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吸引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1-09-15钟艳萍
钟艳萍,薛 莲
(五华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广东 梅州 514400)
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发病人群以育龄人群为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是克罗米芬(CC)[1],可有15%~20%的PCOS患者对CC产生耐药性[2]。长期服用药物还可能会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不良反应。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可治疗方案价格较高,一些患者因为经济负担不起而放弃这种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PCOS患者实施IMFA和常规治疗,临床观察显示疗效IMFA较好。详细调查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组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2.48±2.18)岁;体重(57.49±3.74)kg;不育时间(4.96±1.39)年。常规组患者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1.58±2.35)岁;体重(56.84±3.49)kg;不育时间(5.14±1.21)年。
纳入标准:均和PCOS诊断标准相符合;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高者;患者知情并签字同意。排除标准:近期采取介素治疗者;合并免疫或血液系统疾病者;不孕由炎症或输卵管堵塞等问题造成者。
1.2 方法
60例患者月经后72 h开始服用妇科千金片胶囊(国药准字Z20020024,株洲千金药业有限公司),2次/d,每次12 g,服药2 d后将150 IU/d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以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提供给患者,注射后4~5 d,查看患者的优势卵泡直径大小,倘若直径≥10 mm,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GG)同样以肌肉注射方式提供给患者。手术组患者基于此采取IMFA治疗,hGG注射后36 h内实施IMFA,应用异丙酚(国药准字H20010368,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进行静脉全麻操作,应用0.9%氯化钠溶液对患者阴道与外阴进行冲洗,同时运用碘伏擦洗2~3次,铺设无菌巾,采取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国食药监械字20083232797,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将消毒避孕套套在7.5 MHz阴道探头上,随后把16G单腔穿刺针与穿刺架安装,在阴道穹窿部放置探头,通过超声镜确定卵巢位置,同时尽可能靠近卵巢。确定最佳穿刺点、穿刺深度以及穿刺角度,在卵泡中心部位放置穿刺针导线,用穿刺针迅速进入卵泡腔中央将卵泡中的内容物完全抽吸后,再以同样操作穿刺吸引下一个卵泡腔,将全部中小卵泡穿刺吸完后,患者静卧休息0.5 h,B超查看没有腹腔出血后就可离院。患者术后首次月经来潮48 h后对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月经9 d后通过B超对患者卵巢大小、卵泡数量、排卵状况进行检测,如果患者依旧没有排卵,口服50 mg枸橼酸氯米芬片(批准文号H20140688,高特制药有限公司)诱导排卵,必要时需再次行IMFA。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月经第4 d左右或闭经后抽取外周血,对激素指标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进行检测。(2)术后2周尿妊娠试验结果阳性,视作生化妊娠;术后21 d,B超结果表明宫内存在孕囊,且胎芽可视,胎心正常搏动,视作临床妊娠。OHSS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三种:轻度,hCG注射1周内腹部感到不适,出现呕吐恶心症状,卵巢体积存在明显变大,卵巢直径为5~12 cm;中度,症状加重,超声显示腹部存在积液;重度,中度基础上症状持续严重,胸部积水或是腹部积水量增加,呼吸艰难,血液发生浓缩,血容量过低,血液发生高凝现象,尿量变少,肝肾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年龄、体重、不育时间、激素变化等)和计数资料(妊娠结局等)分别用(±s)与率(%)描述,行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激素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激素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且手术组LH、T、E2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激素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激素变化对比(±s)
组别 例数 LH/(IU·L-1) T/(n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手术组 3015.09±0.166.87±0.722.96±0.070.48±0.03常规组 3015.07±0.119.80±0.712.98±0.031.11±0.13 t 0.697 -15.220 -0.811 -34.5770.4880.0000.4450.000-1 P组别 例数 E2/(pmol·L)治疗前 治疗后手术组 30199.38±8.66133.15±5.49常规组 30195.09±6.63150.05±9.70 t 0.033 -9.5810.0560.000 P
2.2 妊娠结局
两组异位妊娠、多胎妊娠以及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单胎妊娠率(43.33%)高于常规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n(%)]
3 讨论
PCOS属于一种排卵障碍性疾病,因为代谢功能与内分泌不正常所引起,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PCOS[3]。PCOS患者排卵功能降低,长期排卵少或无排卵,进而造成月经不调、闭经或是不孕,大部分PCOS患者不接受对症治疗,难以实现自然妊娠。PCOS患者内分泌异常对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成熟具有阻碍和抑制作用[4],雄激素以及LH过高为卵巢白膜胶原纤维的生长创造了环境[5-6],促使胶原纤维束宽带产生。白膜发生非正常增厚,卵泡破裂难度增加,引起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对于PCOS伴发不孕患者,治疗方案主要是对患者排卵功能进行恢复。目前临床上经常采取hMG促排卵,可是由于卵巢结构较为复杂与特殊,内分泌不正常,促排卵常会造成卵巢内卵泡募集亢进,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发生OHSS。促排卵期间患者OHSS反应严重时,其可能会放弃周期治疗,从而降低PCOS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率。
经腹手术LOD治疗PCOS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是由于复杂的操作以及较高的经济费用,降低了LOD的适用范围。本研究所应用的IMFA机理和LOD较为相似,利用卵泡穿刺吸出未排卵卵泡中卵泡液,原卵泡中高雄激素水平随之降低,其丧失对卵巢功能的抑制作用,促使机体恢复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通过芳香化让雄激素转变成雌激素,卵泡局部雄激素减少的同时雌激素增加,增加优势卵泡数量,促使卵泡实现发育与排卵。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LH、T、E2显著低于常规组,单胎妊娠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这表明IMFA对PCOS的治疗效果较好,原因在于间质细胞与卵泡膜被IMFA打破,抑制雄激素的合成,有效阻碍以及打断了PCOS患者不断发生高LH血症以及高雄激素血症,让患者体内的T逐渐转变成雌酮,雌激素恢复正常后有助于皮脑—垂体实现正常反馈。LH与雌酮水平的逐渐正常对正常排卵以及卵母细胞成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IMFA抽吸小卵泡后,基础窦卵泡计数减少,排出无效卵泡液,卵巢功能开始不被异常卵泡因子水平的干扰,为优势卵泡发育创造环境,增加排卵成功概率。IMFA可有效预防PCOS患者出现LUFS的概率。另外,IMFA让卵巢白膜出现多个穿刺孔,可能减小了卵巢白膜韧性,排卵阻力随之降低,进而增加患者受孕成功概率。
综上所述,IMFA能够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水平,帮助患者恢复排卵功能,是一种有利于卵泡发展、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推广应用价值大的PCOS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