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绿化中苗木栽植技术及运用分析

2021-09-14孙朝阳

种子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环境

孙朝阳

摘    要:虽然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造林绿化工程也逐渐增多,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却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苗木移栽技术无法获得更好的效果。针对相关内容展开了综合性的讨论与研究,阐述了苗木移栽技术要点,列举了苗木移栽技术的前期准备,总结了苗木移栽技术。希望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探讨,使有关技术更加完善,为造林绿化工程提供助力。

关键词:造林绿化;苗木移栽;生态环境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6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88       文献标志码: B

我国经济水平快速进步,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对于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水平及其实际效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苗木移栽技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苗木成活率进一步提升,而且会对工程的后期效果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讲,苗木移栽技术对于城市形象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对苗木移栽过程中各项技术的利用展开综合性分析,控制各个环节,认真落实苗木管理工作,使苗木成活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提高造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水平。

1   苗木移栽技术要点

1.1   浇水管理

造林工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相对来讲比较多元化。在苗木移动过程当中,需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移栽。首先需要在坑内放入适量的水,根据水下降的情况,确定其浇水量。在移栽完成之后72 h之内,需要进行浇水,应按照苗木状态控制浇水的实际情况。其次使用当前比较常见的地下预埋管方式进行自动化浇水,可以根据苗木的类型,控制浇水总量,按照其实际情况提供水资源。借助这一方式时,应避免因为预埋管过浅,对于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保障。

1.2   施肥管理

在造林绿化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其中的控制效果,通过保障其环保性,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首先需要发挥出有机肥料的作用。在施肥过程中,需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准备充足的农家肥和碳铵肥。在挖坑的同时,进行底肥填充,保证每个坑中都有充足的肥料,借此使苗木生长效果进一步提高[1]。其次是为保证苗木快速生长,从植物的性质角度出发,利用相关技术对其进行检测,适当使用生根粉,使其拥有更好的生长效果,还需使用氮磷钾肥使苗木的成活率更高。

1.3   病虫害控制

病虫害控制是移栽苗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保证病虫害防护的有效性。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的药物,按照适当比例混合药剂,并将其喷洒在需要进行防控的区域之内。其次利用化学防治的同时,还需从实际情况出发,使用物理防治的方式,例如使用诱杀等,捕捉害虫。最后在苗木移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低毒害的药物,防止对苗木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修剪工作也能够控制病虫害。在移栽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修剪,提高防护的有效性,避免苗木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2   苗木移栽技术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实际移栽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足准备,保证后续工作按照计划有效落实,使移栽的成活率进一步提升,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移栽目的地的地质情况,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提高培育的有效性。在這一过程中,需要确定苗木的数量种类和具体方式,保证移栽之前的存放质量符合具体要求。

其次,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判断,明确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使有关工作更具有规范性。应制定移栽苗木质量控制措施,在移栽之前保证储存工作的实际效果[2]。

整地是在苗木移栽之前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这一措施能够使土壤条件与苗木实际需求相吻合,使其能够更加健康地生长。

3   苗木移栽技术的苗木栽植

3.1   确定移栽时间

在实际进行移栽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移栽时间的合理性。分析移栽位置的天气情况,结合植物本身的特点,借此使时间选择更加合理。在春天进行移栽,因为土壤刚刚解除冰冻,其中的水分比较多,能够使植物根系吸收更多的营养,有效提高成活率,但是如果移栽的时间过早,很容易导致植物受到低温影响而被冻死,导致其无法正常生长,成活率也会明显下降。在有关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判断移栽位置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在秋季进行移栽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时间是否合适,因为秋季虽然植物逐渐枯萎,但其根部依然能够正常吸收营养,所以需要保证移栽时间的有效性。如果移栽工作推迟,其根部流失大量水分,甚至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导致移栽工作的效果明显下降。除此之外,夏季降水量相对较大,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水分,可以移栽一些长青类的苗木,保证苗木获取的水分充足,提高其成活率。

3.2   苗木移栽与运输

在实际进行苗木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植株间距是否处于最合理的状态。从苗木的实际情况及其生长规律的角度出发,保证植物之间能够保持合理的间距,使苗木能够健康生长,借此满足造林绿化的目的。在实际进行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制订好相关计划,保证这一工作符合科学规律。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其时间,避免对植物的健康产生影响[3]。

在移栽过程中,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使各个工作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移栽工作,避免因为苗木根部暴露时间过长而出现脱水的情况,导致其生长受到影响,使移栽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展开。如果必须在第2天才能进行栽植,一定会对苗木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尽量保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使其不会对最终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只有保证苗木根部不会出现问题,才能够提高移栽的有效性。在各个过程中,都需要提高对于根部的保护水平,使土球体量满足实际要求。如果其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则可能使根部在移栽的过程中,受到损伤或者水分快速流失,最终对苗木的健康产生影响。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证苗木的状态,可以通过人力或者是机械的方式进行移动。如果苗木体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则需要使用人工运输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使土球来回晃动,以避免土壤掉落。如果苗木体量符合相关要求,可以使用机械进行运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持正常状态,避免对植物产生严重影响。

3.3   苗木的定植

在苗木被运输到指定位置之后,可以进行定植工作。在实际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情况,并进行合理优化,使定植之后的苗木能够快速地与当地环境相互协调,有效提高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苗木定植之后,需要定期进行浇水与开挖,保证坑槽之中的水分高于1/2,避免坑槽出现土方塌陷的情况。在出现渗水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不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移栽过程中,需要提前将绳索拆除,在完成工作后,可以继续进行固定,避免苗木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出现倾斜。

苗木的根部情况会对其定植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定植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发现苗木受到损伤,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从根部情况出发,确定定植工作的实际效果。

首先是容器袋苗,例如松柏等植物一般会使用容器袋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需要从其根部的实际情况确定营养容器的大小,并在这一基础上使用相应的营养钵。移栽过程中需要定期浇水,一般情况下2 d需浇水2次。

其次是裸根苗。在定植过程中,可以随时挖坑随时栽种,整个过程中需要判断根部埋深的情况。如果相对较深,容易导致苗木无法正常进行呼吸作用,而过浅则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发育。在完成移栽后,需要在其中加入适当的有机肥,使苗木的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最后是带土球苗。通过这一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以上两种方式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挖掘土坑的过程中,需要与土球直径相吻合,大于土球直径30 cm左右。移栽前需要在坑中放入有机肥,并覆盖一层土壤,厚度在7 cm左右[4]。

灌木運输到施工现场之后,不能剧烈晃动。因为灌木的土球量相对较少,需要进行修剪枝叶,避免其中失去多水分。在实际栽种过程中,需要优化灌木群体种植效果,保证光照充足,使灌木能够健康生长。

4   结论

在造林绿化工程中,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苗木移栽方案,利用更加有效的措施,保证苗木移栽的有效性,因地制宜,控制苗木移栽效果[5]。按照实际情况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苗木移栽的整体质量,从移栽控制的角度出发,利用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整体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 1 ] 许彦本.提高园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3(21):78-80.

[ 2 ] 李彦.西宁地区夏季苗木移栽技术措施及养护管理[J].青海农林科技,2020,14(1):84-85.

[ 3 ] 黄艳.园林工程苗木移栽成活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9,16(18):112.

[ 4 ] 陈鹏彦.非适宜季节园林绿化苗木移栽的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2019,11(4):64-65.

[ 5 ] 朱志刚.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运用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7):104-105.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生态环境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究
当前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