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九 科技报国 矢志不渝
2021-09-15刘锦鑫
刘锦鑫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炮火下辗转求学,在荆棘中拓荒,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用汗水、青春为祖国实现火箭升空、卫星环绕、九天揽月、踏足火星的壮丽梦想贡献了力量;他在年近花甲时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他的足迹诉说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曲折多艰,他的经历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
他是中國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他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生于1920年的他,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冲破艰难险阻回到祖国怀抱挥洒热血的神州赤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陆元九。
艰难求学 归途漫漫
“炮火下求学,荆棘中拓荒”,是陆元九人生的真实写照。
1920年1月,陆元九出生于安徽滁县一个教员家庭,自幼就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熏陶。
1937年,陆元九考取中央大学。当他得知学校新设“航空系”,不仅所学为国际前沿,而且将来还有出国学习机会后,他果断选择就读该系发动机专业。在硝烟弥漫的求学岁月,年幼时便目睹日本军舰耀武扬威的陆元九用功苦读,望能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作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陆元九和他的同学们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毕业时,陆元九留校任助教,为出国作准备。
20世纪40年代中期,公费出国留学考试将举行的消息传来,陆元九自然不愿失去这次机会。他白天工作,晚上努力学习,最终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深造。
当时,二战期间日军在太平洋密布的水雷尚未完全清除,陆元九的赴美之路只好选择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线,从重庆飞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印度加尔各答候船,光等船就等了两个月。在风浪中煎熬近1个月后,最终从纽约登陆美国。环绕半个地球的航行自然少不了磨难,但与陆元九执着理想的胸怀相比,这些只是人生路上的小插曲。
彼时,多数留学生根据国内的学习基础通常选择理论方面的专业。但陆元九觉得既然到了美国,就要学习一些新东西,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战后,自动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惯性技术已在航空和地地导弹上开始应用,但作为导航尚处于萌芽阶段。喜欢尝试挑战的陆元九选择了仪器学,成为自动控制专家查尔斯·德雷珀教授的首位博士生。在这位世界惯性导航技术之父的引领下,他走进了前沿技术的前沿。
陆元九聪明刻苦,再加上他扎实的功底,成绩相当突出。在两年内,他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导师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十分喜爱。从1945年到1949年间,陆元九埋头学习,并担任助教,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1949年,陆元九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陆元九知道,到了为祖国贡献本领的时候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进步组织,积极为回国作准备。但此时一道道难关横在陆元九和祖国之间:第一,中美没有外交关系,不能办理回国手续;第二,他从事的研究属于重要机密,美国当局强迫他办绿卡永久居留,放他回国更是无从谈起。
为了扫清回国障碍,陆元九主动离开麻省理工学院涉密岗位,调往土木系一个研究室,后来又离开大学,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其间,他参与了多项先进科技项目的探索,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辆气垫式汽车的研制。
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减弱陆元九的思乡情怀,他仍然强烈感觉到寄人篱下的压抑和歧视。1955年的一天,邮局公告栏中的几行中国字让陆元九看到了希望。公告大意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如有困难,可找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接洽……
归心似箭的陆元九立即作出回国的决定。几经波折,1年后,陆元九一家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经过23天的海上颠簸,终于结束了11年的游子生活。踏上祖国的那一刻,陆元九心中百感交集:“这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陆元九坚定地说。
执着摸索 艰苦创业
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让陆元九耳目一新,建设祖国的远大抱负催人奋进。他带着惯性导航这一先进的技术和一腔报国热情回到祖国,准备大干一番。
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在筹建自动化所,国家分配在这方面有所专长的陆元九到自动化所工作,参与筹建和惯性导航技术有关的研究开发。那时陆元九除了总体规划,一些杂活也亲自过问。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他都觉得是快乐。
不久,陆元九还请在他之后归国的留美人员杨嘉墀、屠善澄同到自动化所工作。这期间陆元九除进行工业生产自动化研究外还主持了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稳定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成果。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大胆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研究,与此同时,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手中诞生。
20世纪60年代初,陆元九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期间,他还坚持撰写专著,把自己在陀螺、惯性导航方面的所学所用编撰成书。
1964年,他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此书一改过去著作都以力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论述的情况而采用自动控制的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了论述。他提倡“元件为主,测试设备先行”的研制方针,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我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在长春,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也在他的主持下诞生了。
