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才”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探究
2021-09-14龙静
龙静
[摘 要]当前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企业稳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企业的不断创新和转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顺应新常态的经济格局。将“互联网+人才”的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然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企业重视起来。文章主要论述了在国有企业人力管资源管理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互联网+人才”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2.117
1 前言
当前企业要想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以人才作为支撑,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目标、招聘人才、培训发展、绩效考评、薪酬福利等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为企业贡献力量,提高生产力,完成企业战略性目标。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深远,需要在日常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改革,与时俱进才能够确保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将“互联网+人才”應用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管理员工工作分配和福利,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的重要性
2.1 激发人才才能
当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将人才分为天才型和匠人型。天才型主要指的是依靠自己的创新思维,能为企业提供帮助、创造价值的人才。这些人才主要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他们善于思考,喜欢突破常规思维,所涉及的工作领域较广,能够为企业创造出较大的经济价值。而针对匠人型人才来说,他们是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劳动人才,能够将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认真且高效率地完成。或许他们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但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类人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对此,企业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精准识别人才,并为他们分配不同的工作类别,发挥最大价值,激发人才潜力,以此确保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高效地开展。
2.2 促进人才发展
当前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然而竞争背后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引入人才,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不断高效运行和技术发展。目前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首先只有引进现代化管理人才,才可以更好地使用现代化管理办法,“学以致用”,把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一个台阶;其次还要运用现代化人力管理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同时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最后层层选拔和培养,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逐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2]
2.3 抓住人才优势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抓住人才优势,人才的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代表着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未来发展。要想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需处理好人才优势与当前竞争形势之间的关系,对此,就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防止人才跳槽,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以感情留人、倾听员工心声来激励员工不断前进,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3]
3 “互联网+人才”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3.1 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一是不能在实际工作和管理的过程中落实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简单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需要做好招聘、培训、录用的工作即可,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管理,无法将其与单位的规划联系起来,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4]。二是在企业引进优秀的人才之后,没有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没有开展针对性、系统化的培训工作,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素养。企业开展的培训工作也只是针对员工的实践操作、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没有对其管理技能进行提高和培养,也没有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从而无法发挥其潜力。三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员工之间缺乏竞争意识,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管理过程中“拍脑袋”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5],出现员工归属感下降、人才流失等问题,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
3.2 评价标准问题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考核,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自身权益。但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人才招聘还是绩效考核环节都显示出一定的政治化倾向。若是企业的负责人权利比较大,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晋升和人才招聘环节,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日常考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和考核人员若是关系较为亲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考核分数,这样就不能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性,也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降低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不利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开展。
4 “互联网+人才”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
4.1 “互联网+人才”模式
“互联网+”的模式是在2012年的互联网博览会上首先被提出,是将互联网作为核心特征,并将这一创新成果融合于各个领域过程中形成“互联网+”的形式,以提高经济的生产力和创新力提供帮助,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各大生产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对此,在“互联网+”不断兴起的背景之下,“互联网+人才”的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有企业的欢迎,尤其是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培训、提升、激励、任用等方式让企业的人才更加专业化、细致化,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