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2021-09-15何伟
何伟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融入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需要将新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问题导学法的出现,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一、问题导学法的定义及作用
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引入本節课的学习内容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效的预习和思考。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来寻找答案,在讨论过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思考,逐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路。
问题导学法对促进学生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导学法中的问题都是围绕教学内容而产生的,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收获很多理论知识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形成后有助于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思想不仅仅在数学学习中有用,也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助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一)布置预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好预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预习,不仅可以避免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吃力,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一步骤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的是,首先,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提问,而应巧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核心部分。其次,问点要与本课的难点有关,有突破难点的立足点。再次,问点要有自身的思考价值,有具体明确的内容。最后,问点要灵活多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问点。以“椭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嫦娥三号”卫星的运行轨迹,以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课堂提问,展示交流
在课堂的提问环节,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椭圆”教学为例,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卫星的运行轨迹,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椭圆有个初步的认识,再引入几个椭圆形的例子加深学生印象。此时,教师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直观的感受与思考相结合,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视觉的启发,加上问题的引导,学生自主地进入数学学习模式中,提高了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三)通过共同的探究,得出答案
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进度及时给予提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问题导学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通过书本找答案,而是教师提问后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最后的答案应该是来自教师的解答。如果缺少了自主探究的环节,学生对知识就不能充分掌握,也不能做到真正理解知识内容。所以,教师需要重视问题导学法中探究环节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切记不可一讲了之,如果那样,将问题导学法引入教学中将毫无意义。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对学生进行引导,其目的是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感,将学生的探究能力更深层次地激发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也会逐渐清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提问的方式快速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探究的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教育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