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1-09-15陈菊
陈菊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工具性指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人文性指向内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紧密结合语文教学与德育,更好地推动学生不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激活范例榜样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以知识、信息为抓手进行直接灌输,而应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紧扣人物的一言一行,发挥人物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蔺相如和廉颇从失和到和好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这一流传千古的佳话,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两人在故事中的言行举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从蔺相如处处示弱的表现中,感受他不愿与廉颇一争高下,而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品质;另一方面,从廉颇的负荆请罪,感受廉颇作为一名老将,敢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品质。
二、深入解构寓意
教材文本中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将教学关注点聚焦于文本,在感知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洞察故事背后的深意,在教学中强化德育。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就通过作者父亲的话语,向读者传达了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道理。这篇课文蕴含的哲理也十分丰富,教师不应直接将哲理呈现给学生,而应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深入解构文本语言表达的内在含义,并在阅读中自己进行体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从课文描写的落花生入手,懂得了虽然落花生没有华丽的外表,但能为人所用,味美价廉,这种精神正是课文要表达的主题。
对于学生而言,机械的“灌输式”教育,不但不能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容易触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只有让学生深入感知,走进文本深处,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顺利渗透德育。
三、深入把握情感
优质的文章反映作者在时代背景下的积极认知,是作者内在心境的集中体现。发掘文本中的情愫,促使學生将意识浸润在强烈的情感状态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文本的内在价值,从而在无形之中落实德育。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语言形式,刻画了勤劳、善良、关心儿子成长的母亲形象。现在,很多学生都在“蜜罐”中长大,他们对于生活的艰辛没有丝毫体会,自然觉得幸福生活是理所应当的,这就导致学生不易产生感恩的心理。教师可以借助文本语言,让学生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母亲在工作中的辛劳。此时,很多学生都会被课文中的母亲感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在学生的情感迸发之际,教师可以相机进行课堂拓展:“你想对课文中的母亲,或者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学生在构思表达内容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
四、积极落实认知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爱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过于机械化、形式化,效果并不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以统整、联系和体验的方式,与红色人物进行近距离接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要能看到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五位壮士的三次选择:第一,为什么他们要接受掩护撤退的任务?第二,为什么要临时选择将敌人引上峰顶歼灭?第三,为什么要在最后一刻选择跳崖?教师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呈现给学生后,学生就能深入五位壮士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为国牺牲的悲壮之情,从而强化内心的爱国意识。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看不到“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巧妙地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于文本的深层内涵,为学生的体验和认知提供了资源,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将德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