大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校园足球的文献并且去重统计以及内容归纳,运用STA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软件对258篇文章摘要进行塞选、去重并按引用频次由大到小排列如下,同样使用社会关系分析软件对此些文章的摘要和内容进行筛选,并将其中涉及的挑战问题添至表3中。
不难发现对14家CSSCI期刊范围内排名前10的发表文章内容中,可以读出校园足球项目在2009年提出后,未得到全面体育教学的特别重视,校园足球活动在全国各所学校内并未得到全面开展。首先是学生家长对于校园足球的认识与关注程度不足,导致对学生的支持度下降,最后由于家庭因素对其每一个环节的认知与分析的不足导致学生放弃对它的爱好与发展;校园足球的发展氛围不应单单体现在学生及家长认知的层面,更应体现在教学比赛中去,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方面的隐患[9];足球在三大球之中同样是一项高消费的运动项目,所以社会效益的变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要素。足球运动的开展好坏,试点院校的责任所在首当其冲,学校也是在思虑安全隐患、考试升学率、社会效益以及家长态度等外界因素,所以不能大展身手,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校园足球运动发展氛围十分稀薄的现象。
表3 校园足球类高频次引用论文(前10名)
3.2 研究机构联动性差
对校园足球文献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后,认定体制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风向标。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发布《方案》后,人民群众对校园足球的友好度虽有所提升,但殊不知国内首支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组是由国家教育部亲自领导成立的[10]。该小组是全国校园足球有关的工作事宜、协调和决策机构,组成者均为各部委要职人员。从查阅的文件和文献内容中读出在初始管理层构成中,教育部长担任组长,副组长则由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副职担任。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一系列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均任成员[11]。显而易见国家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校园足球建设,但这是一个混成型联动机构,它涉及到内部各科室的任务分类、层层派发、逐级上报、协调决策以及综合性体育项目的管理机构过多。这样就逐渐形成各部门管理任务模糊,任务范围局限性大等诸多问题,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下派作业无法达到一致性与连贯性执行。同时由于各单位绝大部分都是以兼职形式进行工作,涉及到人事任免、责任权利划分和如何决策指挥都是很大的问题,如此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12]。不仅大大降低了公民对其的认知度,还会造成科室间互相攀比,观望并且使得过多资源与时间被浪费掉,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影响进度。所以在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十分值得考量的。
3.3 研究结构区域化
根据CNKI高级搜索对校园足球有关文章进行可视化统计整理和对其内容概括总结以及通过对《教育部关于公示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和“满天星”训练营遴选结果名单的通知》的文件梳理后制成以下量表。
表4 2010-2019年CSSCI期刊校园足球刊载情况
按照校园足球文献出版数量及地域分布情况分析得到,我国校园足球科研整体水平不均衡,两类数据处在普及地区极少和明显落后的态势之中。根据普莱斯法则,公式为N=0.749√max(max指校园足球研究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量,值为25),代入公式之后N≈4篇,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论文者属于此领域内的高产作者。首先,地区校园足球科研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好坏呈正比例关系,是地区体育的代表性项目[13]。在表4中,近乎50%地区每年发文数量不足5篇,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点开始向四周覆盖的趋势和范围不明显,其普及的中坚科研阵地多位于科技化程度偏高的南方发达地域以及中国华北沿海地区,但是在经济落后的西北部,如新疆、西藏、甘肃等省竟长达7年中未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发表1篇校园足球类科研文章[14]。从表4可以发现以北京为代表的直辖市青少年开设校园足球院校的数量是最高的,与各省会开设院校数量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对比。其次,校园足球高水平运动队与地方科研能力失衡,例如足球强省四川、山东、辽宁等地区年度发表的科研文章都寥寥无几,这些均呈现出校园足球文献发表的不均衡性[15]。由此更加突出了在校园足球的更替发展过程中,地域差异同样是决定性的条件之一。
4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对应策略与未来展望
4.1 规划生态环境建设
针对校园足球的“假大空”现象进行专项改善研究,(1)首先需要全国范围内布点院校增加足球训练队伍,让更多的院校教师拥有外出培训的机会提高校园足球的教导能力,适当增加举办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的次数,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与校本课程中适当增加校园足球课程。将学生们在进行校园足球运动时遇到的根本性问题得到改善。降低限制学生运动的框架,保证学生们的足球被教育和运动时间多一些,对外宣讲少一些;(2)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中去,通过运动传递给学生积极参与重于比赛名次,更加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从而使学生们从心里加深对于校园足球的热爱程度;(3)加强校园足球开展时的保障手段政策,保证科研水平的前提下再去提高质量、提快速度以及提前预防的后勤保障工作,从根本上去解决和完善学生的保障工作,保障每一名学生的安全,建立校园足球的对应法则。只有在这样的生态环境背景下,才能使校园足球科研院所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不紊的良性开展下去。
4.2 提高整体协调能力
放眼全国,如今的校园足球管理现状仍然处在教育和体育既各自为政,但又私交笃厚的双方共行的平衡管理体制,管理过程中无任何交点,更加未曾拥有整体间的配合与协调了,并且针对问题部分的改革动力不足,阻力也很大,主管部门与实施部门也存在着很大嫌隙。因此,大力整顿、另寻他法、升级规格须需要由更高级别的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成领导小组,才能势如破竹地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学校采用校长负主责,教练负次要责任的多重管制下进行治理。主要负责领导开展教学工作,而足球专项教练则担任带训练、校本课程、高校联赛等一系列活动的技术指导职务。显而易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更有利于其理念的推行与具体事务的管理,采用责任制扩散型管理模式最为有效,即各省、直辖市亦或是地方政府独立带头组建地区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带领并制约当地的体育与教育部门,承上启下地管理校园足球的要务。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主管多部门间的相互协调能力,使项目实施速率有效提升。
4.3 均衡地区板块发展
