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成功密码
2021-09-14杨林柯
杨林柯
我是最早在“镇西茶馆”了解李镇西的,知道他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人,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些故事和他自己的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从故事中能让读者看到他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用心投入和对教育常识的守护。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和个体的反思,但看到更多的是一个教育者的成功和他的幸福。这些记载,都有许多值得后来者研究、思考和借鉴的东西,也让读者看到了李镇西成功的密码。
我认为,一个教师存在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影响学生的广度(人数)、影响学生的深度(个体持久力)和影响学生的高度(人格精神)。人是有限的时空存在物。一名教师,如果他能把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学生后续的生命时空里,对一个人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的精神就进入另一个生命里,他就在学生身上延续了自己生命的长度。同时,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如果能影响到更大的空间、更多的社会领域,影响到更多的人,那么他又延展了自己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高度。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美好、幸福的回忆,他的精神形象、人格魅力会长久地定格在学生的生命中,成为榜样和丰碑。
研究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基础教育史,李镇西应该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但李镇西并不那么纯粹,他其实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他的“三心” 就是童心、爱心和用心,他的“二意”在我看来无非是“ 成全生命”与“ 自我实现”。他的成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的东西。
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是教育行为的先导。虽然国家有教育方针,但这个方针是具有阶段性和变动性的。作为教育者,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们应该有自己对教育目的的思考:教育要做什么?我所教的学科要达到什么目的?借此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一个教师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可以避免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因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国家赋予的,也是教育者赋予的。越是早日确定自己的教育理念,越有可能取得大的进步。
“讓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李镇西老师的口头禅,也是他的教育理念。他当班主任,把这句话挂在墙上;后来他当了校长,把这句话刻在石头上,并使之成为所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几乎每一个学生回忆当年和李镇西有关的学校生活,都会想起这句话,说明这句话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这句话也辐射到学生后续的工作中,每当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想起这句话,借此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我想,教育者教书育人主要通过语言,但有多少教师的一两句话能够让学生终生铭记?有多少教育者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如我们知道古今许多著名诗人,但他们能够让后来者记住的诗句寥寥无几。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东西,学生恐怕最后全忘记了,但他的一句话以及对这一句话的坚持能够让学生记一辈子,这已经足够。这是李镇西老师给我的一个启示,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能够抱定宗旨,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教育生命最终一定能得到实现。
学会享受职业幸福
几十年过去了,李镇西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教育的热情?因为他爱教育,爱孩子,因而他才能一直享受教育的幸福。他是一个教育的“大玩家”,一直“爱并快乐着”,教育成了他的人生舞台,甚至成了他的信仰。
事实上,成功的教育者都是教育的玩家。比如浙江杭州的郑英几乎天天在“玩儿”,从她的书和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可以看到她许多有滋有味的“玩法”;江苏南通的凌宗伟,他常挂在口头的一个词就是“好玩”,因为“好玩”,他才能保持几乎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几乎天天坚持读书写作的习惯。
觉得教育“好玩”“有趣”,才能有心去思考各种各样的玩法,变着法子让学生幸福,也让自己幸福。那么教育的幸福源于何处呢?李镇西总结了三点:第一,享受职业;第二,研究教育;第三,调整心态。
正因为享受职业,他才会课间给学生买烧饼,他才会和学生周末一起在家里包饺子,他才会顶着压力带孩子周末爬山旅游,在草地上斗鸡、摔跤、玩没大没小的游戏;正因为享受职业,他才会在和学生一起帮助贫困生的同时又努力保护他的自尊心;正因为享受职业,他才会在大雪天里的峨眉山巅和学生一起用身体摆出一个“一班”的字样;也正是因为享受职业,他才会长期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着学生的日记、作文、信件、照片、贺卡甚至短信和讲话录音。而最后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个老师要多么用心地爱孩子,才会长期收藏着这些“宝贝”。
正因为要研究教育,他才会把“问题学生”或成绩上的“差生”放到自己班上,研究怎么转化他们。事实上,教育的所有问题对于有心的教育者来说都是资源。在他们心中,没有差生,只有个性不同的人。当然,教育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教育理论,对一线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把研究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观察学生,研究学生,反思自己。常识告诉我们,教育理论往往很难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教育重在实践的过程,价值、意义也都在过程之中。教育理论并不一定能完全指导教育实践。面对具体的人,教育理论或心理学理论常常表现出某种尴尬。教育实践有自己的逻辑,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人。群体性塑造虽然高效率,但简单统一的形式,必然伤害个性,引起一些学生不悦或不适,而实践的探索总会带来各种难以预知的可能性,也许有利,也许有害。说穿了,不管利弊,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李镇西多年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观察、研究学生,这种研究甚至持续到学生离开学校几十年以后。他的学生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包括画家、作曲家、运动教练、摇滚歌手,而他反复强调,这些学生的能力与他无关,因为他教不了这些;但这些学生能发现自己的禀赋,挖掘自己的潜能,无疑受到了他的精神辐射。几十年后,学生依然对自己的老师那么充满深情,这并不是每一个教师能够享受到的幸福。而一个教育者,几十年后依然关心当年的学生目前的生活状况,把教育关怀延伸到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也不是所有老师能够办到的。一名教师,能够长期站立在学生的生命里,他就会成为精神丰碑;一个学生,能够长期被老师记挂、和老师交往,也是一种幸福。在教育中,师生是相互成全的。教师爱学生,其实是爱自己;关心学生,其实也是关心自己。
