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1-09-16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人才

魏 星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营口 115000

高职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随着教育的发展,高职学校呈现出了逐年扩招的趋势,当前的高职招生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相关部门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上做出了调整,高职学校必须要紧随改革趋势进行探索和创新,解决招生考试制度当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招生考试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培养出一批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焕发高职教育的光彩,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技能考试的操作性不足

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早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所需,现阶段必须要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对人才进行分类选拔和分类培训,通过增加一些技能考试,选拔出具备一定技能基础和适合学习职业教育的人才,但是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违背了制定制度的初衷。这主要体现在招生考试对象缺少专业化的基础知识,技能考试无法有效的开展。[1]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这些学生可以说是零技能,技术考试只能判断出学生对于职业是否喜爱,无法看出学生是否适合专业发展。在技能考试过程中根本无法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当前高职学校的技能考试分为三种,分别是试卷型的理论测试和基础性的操作以及大众化的面试,通过提问、作品展示等方式来判断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样的测试无法检验出学生与专业是否具有高度的匹配性。

1.2 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可以说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才是确保技术人才社会地位和提升职业教育活动的关键,现阶段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还未广泛的实施。很多高职学校的招生制度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保障,只有职业资格证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学生才会愿意报考高职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才能发挥选拔作用。当前的教育十分看重知识理论的讲解,基础教育盛行的环境下,职业技能教育处于一个弱化的趋势当中,很多高中毕业生不具备报考高职学校的基本能力,高中时期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最后的分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无疑是增加了学校的招生成本,自主考生考试涉及到了命题、监考、面试、评分等多个环节,在技能考试当中需要相关的场地、仪器和设备,在此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高职学校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招生考试。

1.3 传统观念制约高职招生考试

高职学校在招生考试方面虽然有所革新,创设了丰富的招生方式,但是反响却不好,除了普招之外的其他招生方式并未得到大家的认可,普招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一些高职学校对于其他的招生方式不感兴趣,录取分数线较低的学校十分担心类似于注册入学等缺少选拔制度的招生考试方式无法确保学校的生源,还会降低学校的信誉度。很多高职学校不愿意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招生,对于学生而言,长期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认为普通教育远比职业教育重要,在学生看来只有考不上普通高校的人才会报考职业学校。高职学校的生源不稳定,多元化的招生模式对于招生效率的提升帮助不大。

1.4 考试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招生考试过程中,监管力度的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到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还会影响到高职学校招生工作的有效开展。高职学校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会打乱正常的招生秩序,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招生考试方式会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考试监督力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2 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有效策略

2.1 注重顶层设计,推动考试制度改革

高职学校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高职学校需要加强和工商局、人社部等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行职业证书制度,完善相关的就业准入制度,从而有效提升技术职能人才的地位,引导社会各界可以正确的看待职业教育。其次,高职学校需要完善基础教育课程,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加入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在初高中时期可以开设好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职业潜能,报考的适合才会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此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多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样高职学校才能够真正录取到具有专业潜能、符合培养目标的学生。

不同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在招生考试过程中需要选择多元化的考试方式,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可以和专业形成密切的联系。理工科专业适合采取的招生形式主要有普通高考、单独招生、对口升学等;经管类专业则适合普通高考、综合评价、单独招生等;艺术类专业适合对口升学、单独招生、普通高考等方式。在招生考试的过程中需要差别化发展,社会上不同的招生考试方式取得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招生考试过程中需要差别化推行,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度的开展单独招生,扩大单独招生的学校数量和类型;高职学校可以扩大招收中职、中专、技校学生的比例;对于一些顶尖人才,高职学校可以加大免试入学的比例。

高职学校需要取消末批录取制度,降低甚至是消除歧视性就业政策,很多高职学校处于专科层面上,专科学校的录取一直放在本科学校以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因此,有必要取消末批录取制度,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当前国家的很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在招聘的时候会将学历作为准入门槛,很多职业教育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会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并不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社会用人制度方面的政策若是无法得到改善,高职学校必然很难招录到优质的学生和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

2.2 政府加强统筹,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内容需要有所完善,必须要致力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录取标准,教育行政考试部门可以邀请学校、企业等多方面人员参与进来,针对不同专业的性质和特征以及要求,对专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登记进行量化,进而形成一个具体的综合测评考核方案,使得技能类考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此同时具备合适的难度与区分度。高职学校需要建立单招和推免招生的统一报名平台,将高职学校的招生信息透明化,避免出现学校信息不对等情况的出现。高职学校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规范整治招生环境,通过多种渠道来宣传高职招生考察方式,让考生和家长了解招生考试信息,进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进行学校与专业的选择,这样才能够规范高职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加强招生的监管力度,对于恶性竞争和虚假宣传有着一定的整治效果。

2.3 注重内涵建设,提升高职学校地位

高职学校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改革与发展,学校必须要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学校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力求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趋势,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高职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需要有所调整,此外还需要加强学校的宣传和品牌建设力度,提升高职学校的社会公信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2]高职学校可以改变宣传人员的构成,宣传人员当中需要具备一些了解专业情况的教师和教授,这些人员要深入到宣传招生工作的一线当中,由这部分人向考生宣传此专业情况和学校的优势。高职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源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在每年的招生季投入到宣传工作当中,高职学校需要改变宣传的内容,过去报考指南的宣传当中,高职学校在专业宣传上的介绍十分有限,考生无法了解专业情况,专业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极低。当下各个院校需要站在考生和家长的立场上,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内容的设计。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水准是家长和考生最为关注的,同时也是决定学校水平的关键,高职学校在进行招生宣传的时候需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的考生报考。

2.4 严格审核报考条件

各地的高职学校和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于考生报考条件的审核力度,对于一部分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能允许报考,对于提交一些伪造资料的考生给予一定的惩罚,其次,招生考试的内容需要做到绝对的保密,避免泄题行为的出现。再者,面试的考官需要由各地行政部门随机的安排,避免出现走后门的现象。最后,在考试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监管力度,对于某一环节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纠正,对于相关的负责人也要进行严惩,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职学校招生考试的有效开展,招收到优质的毕业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对于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将会对高职学校产生巨大的影响,高职学校需要积极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及时进行招生考试方面的调整,努力适应改革的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考试招生制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关系到了社会今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了每一个家庭自身的利益,与千千万的青少年前途息息相关,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对于人才的选拔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高职学校必须要敢于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令人民满意,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当中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考试人才
人才云
浅谈湖北省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考试制度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大学体育课程考试制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