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阳荷的栽培与利用途径
2021-09-14刘兴勇
刘兴勇
摘要:阳荷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600m的地区,在我国南部诸多省市都有分部。阳荷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野生蔬菜,具有消肿解毒、活血调经、健胃、祛痰等功效,被称为“亚洲人参”。本文从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入手,讨论栽培技术,最后分析阳荷田间管理措施,希望对阳荷种植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阳荷;栽培;利用
猫洞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土壤pH值为4.5~6.5,适宜阳荷种植。为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猫洞乡于2020年3月启动阳荷种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2.5万元,预计实现年产蔬菜阳荷165t,实现纯利润20.18万元,经济效益远高于传统玉米种植,以下就猫洞乡无公害蔬菜阳荷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1 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阳荷根茎为白色,植株高度在0.6~1.2m。叶片25~35cm长、3~6cm宽,带有灰白柔毛,十分光滑。叶柄0.8~1.2cm,带有褐色条纹。花瓣为浅紫色,花丝较短。果皮为红色,种子为黑色,呈圆形。根茎处生长出紫红色果实,果期为6~9月。
阳荷主要生长在山区地带,要求生长环境湿润、凉爽,土壤肥沃、疏松,一般生长在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当中。阳荷不耐高温和强光,但是耐寒性较强,可以持续在0℃低温生存7天以上,结合实际情况种植,以此保证种植效益[1]。
2 阳荷栽培技术
首先,地块选择。在种植区域选择上,主要以夏季凉爽的区域为主,一般温度在22~25℃之间,当地年降水量在1000~1500mm左右,云雾缭绕是最佳生长环境,同时在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量。在地势较低的区域规模化种植需要和树木以及高杆作物套种,特别适合林下种植。
其次,繁殖技术。阳荷种子的发芽率普遍不足40%,并且生长较缓慢,采用无性繁殖方法生长更快,所以当前主要利用种茎繁殖。具体措施为在冬季挖出地下块茎,然后储藏或者移栽,也可以在次年春季挖出地下块茎,瓣2~3个芽头进行种植。将选取的种茎蘸取草木灰,或者使用神奇806生物复合菌配置为300倍液,浸泡8~10h。一般在春季或者冬季进行。种植可采取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双行种植,行距为宽行1m,窄行0.5m,窝距0.5m;单行种植行距为0.8m,窝距0.5m。阳荷是一种一年种植多年收获的作物,多年后密度会过大,产量开始下降,所以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分栽,避免密度过大[2]。
3 田间管理措施
首先,查苗补种。栽植阳荷之后,如果发现缺苗需要在预备苗畦中分芽补齐,如果由于种植过深或者幼苗长势较弱导致未能出苗,需要松土。如果出现烂种情况,要利用生石灰处理病穴。
其次,适时排灌。在阳和生长期间,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或长期处于干旱环境下,需要及时灌水,尤其是在发芽的时候,要保证田间的土壤水分足够。当长期处于多雨天气或者突降暴雨,要及时疏通沟渠,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田间积水问题。
再次,中耕除草。在阳荷生长期间,杂草的生长会与其争夺养分,所以需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合理清除。一般在杂草生长较快需要及时处理,中耕处理深度一般在10cm左右,需要避免误伤根系。
第四,合理施肥。一般在阳荷整个生长期间内,需要进行2次施肥,首先施足底肥,施农家肥1000~1500kg/667m2或三元复合肥有机复合肥100~150kg/667m2;其次就是追肥,在阳荷齐苗后,施三元复合肥50~60kg/667m2,在化肥施加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主要还是以农家肥、三元复合肥、有机复合肥施用[3]。
最后,病虫害防治。在陽荷种植期间病虫害发生较少,不过规模化种植下常见叶枯病和腐烂病。对于叶枯病来说,会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阳荷长势缓慢,影响产量。一般使用50%甲基托布津配置500~800倍液或者使用杀毒矾配置1000倍液,方法为每隔7~10d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腐烂病常见于高温湿润的地块,该病传染性较强,目前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要求采取轮作种植的方法,轮作植被包括小麦、玉米、番茄、马铃薯,对于发病地快需要间隔三年之后再次耕种。药物防治措施上主要使用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液灌根,方法为每株使用量200~500ml,7~10d使用一次,连续灌根3~4次可以起到防治效果。
4 结语
阳荷用途:阳荷可以直接切片炒食(如:细鱼尖椒炒阳荷、腊肉炒阳荷、青椒炒阳荷等等),也可用于泡菜(阳荷+小尖椒+新姜片+花椒+冰糖),特别是烧来凉拌更加受到欢迎(烧阳荷+烧辣椒+烧西红柿)。同时,在种植两年后可以以地下块茎作种子出售。适时采收:在采收时把握好,主要是阳荷出土后至开花前,如果采收过早,尽管可以保证良好品质,但产量偏低,而采收过晚会影响阳荷商品性和口感。在规模化种植模式下,预计猫洞乡农民人均收入可以大幅度提高,能够起到有效的扶贫作用,建议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寇章贵,徐明兵,徐晓斌.洋胡姜高产高效栽培要点[J].长江蔬菜,2018,35(9):26-27.
[2] 葛长军,闫良,徐丽荣,等.大别山地区阳荷引种栽培技术[J].蔬菜,2020,22(1):52-53.
[3] 谭凯,邓宽平,张永刚,等.遵义阳荷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