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研究

2021-09-15彭泽其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知识点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改革的问题,提出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法,即围绕理论精讲、知识点强化与实操技能培养展开,综合运用阶段性、周期性任务方法,培育学生的实操感知能力与上手能力,使之逐步形成操作技能,同时要加强评价与反馈,确保学生形成全面务实的铣削加工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铣削加工技术 知识点 实操教学

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是中职数控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学生的数控认知能力、培育学生的数控实操技能有显著作用。同时,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突出了铣削加工的操作性,不仅对学生上手操作、亲身体验和现场感知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也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技术规范。在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中,除了要按照项目设定方法,为课程进行“形式瘦身”,还必须突出课程细化与学生理解吸纳的内在联系,突出任务与问题驱动的重要性,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操作得当、体验丰富,逐步形成实际能力。尤其是从技能积累和日常培育的角度入手,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工作要明确操作机理,帮助学生形成操作感知和立体思维能力,进而提升铣削加工的技能水平。

一、任务驱动对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的现实意义

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具备显著的实操特性,尤其是从加工原理的认知到实际加工技法的掌握,其间不仅贯彻数控铣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融入操作性的体验和经验,最终才能转化为操作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突出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性,就是达到“明理培能,启智增效”的目的。

(一)任务驱动能够明确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向性

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是以数控铣削为对象的加工和处理技能,日常教学既要求学生对数控铣削有整体认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从数控铣削加工整体知识的学习入手,逐步深入实操阶段,这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通过建构“项目教学”方案,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与务实性。从教师角度来说,任务驱动可以有效区分教学阶段,为教学工作指明方向,提出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教学重点与疑难点。从本质上来说,任务驱动就是项目教学的细化和变种。从教学方法创新与细化的视角入手,应格外重视任务驱动型策略的运用,为学生提供学习、实操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一体化设计,突出教学重点方向,提升教学品质。

(二)任务驱动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明晰的实操路径

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应该在特定任务的约束下开展学习,同时在任务探索、问题解决与实现加工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体系化认知,掌握具体技术方法。例如在沟槽铣削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三个驱动型任务,即直线沟槽的铣削、圆弧沟槽的铣削、燕尾槽的铣削,分别对细分任务进行部署,之后引导学生开展阶段性操作练习,逐步熟悉不同沟槽的铣削要求和技术要点,在反复练习与操作中掌握技能。

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显著价值,也为学生指明了清晰的学习和操作路径,让学生可以区分实践操作目标及任务,循着具体路径开展学习,感知技法,形成实际能力。

二、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应用

如前文所述,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具备项目教学的显著特性,这也是突出任务驱动型方法核心价值的根本原因所在。对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课程的有机分解,目的是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让学生“由浅及深,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加工技术,而不是试图一蹴而就。为此,要科学设定任务驱动策略,提升教学务实价值。

(一)围绕铣削加工技术理论与知识点,培育学生“意练”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一方面在于强化中职学生的理论认知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于设定具象目标与方案,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性探究,形成实操技能。由于中职铣削加工技术本身就是实践性极为突出的课程,任務的设计要把握全周期理念,从“理论融合实践”的角度入手,强化前期理论授课与关键知识点疏导的价值,让学生建立观念认知和正确的操作意识,为后续上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奠定基础。从这个维度出发,要特别强调铣削加工技术教学中“意练”的重要性,即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疑难点问题的思维开导,让学生在实操之前建立起对技术环节的意识认知,逐步形成“头脑风暴”,为实际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要展现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设定周期性、渐进性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学生“意练”到位,形成科学认识,掌握铣削加工技术理论知识,为后续操作和体验提供理念支撑。

例如,围绕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涉及的几个项目,设计针对性的理论探究任务,让学生按照项目要求对相关技术要点、疑难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在形成理念认知基础上,掌握“意练”能力,从而为后期实践操作提供依托。教师可以按照六个项目的教学要求,设定理论纲要,突出六个项目的理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形成有效认识。

具体而言,按照“项目一:数控铣削的基本认知项目二:沟槽的铣削项目三:轮廓的铣削项目四:平面和曲面的铣削项目五:孔的加工项目六:综合工件的加工”的任务驱动要求,让学生分阶段对六个项目的理论知识、技术要点、操作内容进行有效掌握,形成基础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六个项目的任务设定存在前后彼此影响的特性,即学生前一阶段的任务学习与后一阶段的学习互为借鉴,存在彼此融通的特点。因此,驱动教学要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确保学生形成全面思维。

