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龙门文化景观溯源

2021-09-15崔陇鹏李硕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

崔陇鹏 李硕

收稿日期:2020-03-0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建筑思想通史的编史学与史料学研究”(19AZD030)

第一作者:崔陇鹏(1982- ),男,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建筑与园林设计。E-mail:403804995@qq.com

摘要:龙门是黄河沿线上的重要地理坐标,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化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景范式和文化审美。文章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从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景观等方面梳理黄河龙门文化景观的产生、形成演化以及扩散传播,分析龙门文化景观形成的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探讨不同区域的龙门文化景观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传播交流等,提出龙门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与文化内涵长期空间耦合生长的产物,其中包含一定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民俗地理、信仰理念,是一种全民族的风景文化意识。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探索龙门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还能对传统地方风景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与研究思路。

关键词:文化景观,景观溯源,文化地理学,黄河龙门

DOI: 10.12169/zgcsly.2020.03.09.0002

Culture Landscape Origin in Longmen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ui Longpeng Li Shu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Abstract:Longmen is an important geographical coordinate in the Yellow Ri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Longmen has formed a settled landscape paradigm and cultural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culture geography perspective the orig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ongmen culture landscape in terms of cultural ecology, cul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diffusion, cultural area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he difference i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Longmen cultural landscapes in different areas are studi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phenomena formed along with the landscape of Longme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Longmen culture landscape is the product of the long-term spatial coupling growth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which is full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certain social groups, folk geography and belief, and it is a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is study not only helps to explore the overall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strategy of Longmen culture landscape,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and method to research the traditional local landscape.

Keywords: culturelandscap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cultural geography, Longmen of the Yellow River

黃河晋陕交界处的龙门山,是黄河连接山、陕两地的重要“咽喉要塞”。黄河龙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溯其源,可从大禹凿开龙门山——“禹赐名龙门”开始,又据《三秦记》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悬泉而行,两傍有山,水陆不通,龟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1]。后来逐渐形成了“鲤鱼跃龙门”和“幻化成龙”的神话传说,使龙门之名得以流传甚广。龙门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得益于黄河龙门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渊源,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龙门文化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产生于1925年美国地理学家C.O.索尔的著书《景观的形态》。该书中提出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可以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以及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后来逐渐被看成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2]。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恩涌[3]就在美国新文化地理学框架的基础上,系统引入了西方文化地理学的现代理论体系;其后,我国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例如,王跃[4]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寒山寺进行研究,分析了寒山寺与京杭大运河、天台山和苏州城的关系;姚亦锋[5]以文化地理学视角探寻中国风景园林源流脉络,介绍了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中国风景园林包括的5个方面——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和文化景观。

本研究正是针对黄河龙门这一特殊的地域性风景,在以文化地理学视角阐述中国风景园林中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区、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的基础上,研究黄河龙门文化景观的起源和发展,分析龙门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探讨龙门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1 龙门文化景观的产生

1.1 “龙门”的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6]。从生态学理论出发,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环境对文化具有塑造作用,而生物对环境有着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文化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即对环境的改造作用,这就是“文化生态适应”,而“文化生态适应”是文化生态学的重要理论[7]。

中国风景园林中“文化生态”内涵的本质就是环境审美。龙门位于黄土高原中部韩城、河津交界处。黄河顺着晋陕大峡谷形成瀑布急流,从孟门山、壶口瀑布到龙门口,再到砥柱山的一段是黄河中最雄奇跌宕的一段;而天堑龙门地处要冲,黄河流经此地“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8]。黄河龙门上游不远处有石门,涛涛黄河从石崖中泄出,在逼仄的秦晋峡谷中穿行,据《三才图会》载:“此处两山壁立,状尽斧凿,河出其中,宽约百步”[9]。黄河一出龙门则河床陡然变宽,弥漫浩淼,开阔壮观。龙门作为秦晋峡谷的出水口,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景观空间转折点,塑造了黄河晋陕龙门处的水口和山门风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黄河龙门独特的山水审美意识和认识观念,并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

