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昕:华山“摆渡人”
2021-09-16徐书贤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在专业上,把患者送到安全的彼岸,在管理上,让华山人团结一心,使华山医院这艘巨轮驶入稳步发展的轨道。马昕不正是华山医院的“摆渡人”吗?
周二手术,周三门诊,虽然管理事务缠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仍坚持问诊于足踝外科一线。“喜欢,也享受看病、手术的过程。换一个频道去思考和工作,对于我来说是放松。”
也许因为热爱,所以享受。不过,在华山医院这样一所百年老院中做医院管理者,真能如此轻松吗?
谈职业:把自己看成一个工匠
小时候,马昕特别喜欢动物,他能盯着地上的蚂蚁来来去去,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不动。“我喜欢一切小生命,”马昕觉得,“生命真的太奇妙,太伟大了。”
除了喜欢生物,马昕热爱运动,“我是坐不住的人”。从小到大都是校运动队成员的他,从跑步到游泳,从球类到器械,每个项目圈里面都有马昕的身影。
“你应该去当医生。”马昕的同学纷纷提醒他。也许是对生命研究的热衷和对运动的热爱,马昕的大学志愿填的全部都是“医学”。
100米短跑11秒4,跳高1.83米,跳远7.02米……这是马昕在上海医科大学田径校队的战绩。“我那时会深入研究自己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自己的训练强度和方法,赛前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休息和训练,保证在比赛时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因为喜欢运动,考研究生时就报了骨科。”马昕说,在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有着第一位的发生概率,几乎所有人的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次踝关节损伤。毕业后,他选择的是当时的“冷门”——足踝外科,如今这个专业也已“炙手可热”。
有人说,千万不要把兴趣当成工作,那样你连兴趣都会失去。但在马昕看来,兴趣和工作方向一致,乃人生一大幸事。进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马昕在专业上带领团队一路狂奔。
华山医院是我国最早设立足踝外科的医院。作为这个学科的带头人,马昕带领这个团队根据国情及国人足踝部的特点,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华山特色的足踝外科探索和创新之路。他发明、改良了多项足踝部疾病的手术术式;华山医院足踝外科在全国最早开展拇外翻的综合治疗体系,20多年来,积累了踝关节骨折、拇外翻畸形、平足、马蹄高弓畸形等足踝常见疾病及各类罕见病例3万余例,建起目前国内最大的足踝手术病例库;作为华山医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双聘博导,他创立医工结合团队,推动智能辅具产业化,致力于让脚的健康事业获得长足的进步。他还推动华山骨科成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连续十几年来为同行提供足踝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培训,培养了千余名学员。
作为运动爱好者,难免会经常受伤,马昕对运动伤病有着切身体会。因为经历过同样的痛,所以理解患者的痛。有患者说,“马医生就像有双透视眼,总能把病情摸个透,把伤痛说到病人心里。”
医学是一门容错率极低的工作,马昕以工匠精神为每一名患者量体裁衣,确保治疗精准和成功。“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工匠,通过自己的手或者设计,对手术进行改良,希望给患者一些帮助。”他说。
谈管理:一步一景 移步换景
“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马昕说。2008年至今,他历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JCI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和医疗副院长。谈起在管理岗位上的感触,马昕认为,不同的台阶,有着不同的风景。
2008年,职业上升期的马昕年富力强,他在骨科“开刀开得不亦乐乎”。但医院发现了他的管理潜质,决定任命他为医务处长。马昕有点“小郁闷”,但同时也存有一点好奇心:在管理领域,我能做点啥?
他上任医务处长的那些年,正是“医患纠纷”盛行的时期。作为处理医患纠纷的主要负责人,马昕带着医务处同仁,为消除医患的误解,怀着同情心和同理心,跟医患双方白天谈、彻夜谈,挨过患者家属的巴掌和唾沫,和犯错误的同事红过脸、吵过架,为了维护医护权益,他在派出所静坐数日……在那些日子里,因为怕漏接电话,造成不良影响,他的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甚至连上手术台也戴着耳机,开到自动接听模式……
马昕说,“医务处需要处理大量的院内、院外事务,还需要处理很多医疗纠纷和各种矛盾,这对我是很大的磨炼,磨炼自己如何去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走上管理岗位13年来,马昕主导完成了华山医院四次JCI评审,使华山成为全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大型公立医院,也让华山医院成为“管理出效益”的典型;带领华山医院主动提升服务能级,推动全院临床科室收治疑难危重患者,开展三四级手术,华山出院患者收治疾病难度(CMI)和三四级手术占比,两项指标均在上海市名列前茅;还大胆尝新“互联网+”医疗……
“开刀、做手术的成就感,大多是单个患者,而管理的成就感是大批量的,比如流程做好了,更多的患者就获得了安全。”马昕认为,一个有温度、有质量、最安全的医院,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极致,让每个病人、医护人员都能感受到温暖。
作为美誉全国、蜚声海外的华山医院,大牌专家非常多,“很多医生墙内开花墙外香,看上去闷声不响的,实际上在外面影响力很大”,如何对这些专家进行管理,获得他们理解和支持,是马昕自上任开始就面临的重要课题。但他始终清醒的是:这些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院最宝贵的资源。
在管理过程中,马昕十分注重沟通。他把姿态放到最低,给别人说话的机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道理都明白。”他会引导让每一位华山人以“主人翁”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自我改良。
马昕认为,在大牛云集的团队里,作为管理者不一定要表现得最强势,不需要凡事都强压一头,“我不必样样精通,而是去做个去张罗的人、组织者,作为个‘润滑剂’,把一群大牌专家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医院的发展去努力。”
作为百年历史的老院,马昕表示,华山医院是一家注重文化传承的医院,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努力,华山医院才有今天的地位和成绩。马昕希望,“在大家伙共同的努力下,华山医院良好的文化得到传承并创新。”
如今,华山医院正“逆势增长,一心发展”。
“摆渡人就是做一艘船,从河岸的一边,把人送到这一边。”在电影《摆渡人》中,摆渡人是城市里的超级英雄,摆渡就是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用快乐和温暖,抵抗这个世界的悲伤。
在专业上,把患者送到安全的彼岸,在管理上,让华山人团结一心,使华山医院这艘巨轮驶入稳步发展的轨道。马昕不正是华山医院的“摆渡人”吗?
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工匠,通过自己的手或者设计,对手术进行改良,希望给患者一些帮助。
一个有温度、有质量、最安全的医院,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极致,让每个病人、医护人员都能感受到温暖。
在大牛云集的团队里,作为管理者不一定要表现得最强势,不需要凡事都强压一头,我不必样样精通,而是去做个去张罗的人、组织者,作为个“润滑剂”,把一群大牌专家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医院的发展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