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安瑶族自治县山区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途径

2021-09-16覃继友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鲜食套种山区

覃继友

(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都安 530729)

玉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用途广、适用性强,在当地种植规模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助力器”[1-2]。都安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米生产大县,多年连续保持玉米种植面积2.3万hm2的高水平。但由于地理、环境、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地玉米高产种植难度较大。

1 都安瑶族自治县山区玉米生产概况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山区玉米增产潜力,实现优质高产,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2013年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建设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总面积高达1 335.1 hm2,涉及大兴镇、高岭镇、安阳镇、地苏镇等多个乡镇,辐射带动都安瑶族自治县玉米种植业做大做强。目前,都安瑶族自治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已完成四大目标。

一是产量指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的玉米产量已超过7 496 kg/hm2,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10%以上。其中,中心示范带的玉米产量更高,已超过8 996 kg/hm2,带动全县种植玉米2.3万hm2。

二是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每667 m2可减少15%的施肥量、20%的用药量、2个人工,能增收优质玉米80 kg,经济效益极为可观,667 m2土地可实现节本增效100元以上。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每年增收优质玉米200万kg以上,每年节本增效3 000万元以上。

三是社会效益。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玉米综合生产水平,一大批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山区玉米生产中得以应用,并且大大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与农业产业结构,达到了绿色、环保生产要求,对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四是生态效益。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农业污染,实现了生物保护、生态保护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虽然都安瑶族自治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到位,将会影响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山区地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都安瑶族自治县山区玉米生产发展途径

2.1 种植青贮玉米或粮饲兼用型玉米

山区地带的种植条件相对恶劣,加之旱灾、涝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种植青贮玉米或粮饲兼用型玉米已成为山区玉米生产的新路子[3]。以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从2017年12月开始,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局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深入开展玉米“粮改饲”示范工程,大量种植适合畜牧业发展的“饲料玉米”。每年可以种植2季用于口粮的杂交玉米,而用于饲料的玉米则可以种植3季,无论是玉米棒,还是玉米叶子均可充分利用,所出产的饲料量可达224.9 t/hm2,若将其折算为经济效益,则为59 970~89 955元/hm2,比用于口粮的杂交玉米产值高1倍。目前,都安瑶族自治县玉米“粮改饲”种植面积达0.7万hm2。今后,都安瑶族自治县需要继续坚持“种植青贮玉米或粮饲兼用型玉米”不动摇的方针,为全县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能量”,进而大力推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同时有利于推动全县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2.2 大力拓展山区鲜食玉米种植产业

鲜食玉米口感好且营养成分较为丰富,较为符合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保健与营养的需求,并且具有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等优点[4]。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雨水丰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鲜食玉米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闪光点”。早在2016年,都安瑶族自治县就已在山区地带大量种植特色鲜食玉米,由于其口味独特、市场潜力高、种植产量高,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鲜食玉米产业化初具规模,其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33 hm2发展至目前的800 hm2。由此可见,未来可继续参照都安瑶族自治县鲜食玉米的成功经验,大力拓展山区鲜食玉米种植产业,并且要侧重做好以下4项工作。第一,构建农户、基地、公司三者相互联合的新型模式,全力打造稳定的鲜食玉米生产基地;第二,进一步宣传鲜食玉米的优点与特性,营造出鲜食玉米的品牌效应,不断拓宽销售市场。第三,进一步丰富特色鲜食玉米品种,包括黑甜糯类特色鲜食玉米、黑糯类特色鲜食玉米、甜糯类特色鲜食玉米等品种。第四,进一步深加工鲜食玉米,将鲜食玉米加工为休闲食品。总之,未来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推进鲜食玉米基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全面打造优质、绿色、安全的鲜食玉米生产加工基地。

2.3 大力实施玉米间套种模式

科学的间套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相比其他粮食作物,玉米较为适宜间套种,如玉米与马铃薯、大豆、甘蔗、花生间套种等。大力实施玉米间套种,对于山区玉米生产极为有利。针对玉米间套种,首先要结合山区的经济与生态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间套种作物;其次,当地农业部门要在施肥管理、套种措施等方面重点下功夫,强化技术指导;最后,力争形成相应的玉米间套种地方标准,为玉米生产保驾护航。

2.4 开展肥料效应玉米田间试验

为掌握山区玉米生产情况、优化施肥方案,有必要结合山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施肥指导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肥料效应玉米田间试验,以便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等基本参数。例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在龙湾乡中旧村下街屯队蓝茂平农户地块开展肥料效应玉米田间试验,于2018年2月15日播种,7月2日收获,全生育期137 d。肥料以氮肥为主、有机肥和磷钾肥为补充,不施用其他中微量元素肥料。每年种植两造玉米,单造产量4 648~6 147 kg/hm2。试验设置3个处理,不设重复,分别是:①配方施肥区(N2P2K2),即施纯氮(N)194.9 kg/hm2、磷(P2O5)60.0 kg/hm2、钾(K2O)149.9 kg/hm2;②常规施肥区(N1P1K1),即施纯氮(N)194.9 kg/hm2、磷(P2O5)30.0 kg/hm2、钾(K2O)75.0 kg/hm2;③空白对照区(N0P0K0),即不施任何肥料。试验地产量结果见表1,试验小区经济效益见表2,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纯收入比常规施肥区增加610元/hm2,投资回报率为103.1%,比空白对照区增加4 380元/hm2,投资回报率为184.27%。

表1 试验地产量结果

表2 试验小区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未来要想实现都安瑶族自治县山区玉米产业大规模、高产量发展,需要结合肥料效应玉米田间试验结果来开展生产,按最佳施肥量施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作物产量与土、肥、水、种、管和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务必要因地制宜,才能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鲜食套种山区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展示试验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