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护能力、饮食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9-15陈丽华沈小河郑晖
陈丽华 沈小河 郑晖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护能力、饮食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簽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管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升慢性乙肝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饮食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乙肝;自我护理;生活质量;饮食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3-0101-02
慢性乙肝在我国属于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发病人群数量较大,且如不加以治疗干预,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威胁居民的健康和安全[1]。相关研究称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同时自我护理能力差,严重影响到疾病的治疗[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应用于实施均基于文献的收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循证护理模式的文献检索难度显著下降,同时也使得循证护理对文献的检索难度下降,对提高循证护理的质量有重要影响[3,4]。将其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护理中,通过结合其他学者的报道中先进的护理模式,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为逐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作研究对象,以探讨循证护理对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来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46.26±8.69)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6±1.69)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6.06±8.5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65±1.5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检测确诊为慢性乙肝[5];②患者知情本次研究;③自愿配合研究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肝硬化、肝癌等;②主要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③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失联。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协助患者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来自肝病传染科的护士。召开小组会议对有关乙肝患者护理的问题进行循证研究,检索“慢性乙肝护理”、“慢性乙肝自我护理”等相关关键词,收集与慢性乙肝护理的护理措施及干预措施,通过会议对结果进行讨论,依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措施。②健康宣教:针对年龄大、认知水平较低的患者,通过简易的宣传手册、科普视频结合口头宣教,以粗浅、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认识如何开展居家自我护理。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掌握与慢性乙肝患者的日常生活知识,同时督促患者完善自我护理。③自我护理指导:按照医嘱向患者详细介绍如何吃药、饮食、运动,并强调按医嘱吃药的重要性,饮食合理的重要性及合理运动的重要性,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④心理干预:在患者治疗期间由于慢性乙肝长时间治疗及社会社交压力等的影响,容易滋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沟通帮助患者抒发负性情绪;再予以患者慢性乙肝治疗的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与患者家属配合,予以患者来自社会、家庭的支持,减少负性情绪的滋生。⑤饮食管理:实施严格饮食管理,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饮食计划,减少或杜绝实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高糖食物的食用,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另外香菇、木耳等也是乙肝患者较为理想的食物种类;戒烟戒酒,饮酒和吸烟均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向患者介绍吸烟饮酒对乙肝治疗的危害,使其认识到其危害,达到戒烟戒酒的目的;严格执行分餐制,为降低传染给家人的风险实施分餐制,同时使患者了解慢性乙肝的传染途径,将其患者传染给家人的风险。⑥叮嘱患者定期回院会诊,并配合护理人员的随访,通过复诊调整用药,达到最理想的治疗。
1.4观察指标 ①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干预3个月后评价。②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摘选其中适合慢性乙肝患者的维度,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③通过我院自制饮食管理调查量表对患者的饮食管理进行调查,其中得分在90~100分的患者为完全依从,得分为60~89分的患者为基本依从,其余得分为不依从,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管理依从性。饮食管理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应用_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1/qkimagesyxslyxsl202103yxsl20210351-1-l.jpg)
2.3两组患者饮食管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管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循证研究的难度将过去显著下降[6]。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护理中,以互联网检索工具对有关慢性乙肝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慢性乙肝患者的循证护理措施[7]。通过循证护理,使慢性乙肝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实施中循证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健康宣教、自我护理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等,均是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通过这些重要的护理措施,使慢性乙肝患者的居家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继而保障患者疾病治疗疗效[8]。
在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的对比中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能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继而获得更理想的治疗疗效。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在生理职能等维度的对比中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管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循证护理还能够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使其饮食计划更符合疾病治疗的需要,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循证护理通过多项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院外居家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慢性乙肝患者自护能力、饮食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振俊. 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21): 2711-2713.
[2] 邱思瑜, 华丽群, 姚美燕. 护理专案行动提高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10): 49-51.
[3] 史维娜, 邢士苏. 循证护理在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4): 127-129.
[4] 阮隽. 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實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15(4): 237-239.
[5] 肖衡秀, 曾彩虹, 彭雪辉. 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的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8, 40(13): 2061-2064.
[6] 胡明, 韩永红.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7): 177-180.
[7] 王潇, 张爱迪, 严谨, 等. 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韧性影响的路径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 28(11): 988-993.
[8] 陈兆霞, 许巧珍.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