(二)针对铣削加工技法与操作要求,设定周期性实操方案

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是实操本位性的课程,日常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实操展开,这也是任务驱动教学开展的基本逻辑。通过分化课程内容,尤其是针对铣削不同结构和零部件开展的加工技术进行解读,为学生提供操作路线和方案遵循,进而调动学生上手操作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依托教材和现有条件,设计灵活多样的实操任务方案,引导学生建立日常体验、操作尝试的习惯,在不断地试错、分组协作、自我感知中掌握铣削加工技术的要点,逐步形成正确的操作意识。

教师要针对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要求,设定周期性的实操方案,按照课时、月度、学期的周期安排,将实操方案进一步细化,设计阶段性目标,形成“激励约束”效果,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任务学习中。要突出实际操作现场教学的重要性,将教学任务与学生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注重对学生的适度点拨和指导,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卡壳”“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有效的点拨、辅导和帮助,教师能够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实操任务朝纵深方向发展,为学生消解思维限制,使之掌握正确的铣削加工技术方法。

例如,在“平面和曲面的铣削”任务教学中,教师可对实操教学进行阶段任务分解,即“大平面的铣削、斜面的铣削、圆柱面的铣削”三个任务。围绕操作要点和具体操作步骤,教师可以在实体情境中演示,之后引导学生上手操作,不断尝试以形成操作的肌肉记忆。如表1所示,按照“平面和曲面的铣削”任务教学要求,将三个任务进行阶段性部署和安排,引导学生开展流程化的探究学习、上手操作,在亲身感悟中形成能力,在不断纠错、纠偏中掌握正确的平面和曲面铣削技术。教师既要强化实景教学,也要适时适度点拨和辅导,同时引导学生在反馈中加以改进,形成反复练习、多次实操、不断体验和感受的学习习惯。只有在丰富的实操练习中,学生才能最终完成实操任务,达到掌握平面和曲面铣削技能的目的。

(三)开展阶段性评价与反馈,不断强化任务驱动教学效能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要突出全过程特质,尤其是围绕教学任务的发布、分析、操作与反馈开展,要特别强化评价与反馈的作用,并以此作为引导学生“思维开拓,技能升级,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开展全方位评价,对操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效反思与查摆。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评价深度,完善评价策略,得出准确可信的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衡量任务驱动教学质量的依据,为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带来有效参照。从评价和反馈的视角出发,要建构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提升评价针对性,得出公平合理的评价结论,以反馈“教与学”实践,引导师生一齐改进完善。

例如,在“综合工件的加工”任務教学中,教师按照既定方案推进任务教学,将任务分解为“正反面工件的加工”与“配合件的加工”两类。在理论授课+实景教学+实操辅导过程中,教师既要适度帮扶、点拨,也要留给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考查学生的真实操作技能水平。在教学完成后,针对任务教学情况,开展“师评+自评+他评”的综合评价。可分别设计权重,比如按照“50%+20%+30%”的权重进行数值搜集,形成评价结果。之后,根据“三位一体”评价得出的结论,对学生参与任务探究和实操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同时将评价数据和信息反馈给每位学生。

依托这样综合考查的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可以充分感知前一阶段任务探究与实操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后续改进的方向和途径。将评价与反馈作为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抓手,既要突出与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内容的联系,同时也要突出实效性与针对性,及时、准确、全面开展评价,引导学生根据反馈信息改进学习思路与任务探索模式,进而提升实操水平,完善自我认知。

综上所述,中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应突出项目与任务驱动的重要性,尤其是根据实操任务开展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具象教学方向与建议,同时也为学生明确了学习、操作、体验的基本路径。

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依托,中职学生可以深入开展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实操,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方法,在评价与反馈中查找不足、形成反向认知,不断完善提高。从教师的视角看,任务驱动策略突出了项目教学的有机分解特性,明确了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学的推进方向,提升了教学综合价值。要坚持理论融合实践原则,深化任务驱动教学内涵,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操作,在体验中形成技能,在反思中掌握方法,不断完善铣削加工综合技能,形成全面扎实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彪.中职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6).

[2]孙千评.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

[3]吴志华.中职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2019(29).

【作者简介】彭泽其(1964— ),男,广西贺州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责编 苏 羽)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知识点自测
计数原理知识点解读及题型分析
三角函数知识点解读及常考点分析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