一丝不苟 奉献航天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临,已近花甲之年的陆元九重回科研一线,被调往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长。
担任所长期间,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他根据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即确定采用以新型支承技术为基础的单自由度陀螺构成平台—计算机方案。
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并在型号工作中坚持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他的主导下,国家批准建立了惯性仪表测试中心,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打下坚实基础。在陀螺与惯性导航技术科研一线工作5年后,陆元九开始更多地从事项目评审、成果鉴定、故障分析和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质量、安全的极高要求。陆元九深知航天无小事,航天人如没有事事认真的精神,很难摆脱失败的命运。陆元九常说:“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1996年,我国“長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点火后2秒,火箭发生倾斜,飞行20秒左右坠落焚毁。为了尽快找出故障、查明原因,76岁高龄的陆元九临危受命。他身先士卒,不顾年事已高连日工作,两三天不睡觉是常有的事。大家都说,没有陆先生的认真精神,不一定能把问题查得这样仔细、彻底、清楚。
每次参加技术问题讨论,陆元九总要说,自己是外行,先要向别人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虚心询问,解决问题的良方,还是“认真”二字。
日常陆元九身边的人都说他好打交道,但他搞学问就是另一回事了。陆元九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评审、论文答辩等会议,由于个性耿直,大家一听陆元九要参会,往往格外紧张。大家明白:“陆老要求严。”这种严格来自对航天产品的负责。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惯导专家谢天怀是陆元九的门生,他说陆老师的严格让人难以置信,自己的毕业论文总共改了9次,整整写了1年。在别人那里轻松过关的事到了他手里,不是文章改个“大花脸”,就是项目卡壳。
陆元九也曾写过文章,指出科研人员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作风体现为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理论分析、每一份设计文件、每一次试验、每一个数据,容不得半点疏漏。“我认为,做这项工作既要有跑百米的冲劲,又要有跑万米的耐力。”
对于陆元九的认真劲儿,也有吃不消的人,说他太厉害,不敢接近。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个“怪老头”,脾气倔强,有时不给人留情面。更有人以为他是大人物,地位高所以架子大。
有人问他,为何那么大脾气?陆元九说:“大学念书时,脾气大的问题不突出。在国外时,脾气渐渐大起来。那时候受外国人欺负,明明你做得对,他硬说你不对。那时候就怕被人欺负,所以个性很强,脾气不好,吵嘴、对骂都干过。”
其实,也正是如此鲜明的个性,才书写出陆元九的人生传奇。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跟陆元九共事的人都知道,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是他的夙愿。
陆元九看重人才培养,这是航天专家里出了名的。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所初期,他就组织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外语学习,并亲自讲授英语和专业课程。当时他还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和自动化系副系主任,讲授陀螺及惯性导航方面的课程。在航天部控制器件研究所担任所长期间仍亲自给年轻的科技人员讲授英语和专业技术课。航天系统培养研究生,也是陆元九积极倡导的结果。他努力使控制器件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其后的数年中,该所人才不断涌现。
陆元九常说:“人才的科学作风是我们中国航天面临的较为重要的问题,是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迈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基石,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
2000年以后,步入耄耋之年的陆元九依旧活跃在航天一线。经过几年调研和思考,2005年,他发表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系统工程的构想,逐渐清晰起来。
在陆元九的指导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已成风尚,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活跃在我国航天科研、管理领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如今,已至期颐之年的陆元九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余热。即使离开科研一线,只要基层研究人员抱着材料敲开他家门,陆元九依然热心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他认为,在航天这样一个尖端科技领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进行研发工作,需要不断深入,所以科技人员要不断前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2021年“七一”前夕,陆元九以101岁的高龄,成为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最年长获得者。这是对他一生心系祖国、科技报国崇高精神的最大肯定。而那颗穿越百年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支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很荣幸获得了‘七一勋章,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全体航天工作者的荣誉。”陆元九说。
101岁的陆元九对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仍有嘱托。“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们,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科技报国,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陆元九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