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梗死诊断中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9-15刘丽敏赵启明
刘丽敏,赵启明
(贺州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广西 贺州 542800)
冠心病的发病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致使依附该支冠状动脉的心肌发生供血不足,进一步诱发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TA)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主要是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并借助影像学技术观察血管血流情况,但该技术为有创的诊断方式,且造影剂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超声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的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IMT),以及实现对颈动脉腔内斑块的位置、大小以及硬度的观察[3]。颈动脉AS是全身AS的局部表现,常作为一个窗口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以及进展进行评估。目前关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颈动脉超声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的报道还较少,故本文将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分别纳入冠心病心肌梗死组、健康体检组。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4];患者年龄≥18周岁;无听说障碍,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能够配合完成检查。排除标准:有肺部疾病、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者;妊娠哺乳期患者;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终末期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冠心病心肌梗死组与健康体检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n(%)](±s)
表1 患者一般资料[n(%)](±s)
性别项目 例数男女年龄/岁体质量指数/(kg·m-2)冠心病心肌梗死组 5630(53.57)26(46.43)60.25±6.3721.25±1.02健康体检组 5632(57.14)24(42.86)60.13±6.2421.13±0.98 t/χ2 0.1450.1010.635 P 0.7040.9200.527项目 例数空腹血糖/(mmol·L-1)吸烟情况有无冠心病心肌梗死组 565.12±1.6320(35.71) 36(64.29)健康体检组 565.22±1.6815(26.79) 41(73.21)t/χ2 0.3201.039 P 0.7500.308
1.2 方法
56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入院后均予颈动脉超声检查。(1)仪器设备:采用GE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线阵探头频率为5.0 MHz~10.0 MHz。(2)操作步骤: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并充分暴露颈部。将探头置于患者胸锁乳突肌前缘与后缘位置,缓慢移动,找到颈总动脉,将探头移动至颈动脉起始位置,并缓慢上移,仔细观察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外动脉情况(颈动脉分叉水平上下方10~15 mm范围内),测量IMT(二维下,使声束垂直于血管走行,一般于血管后壁测量垂直距离),通过颈动脉横截面观察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局部内膜增厚≥1.5 mm或大于周围正常ITM至少0.5 mm,即为斑块)以及斑块的形成情况,包括位置、大小、数目、性质等,测量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完成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
1.3 观察指标
采用颈动脉超声特征、血流动力学指标完成对检查效果的评价。(1)颈动脉超声特征:采用IMT、斑块数目、斑块性质进行评价,其中斑块性质包括软斑(不稳定)、混合斑(不稳定)、硬斑(稳定)3种;(2)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RI、EDV、PSV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超声特征
两组IMT、斑块数目及性质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颈动脉超声特征(±s)
表2 颈动脉超声特征(±s)
斑块性质/例硬斑(稳定)冠心病心肌梗死组 561.19±0.330181820健康体检组 561.01±0.291720514 t/χ2 3.06625.512 P 0.0030.001组别 例数 IMT/mm 无软斑(不稳定)混合斑(不稳定)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两组RI、PSV对比冠心病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两组EDV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血流动力学指标(±s)
表3 血流动力学指标(±s)
组别 例数 RI EDV/(cm·s-1) PSV/(cm·s-1)冠心病心肌梗死组 560.73±0.1218.58±4.2468.57±15.23健康体检组 560.67±0.0517.93±4.1746.26±10.22 t 3.7160.8189.103 P 0.0010.4150.001
3 讨论
临床大多数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AS的情况,在颈动脉内皮受损、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血脂水平升高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颈动脉可表现为与冠状动脉相似的病理改变。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颈动脉AS程度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联系[5]。还有研究表示,在颈动脉AS斑块的超声表现中,多为不稳定斑块,表现为表面不光滑、斑块边缘不明显等特点,可增加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6]。由此可见,对颈动脉情况进行观察可反映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情,故对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具备良好的可行性。
本研究将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发现两组的颈动脉超声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冠心病心肌梗死组IMT显著大于健康体检组,且斑块数目多于健康体检组;两组斑块性质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IMT以及斑块的情况,且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人群存在明显差异,故观察上述指标有助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IMT目前被认为是早期评估AS血管壁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表现为低回声、纤细光滑、连续性好,当动脉发生AS时最先累及血管内膜,表现为IMT增厚,且内膜粗糙,代表存在AS;此外,斑块增多可预示心肌梗死的发生,故临床医师应加强重视。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可直接对血管壁病变进行观察、诊断,通过对病变颈动脉的多次观察,从而可对冠状动脉的进展进行动态评估。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心肌梗死组RI、PSV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且EDV与健康体检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群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故可通过观察该项指标进行病情的判断。分析原因在于:心脏收缩泵血期,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其顺应性降低,收缩压会随着缓冲能力的降低而表现为升高状态,故患者的RI与PSV升高。李娟[7]等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单纯T2DM组斑块数量与性质、IMT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朱培华[8]等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PSV、RI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对斑块的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的观察,可帮助临床医师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与病情观察。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可通过对斑块情况及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使得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