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疗效研究
2021-09-16王海洋吴胜祥毕正宾
王海洋,吴胜祥,陈 德,毕正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我国发展已有 40 余年,已成为国内骨科领域最重要、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髋关节疾病治疗终末期治疗的最有效方法。随着初次THA术病例数的不断增加,加之居民健康需求的进步,THA术中关于关节假体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往以骨水泥型假体为主,近年来生物型假体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设计主要有3种类型,即锥形柄、解剖柄及圆柱柄,以解剖柄最为常见[1]。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由英国施乐辉公司设计,其精准锥度,有领设计、方向调整孔、表面真空等离子钛喷涂、末端采用高抛光子弹头设计等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解剖型假体设计,但也有学者认为假体植入后可能存在应力遮挡,进而导致假体松动[2]。因此为进一步深入阐明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设计特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本研究纳入6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对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与传统骨水泥型假体THA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均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年龄17~85岁;(2)X线片显示关节破坏;(3)有持续性中、重度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4)无重大内科疾病、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Ⅲ级。排除标准:(1)合并髋关节肿瘤、骨质疏松等;(2)髋部既往严重创伤史;(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男39例,女21例,年龄(56.11±6.81)岁。根据手术采用假体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均接受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男8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56.11±6.81)岁;均为单髋关节置换,左侧13例,右侧15例;体质量指数(BMI)22~28 kg/m2,平均(24.32±1.02)kg/m2;对照组32例,均接受骨水泥型假体THA术治疗;男21例,女11例,年龄42~74岁,平均(55.66±6.56)岁;均为单髋关节置换,左侧16例,右侧16例; BMI 22~27 kg/m2,平均(24.26±1.00)kg/m2。2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术前均进行详细的影像及生命体征检查,常规THA术术前准备,全麻下手术,取健侧卧位,采用THA术改良Hardinge入路,逐层打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患病髋关节,将前方关节囊小心切除;显露髋关节后分别取内收、屈曲、外旋位等将股骨头脱出,小转子以上1.0~1.5 cm部位进行股骨颈截骨处理。如存在髋关节缩短或屈曲畸形,应进行软组织松解,注意松懈程度适当;卵圆窝、关节盂唇内软组织仔细清除,由小至大采用髋臼锉磨挫髋臼,并以末次髋臼锉直径为标准选择规格适宜的金属臼杯,植入髋臼内后安置规格适宜的臼杯内衬;随后进行股骨侧髓腔扩髓,髋关节分别采取内收、屈曲、外旋位,并采用矩形开口器对髓腔做开口处理,随后使用软管髓腔扩大器以及髓腔锉扩髓,注意遵循由小至大原则,扩髓满意后以髓腔锉规格为标准选择适宜的股骨柄假体;股骨头试模后复位,髋关节试活动后若不存在不稳现象则选择适宜颈长的股骨头假体;复位后常规清洁、引流,逐层闭合伤口并采用无菌辅料覆盖包扎。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THA术治疗,手术步骤与观察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假体采用骨水泥型假体。所有病人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48 h,口服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鼓励2~3 d后下床,进行适当的肌肉主被动训练,7 d后助行器辅助下开始步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双下肢等长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评价功能指标:(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严重疼痛;(2)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HS)[4],包括步态、功能等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髋关节功能越优;(3)骨关节炎评分指数(WOMAC)[5],包括髋关节活动度、疼痛、僵硬等方面,总分96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或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双下肢不等长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手术前后功能指标比较 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前,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术前;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手术前后功能指标的比较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4 典型病例 病人,女性,65岁,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术前正位X线片显示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质破坏;采用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正位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出现松动、移位情况(见图1)。
3 讨论
随着THA术在髋关节疾病运用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骨水泥固定型股骨柄假体愈合效果不尽理想,尤其是对于年龄较轻或活动量大者。然而为了应对年轻病人以及假体寿命延长等需求,假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促进了生物型假体的发展[6]。生物型假体的使用率主要依赖于以下方面[7]:(1)假体形态设计、材质方面,前者既要有利于置入股骨柄假体,又要获得理想的压配以及充填效果;后者既具备抗腐蚀性效果,还要尽可能满足生物相容性;(2)载荷传递合理方面,需要保证置入股骨柄假体后具有符合生理状态的适宜载荷传递效果;(3)假体表面骨贴附、骨长入处理等方面,包括对假体表面行羟基磷灰石、微孔处理或微孔涂层,帮助骨长入。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由英国施乐辉公司设计,与上述假体设计原则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因此其用于THA术可能具备良好的骨长入及稳定性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更短主要与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置入更简便有关。并发症方面,2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应力遮挡发生率相对较高,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有领设计利于初期固定,降低远端外侧应力集中[8-9];末端由高抛光“子弹头”设计,也能够降低应力集中,减少远期疼痛[10]。观察组双下肢不等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末次随访观察组HH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前者假体松动病例数略低,提示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较骨水泥假体远期疗效方面较优,我们总结主要有以下优点[11-12]:(1)长柄设计能够匹配人体股骨髓腔生理弧度,获得了相对均匀的假体应力分布效果,减少假体微动,降低双下肢长度差异;(2)假体表面真空等离子钛喷涂,远段进行了抛光处理,这一设计能够加快近段骨长入,假体尽早获得稳定性,与骨水泥假体能够获得一致的早期固定效果;(3)假体表面设计真空等离子钛喷涂,能够增加股骨、假体接触面积,一方面能够降低假体弹性模量,降低应力遮挡,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骨松质、假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骨小梁长入,提高中远期假体稳定性。
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适应证包括[13]:(1)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等大多数髋部外伤及疾病;(2)中青年病人或术后活动量大以及二次翻修手术者;(3)无严重的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主要禁忌证有[14]:(1)严重骨质疏松者;(2)髋关节转移瘤或结核。 综上所述,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切实可行,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假体稳定性较高,双下肢等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