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相关思考

2021-09-15郭健町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中学历史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倡导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新文科应运而生,也对文科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和世界大变局提出了要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再加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要求,思考中学历史课程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文科 中学历史 多学科融合

新文科这一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指通过对传统文科学科重组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我国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吴岩也指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学历史课程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相关思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文科建设的要求

新文科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重组,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历史等课程中,形成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新文科体现了传统文科的一般特征,也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与发展性等新特征。其中融合性是新文科的学科特征,即多个文科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和拓展,形成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在新文科建设这一背景下,历史课程作为中学传统学科,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在原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中学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新文科的融合性特征,与其他学科相借鉴、融合,提升教学效率,为培育国家复合型人才奠基,为历史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现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改的重要趋势。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各个学科都十分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由于中学历史课程是从多角度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主要学习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相对独立的学科知识教学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以历史学科为依托,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讲授,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整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全面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提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这一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历年来的高考历史全国卷在命题时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考察。如2021年全国卷乙卷25题,采用表格的方式,考察西汉末、东汉中期的经济发展的特征。学生在做题时,不仅要用到历史知识,还要调用数学知识来思考解答。2020年的试题体现了对美育的考察,如全国卷Ⅰ第25题考察唐代阎立本《步辇图》,该题目通过艺术作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審美能力。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历史知识进行讲授,更要在讲授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

(一)集渗透、整合、综合教学为一体

渗透,就是将一个学科作为教学工具与历史学科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技能等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渗透体现在教学内容分析、工具选择、教学实施等方面。如讲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时,教师需要结合医学、文学等学科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教学。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造纸术,教师在对造纸工艺流程进行讲解后,可以通过安排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按照书上的方法自己造纸,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整合,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定学科与历史学科进行融合,运用特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历史问题。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整合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内容,聚焦世界上的热点问题,例如全球经济治理、新型国际关系等。在讲授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些问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就是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超越学科的主题探究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打破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更好地与各学科进行融合。这些活动可以完全打破学科界限,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学科工具。例如,在进行《家国情怀与同意多民族国家的演进》的活动设计时,可以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融合,设置超学科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加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

(二)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

在进行中学历史课程多学科融合教学时,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历史与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倡导不同学科间的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行学科间的融合活动,特别是与历史关联性较强的学科,比如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这些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教研时,有利于讨论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寻找学科之间的关联,进而探寻可以进行学科融合的知识点,确立教学方案。这样的教研既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历史学科教学。同时,学校也可以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相互听课。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教师从其他学科中听出新意,从而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弥补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师资缺乏的问题与教师知识储备面不够广的问题。

三、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与各学科的融合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实际上,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早已有之,如历史地理学。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也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新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既保证了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又为新文科所要求的融合提供可能,但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和要求,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力度。总体来看,中学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更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思维,继续加强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中学历史教学历来和思政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历史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善于与多学科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新文科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方式,也要充分利用课程内外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素养。在体现新文科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实现与课程思政的巧妙融合,保障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供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非常之多,如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可供展开思政教育的内容有很多。如隋唐时期丝路贸易使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为唐代盛世的出现及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行动。可见,挖掘课程中隋唐时期的思政教育素材,有利于实现课程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宗旨。

四、小结

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终极方向提出了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历史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做好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交叉,深挖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为国家培养信息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新时代人才需求的挑战,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会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

叁考文献

1. 夏文斌.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内涵与路径[J].高教研究,2021(05).

2. 顾乃武,魏国栋,洪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历史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以“隋唐治乱兴衰三百年”教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6).

云南师范大学 郭健町

猜你喜欢

新文科中学历史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与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