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中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1-09-15孙秀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教学模式

孙秀丽

【内容摘要】应用写作是中职教学中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为基础的课程,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应用文的写作思维模式与写作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现代社会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文章针对网络环境下中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改革、创新展开论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职  写作课程  教学模式

一、中职学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在实际的专业教育教学中,中职学校教师需要以“实用性”与“实践性”为主要的教学原则①。但是,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中仍然沿用语文基础学科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再加上课程教学内容本身的枯燥性与单一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学生长期在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与实践严重制约着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与学习效率,与时代的职业素质要求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差距过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而言,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随着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中职的教育规模越来越壮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学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再加上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基础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其次,写作课程的应用文格式较为固定。中职学校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仍然还在沿用传统的“讲授型”与“单一型”模式,内容较为具体,且没有实际的故事情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写作热情;最后,中职学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缺乏有效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少课堂互动性。因此,为了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最大限度地提出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专业特点,教师应当以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应用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主要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依据,有效增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趣味性与吸引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与合作性,有效增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效满足社会新时期各行各业对写作人才素质的基本需求。

二、中职学校网络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究

现行的中职学校应用写作教学模式中严重忽略了当代学生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应用文写作教学思维文章组织形式与编写格式较为呆板、内容较为古板与陈旧,严重缺乏教学案例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因此,为了有效增强中职学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與科学性,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互联网+发展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重构,有效增强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通过特定的网络教学情境与建构环境进行应用文的写作、互动与交流②。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课程主题进行合作与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创造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与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获取有效信息与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符合现阶段中职学校应用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与发展需求。网络环境背景下,中职学校运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应用文写作,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为主要的写作媒介,以因特网为主要的传播工具的一种现代化写作形式。对网络应用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需要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理论为主要的教学指导,重点强调“互联网+”的应用环境与写作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获取有效信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面具体分析对其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具体内容:

1.教学内容的重构

一方面,针对中职学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应该从应用文的教学角度出发,不断挖掘与开发课程的基础内容知识与拓展知识,根据中职学校不同专业与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编制与设计,不断强化现代应用文写作创作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形态发展,增强网络环境背景下应用写作文本的包容性与专业性。比如,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应该针对计算机的学习与职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应用文写作的文种选择上注重侧重点与难点,加强对计算机调查报告与调查总结等内容的讲解与训练;针对机电专业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将说明书以及相关的介绍作为主要的文种重点;而针对化工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与难点归纳为会议纪要、报告等文种类型。通过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有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还能够有针对性的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有效实现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学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在实际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有效顺应现阶段“互联网+”网络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性质与教学特点③。现阶段,为了有效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丰富性,在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增添一些富有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写作创新的积极态度与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因此,无论是专业的课程学习,还是校内的校园活动,都能够将应用写作课程渗透到其中,有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比如,学生在申请入党申请时,就可以写作“入党申请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要写作“实践报告”与“调查报告”等;在参加校内的演讲比赛活动时,也需要运用到应用文的写作形式。在比赛活动前期,相关的校园学生会代表会向全校学生展示相关的“活动启事”“活动通知”与“活动计划”等,在比赛进行中,校学生会要在现场做好相关的“比赛记录”,最后编制成为统一规格的“比赛活动简报”“会议纪要”以及相关的“比赛活动总结”等。网络环境背景下,中职学校通过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写作文种,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自身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还能够有效实现应用写作课程的现代化教学目标。

2.写作模式的重构

对于中职学校的应用写作课程来讲,文种的内容与文种的格式都应该重视起实际操作性。因此,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核心,有效增强学生对写作思维方式训练,最大限度地打破中职学生传统、固定的思维写作惯性,有效将传统应用文写作与“互联网+”的网络应用文写作在思维创新中的主要特征进行综合,达到写作思维的重构。

首先,思维时空的扩大化。教师应该将传统文本的移动以及信息获取借助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形式进行传递与接收,有效打破应用文写作文本信息获取在时间与空间上限制性,最大限度地让文本信息传输与使用更加便捷与省时,充分地让人们对文本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合与分析,最终达成实用目标。

其次,思维结构的多维化。“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应该将思维结构的平面性与直线性巧妙地转化为多维立体性与非线性的结构形式。“互联网+”的网络应用写作中信息载体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将写作文本随意的删减不要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等,还能够任意的排列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打破常规性,实现对文本内容的自由组合,最终形成网络视域下的超文本链接。比如“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应用文写作文本中字体的不同、颜色的改变以及文字下标注的下划线等都可以通过设置链接,让读者在电脑上点击时跳转到新的链接中,实现对电脑任务栏窗口的多元化,直接体现出了思维结构的多维度扩散。

最后,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应用写作作为现代化社会的时代产物,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各行各业工作人员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与社会生活问题而形成的写作形态。“互联网+”网络应用写作应该在传统应用写作思维方式基础上,将教学重点的思维扩展转化到文本的录入、编辑,文本的美化、储存与传送等方面,有效轉变应用文写作的指令性按需写作模式,实现应用写作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3.教学模式的重构

现阶段,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应用文写作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与课程教学特点,进行“互联网+”网络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重构。从构建“互联网+”网络化的应用写作教学平台、“互联网+”网络学习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创建模拟情境的特定型教学模式以及线上写作交流、评价的教学模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重构系统。一方面,让学生在网上教学平台中进行自主的学习与训练,比如网上答疑、提交课堂作业或者展示创作作品等。另外,还能够让学生在网络互动教学环境下不断拓展实践交流时空,丰富师生间的交流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特定教学情境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临场应变能力,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学习与创作不足,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强化自身的应用文写作功底,实现对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的人才应用技能与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用写作能力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核心技能专业课程中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理论、思辨、判断、运筹以及审美等多方面的实践性能力,还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与综合素质,是当代学生适应社会时代发展与中职学校职业岗位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在探究网络环境下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与多种多媒体及时、有效地创设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将应用写作的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综合素养。

【注释】

① 谢芬芬.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D].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9.

② 杜文宇. 探究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5):208-209.

③ 管雪梅. 翻转课堂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2):57-60.

(作者单位:山西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中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