李镇西的教育并不是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他为了给自己班的学生争取权利,揍了其他班的学生,因此受到处分;比如他因为不知道14岁的学生患白血病,为了班级纪律而让她罚站;比如有些学生并不愿意配合他布置的任务;比如他的一些做法也时不时受到业界的质疑……一个如此爱学生的人却也并不能得到一些学生的理解,如普通教师一样,也不排除有学生会“恨”他,甚至在工作之初,他因为种种出格的表现遭遇误解和不公待遇,职称也不能按时解决;但他理解人性的复杂,坦然接受种种误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承认自己的教育“伤痕累累”,他不讳言“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因为教育中的有些爱可能不是那么纯粹。教师播下种子,有可能收获荆棘,但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有勇气说出自己的不堪。教育有多么美,就有多么难。
追求高品质的存在感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价值、意义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个人要走向成功,追求高品质的存在感很重要。
对一名教师而言,要实现教育的成功,首先要懂得人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其次才是业务水平的提高。因为教育要提升人性,让人成为人,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爱的前提。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们喜欢李镇西,喜欢他的语文课,和李镇西对学生的厚爱、关心有很大关系。这一点不管是《爱心与教育》,还是《教育的100种可能》,都有大量事实可以证明。
吴国珍老师说过,好教师都是学生养大的。这一点很有道理。教师自己的存在感和学生的存在感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免于恐惧,才能有人性的开张、思维的活跃、精神的自由,进而实现教育的效用。
李镇西从业之初就有不俗的职业冲动,管理班级的新点子甚至“怪点子”很多。比如班级民主管理,让著名作曲家写班歌,借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玩游戏,周末集体出游并在外面过夜,经常给学生写信,无监督考试……这些很早就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和他从业之初的理想追求有關。萨特说,人是自己的造物。一个人要想超越自我,走向成功,就要有远大的理想。33岁的李镇西在班主任日记中写道:“即使不能使自己的名字流传人间,也要让自己的成就留下痕迹。”他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事实上,他也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24岁时带学生到岷江戏水,到25岁时穿着背心在宿舍阅读写作;从40岁时和学生在草地上玩“斗鸡”,到47岁时把语文课开到油菜花地里,以及他和学生谈心、春游,趴在地上为孩子们拍照……李镇西都留下照片资料,这种自我成就的“痕迹管理”,既是一种教育行动的记录,也是一种特定时空中人生成就的享受。这不仅让自己看到,也让同行和社会看到,这种能量辐射到更大的教育时空,也影响到更多的教育者。我想,不是用心做教育恐怕不会如此“留痕”,因为我看到教育圈许多成功的同行也常常这么做。不管人们对此如何评价,李镇西都做了,一如他“著作等身”的照片。不管别人或褒或贬,宣传也罢,炫耀也罢,他只需要证明:我努力过,这就是事实!
像许多优秀的教育者一样,李镇西也有多种爱好。他爱摄影,懂书法,喜欢旅游,爱交朋友,兴趣广泛;口琴也吹得很好,当年也和学生一起欣赏西方著名乐曲。这符合王栋生老师的观点: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当然,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能力还是能说能写。我在西安文景中学听过李镇西一场精彩的报告,感受到他强大的气场,了解到他不仅口才好,而且也很有表演才能。许多语文教师能说,但不能写,或懒于写作。李镇西却很勤奋,他的公众号基本日更一文,且多是长文,经常是他在飞机、动车或旅途中写就。就是去新西兰、丹麦、阿根廷等国家,他也坚持更新公众号,经常是照相机、手机和电脑不离身,不断分享自己图文并茂的观感,或皑皑的雪山,或湛蓝的大海,或可爱的企鹅,或宏大的图书馆,或一顿美餐……让朋友们看到异域风光,看到他的生活,分享他的幸福。
早上晨练、傍晚散步,品茗喝茶、读书会友……李镇西像一个媒体人,随时播报看到的美景和遇到的美好,让朋友们看到他人生的丰富多彩。李镇西认为,幸福比成功更重要,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是幸福的。
作为提倡民主的教师,李镇西还有一个可贵的品质,就是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对网络上反对他观点的人,他不是那么剑拔弩张,而表现出仁者之风。我和李镇西也是“不打不相识”,因为对他那篇热传的关于“于欢案”的文章有不同看法,我和李镇西建立了联系,而且互加了微信。虽然他不同意我的观点,但并没有和我产生对立,甚至对我学生写的批评他观点的文章还大加赞扬,认为没有人云亦云,敢于表达不同观点,表现出独立思考的精神,让我转达对学生的问候。后来他把这件事写入《恕我直言》的序言中。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更多受到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他的学校就有“陶园”和“苏园”,以表达对已故的两位教育家精神的传承。李镇西对中国当代教育的贡献并不在理论上,而是在长期坚持的教育实践上。如果教育家就是教育实践家,就是“以教育为家”的人,那么李镇西应该实至名归。他突破了学科局限,不断超越自己的局限,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成就自己。他的言说和行动更多地在传扬、践行陶氏和苏氏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守护教育常识。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背离教育常识的事情太多,而李镇西的教育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对常识的温和坚守,以及生存高压下一个卑微的教育个体与某种外在力量的智慧妥协。说到智慧,李镇西无疑是理性智慧和世俗智慧都得分不低的人,他的成功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至于对他某些做法的争议,也属正常,因为没有完美的人。李镇西也不是完美的,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个性化的,成功的道路也都不可复制。一个教育者的成功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有内心的召唤、使命感的强化、理想的冲动、名人的引导,更有一个人长期不断的坚持与努力。
对教育者而言,应该多一些故事,少一些事故。如果有更多的普通教师能够像李镇西这样经常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教育,反思自己,不满足于低头拉车,也经常抬头看路,那么自我提升的可能性、教育良善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