由于晋陕大峡谷独特的地理环境,该段黄河在禹贡时期就是水患治理的重要地段,据《山海经》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10]。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书“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11]。黄河的定期泛滥、波涛汹涌,使先民产生一种对自然不可抗拒力量的敬畏。大禹作为治理黄河的神祀,形成当地广为流传的文化信仰。先民们沿黄河建造大禹庙,并与龙门山的典型自然景观结合, 形成一种融合环境、生活、文化、理想一体的风景模式。而正是因为该段黄河地理环境的稀缺性,造就了龙门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从斯图尔德提出的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角度看,龙门文化景观的产生源于当地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人类的行为又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产生了特定的风景。这种“空间—自然—人文”之间的长期互动影响作用,使风景从文化源地产生、发展和扩散,最终形成了风景文化区和文化景观。

1.2 “龙门”的文化源地

文化源地广义上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覆盖的地区,一般分为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和文化系统源地2大类。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针对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具有特定性,而文化系统源地则是反映人群差别的文化现象和事物,具有综合性。

1) 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指某种文化现象或事物的产生地,其分布范围有限,呈现1个或几个点。黄河龙门文化则主要以龙门山、黄河为核心文化源地,同时与流传该地区的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不断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龙门文化景观。可以说,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山川自然景观的结合,为风景的诞生和营造提供了契机和素材。而黄河龙门文化景观的形成也正是基于该地区特殊的文化基因与物质实体长时期的空间耦合的产物,是地域环境中的地脉系统和文脉系统的有机结合。

2) 文化系统源地。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其分布范围较广,一般呈现面状。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的相互关联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化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早期的龙门文化景观文化,主要基于其文化源地——黄河晋陕交界处的龙门山进行扩散,在历史上不断发掘、提炼,形成了东岸“龙门八景”与西岸“龙门八景”,并相互呼应,甚至在更大区域内覆盖了黄河东岸河津、河西韩城2个人居聚落,最终形成“龙门文化体系”的龙门人居环境整体构架[13]。

2 龙门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扩散

2.1 龙门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化

文化景观是风景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从文化景观的形成驱动因素上讲,文化景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文化景观演变不仅包括地质过程和生物演化,更是风景名胜区中由人类活动形成的文化景观的积累和变化。黄河龙门的文化景观特色,兼具黄河水口与门阙的空间特征,形成黄河两岸“东、西龙门山相峙,黄河居中”这一山水地景模式,成为后代各地争相引用和效仿的典范。

龙门文化景观的形成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性。文化景观的变迁反映区域文化的变迀和发展。汉代时期,黄河东西两岸的龙门山上各建东西禹庙呈“对峙态势”,且东禹庙以单体呈现,规模较小。元代时期,龙门禹庙毁于兵乱而重建,东西禹庙相互对峙的态势更为明确,东禹庙扩展为建筑群落,主体东移,原东禹庙单体所处的标志位置设临思阁;西禹庙另辟新址于河中“巨石”之上,重建院落,且“巨石”上增设标志建筑。明代中期,东岸先后增建“眺翠”“延胜”二亭、寝殿牌坊、龙门坊、临流亭;明末,部分建筑遭到战乱焚毁。清代初期,复修寝殿、东西廊舍、禹庙大门,并建钟、鼓二楼;清末重修栈道、看河楼等处,龙门山上有观音洞、玉镜岩、梯子崖、金門、鸽子堂。在龙门文化景观形成的长期过程中,每一历史时代的文化标准和对龙门文化认识的不同,导致了龙门文化景观的变迁。

无论是随时代变迁而进行的整修、扩建,还是随着战火破坏所做的重建,龙门文化景观都基于其“两山对峙,一河中流”的风景特色进行扩展和补充,形成两岸东西禹庙对峙且相互呼应的风景模式,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

2.2 龙门风景文化区的扩散

华夏文明早期,龙门文化景观作为黄河中游文化区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沿着黄河流域呈线性扩散,而作为龙门文化标识的龙门山、大禹庙也遍布黄河中上游地区。韩城有龙门村、龙门镇、龙门山、龙门书院、大禹庙、禹母殿,还有隋唐时期形成的洛阳龙门、龙门石窟等风景。后来,黄河龙门文化在黄河中游地区进行景观文化的发展整合,并向黄河下游传播,并影响了整个黄河流域。晋时南迁以后,随着华夏文化中心的南移,龙门文化景观文化随之向长江流域扩散,其中包括长江上游巴蜀地区的江津县龙门、新都县龙门山,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浦江县龙门山、青田县龙门桥、泾县龙门河;其后又从长江流域向珠江流域扩散,如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儋州龙门山、宁化县龙门桥、永善县“凤池龙门”等(表1)。