加大发展我国西北地区校园足球板块建设,均衡校园足球南北板块建设投入速度。巩固加强辽宁、山东等校园足球水平相对较强地区的科研队伍建设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针对14所CSSCI期刊的校园足球文章内容进行整理得出我国校园足球有明显的区域性发展趋势,发展两极化,华中地区抢占先机,所在区域资源得天独厚。一些校园足球高水平教练人员及运动员也情愿趋向于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南部地区及华北沿海地区。从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地域分布情况及数量来看,现在中国足球科研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局部地区发展失衡明显。所以均衡板块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5 结 语
通过对2010-2019年我国校园足球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把校园足球的研究分为三个节点,其开展到2015年期间,发文数量随着年限增长呈现正比例递增发展,而后,发文数量无下降趋势。期刊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呈现以体育学期刊为主,辅以交叉学科研究趋势,并且校园足球研究已出现稳定的国内期刊群。机构之间多呈现多方合作,但整体机构合作规模效应欠缺。研究作者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且作者之间多为小群体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研究理论体系的渲染范围,在研究内容中总结出了三大中坚挑战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并进行了有效分析,这不仅代表校园足球的发展里程,更是衬托出全国校园足球科研的整体水平。高频次的引用论文集中于对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管理机制、资源路径及地域性开展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其研究呈现出内容深度挖掘、视角交叉融合、方法多元创新的发展趋势,但仍需借鉴国外校园足球科研经验去深度挖掘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并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的格局建设。
[1] 李卫东,刘艳明,李 溯,等.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审视及优化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5):19~23.
[2] 刘 雨.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5):417~421+437.
[3] 杨献南,吴丽芳,李笋南.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的基本问题与策略选择[J].体育科学,2019,39(06):3~12.
[4] 孙 科.生态·场域·习性——第二届中国足球文化与校园足球发展论坛研讨对话录[J].体育学研究,2018,1(04):82~94.
[5] 王小梅,范笑仙,周光礼,等.2016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7(04):30~36.
[6] 张远国.厦门市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7] 张俊勇.基于扎根理论的校园足球发展动力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
[8] 赵明楠,张 岩.基于CiteScapeV的校园足球研究计量学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06):112~115.
[9] 喻 坚.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真义[J].体育学刊,2016,23(06):93~97.
[10] 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8(04):29~34.
[11] 龚 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1):61~67.
[12] 张家友. 湘西地区中学校园足球有效推进策略研究[D].吉首大学,2018.
[13] 刘根荣.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J].经济学家,2017(05):97~104.
[14] 张 辉.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5):24~30+36.
[15] 唐铁锋,龚 波.上海“校园足球建设联盟”的创新举措与前瞻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5):528~532.
A Review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ese Campus Football Research in China——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SSCI(2010-2020)
WANG Dapeng, HUI Baig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44, China.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trends, hot issues and research trends of China's campus football research, Based on the CSSCI database includes 258 journal of campus football as sample data, using the literature measure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for processing, and the campus football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0 to 2019 approach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goo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eatures need to improve, specific atmosphere for the study of thin local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research perspectives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orrelation research structure Further processing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shows that the theoretical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re expand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from single to multi-disciplinary, and the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technical route is changing from static single-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dynamic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campus football research are for the planning students.
Campus football; Bibliometrics; The status quo; Looking forward to
1007―6891(2021)05―0129―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5.26
G80-05
A
2020-02-22
2020-03-04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校园足球改革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研究”(18BTY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