可以说,龙门文化随着中华文明的传播而不断扩散、发展,传至我国的大江南北。而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是文化传播发展的反映,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任何一种文化要在起源地之外的地方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能够适应当地社会的现实需要,其次必须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相互融合。由于龙门文化与河流、山川等地理环境密切相连,所以其文化也一直沿着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文化区域进行传播与扩散。

2.3 龙门文化景观传播中演化出的2种范式

龙门文化景观在其后世的传播中,演化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2种龙门文化景观范式,即“龙门双阙”与“禹门叠浪”。这2种景观范式,因其文化寓意和独特的景观特色被后世不断地继承和发扬。

1) 龙门双阙。双阙类似于一种建筑物,位列中轴两边,伊阙是由山体形成的入口标识。“龙门双阙”的范式主要强调了龙门东西两岸的山及大禹庙相互对峙而形成的景观,如河南洛阳龙门,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炀帝登邙山,观伊阙形势,认为是“龙门”,因此唐朝洛阳城的中轴线“南直伊阙”。洛阳龙门山在清代更被赞誉为:“两山对峙,伊水出其中,耸翠汪洋,盖天中胜境”[14]。双阙作为一种景观的范式,在其他地区也多有应用,如福州“天下形势,易辨者莫如福州府,诸山罗抱,龙从西北稍衍处过行省,小山坐其中,乌石、九仙二山东西峙作双阙”[15]。

2) 禹门叠浪。又名“禹门春浪”,是龙门“八景之一”,主要强调龙门的瀑布、礁石等景观。由于黄河到龙门处,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瀑布直下千仞,中有礁石,激起叠浪,故有“禹门三叠浪”之说。又由于“鲤鱼跃龙门”的文化典故,后世常常在书院、学宫前营造龙门牌坊,意在寄希望于学子“龙跳天门”,如新都县龙门书院、龙安镇龙门书院、江安县龙门书院等。

3 龙门文化景观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义

龙门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与文化内涵长期空间耦合生长的产物,体现了地方上的环境风貌特征和文化精神的结合,其中包含一定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民俗地理、信仰理念、文化意识,蕴含深刻的中华文化基因与悠久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龙门文化景观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其文化因素和空间因素都跟随文化景观而传播,并被不同的地区民众所传承。因此,龙门文化景观的扩散和迁徙,是龙门文化景观生长的重要标识,通过扩散和迁徙并与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形成新的人文景观。

在近4000年的演化发展中,龙门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景范式和文化审美,并流传至中华大江南北,最终完成了从“在地性”到“普适性”的风景文化传统,形成一种全民族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华文化的标识和地理坐标。而龙门文化中所包含的一种不畏艰难险阻,逆流而上的勇气和胆识,亦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非凡的意义。

综上,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解读龙门文化景观。通过对龙门景观的起源、形成演化以及扩散传播过程的系统梳理,对龙门文化景观的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和文化景观进行阐述;同时,提取出龙门文化景观在发展过程中演化出来的2种文化景观“范式”,并将不同地域中出现的这2种文化景观进行对比研究。相比较其他角度的研究,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能够从更宏观层面体察龙门文化景观的演化面貌与文化扩散范围,能够从另一个方面明晰其人地关系的内涵本质,并从龙门文化景观的地理文化起源、文化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探讨其风景形成发展的过程。同时,对龙门文化景观在起源、形成、扩散过程中与该地区的文化、地理环境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探索龙门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参考文献

[1]傅应奎.韩城县志(卷二·建置)[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2]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王跃.寒山寺文化地理学研究[C]//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271-280.

[5]姚亦锋.以文化地理学视角探寻中国风景园林源流脉络[J].中国园林,2013,29(8):83-85.

[6]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22(5):625-634.

[7]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5):58-64.

[8]何镗.名山记[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9]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李润英,陈焕良.山海经[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11]裴秀.禹贡[M].北京:北平禹贡学会,1934.

[12]张涛,武毅,崔陇鹏.本土人居视野下的黄河龙门文化景观营造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9(5):693-698.

[13]全國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代地方志集成[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14]龚崧林,汪坚.重修洛阳县志(卷十五·艺文)[M].北京:国学文献馆,1924.

[15]石润宏.王世懋.闽部疏(版本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1):32-34.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
城市化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
隐逸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其更新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探析
新老校区文化景观传承研究
从乡土景观视角看新农村环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