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2021-09-14刘洁

中国市场 2021年27期
关键词:基本建设成本控制

刘洁

[摘 要]文章从财务角度、内控角度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六个重要方面制定了有效的基本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解决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安全使用建设项目资金、节约成本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基本建设;成本控制;全程监督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4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基础建设也成为长久发展的关键点。而基建项目在运行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贯彻落实内控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基建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财务、管理、实施等各环节入手,扬长避短,发挥成本控制的效果。

1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基建工程更多关注的是基建项目的实施与完工情况,大部分基建项目管理部门重业务轻管理,对项目资金在运行期间的合理使用未做好良好计划与控制,财务人员也限于账务核算对施工过程参与度低,只能被动发现预算的执行情况,致使项目竣工决算时经常出现超预算情况。因此,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合理使用资金,做到运筹帷幄,是今后基建财务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

(2)虽然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已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但要落实并保障实施还有待完善。比如:①在招投标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常因竞争机制的不完善而导致材料采购成本超出预期。②在施工建设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内部监督不力,导致工期延误、成本超支。③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不规范,经常出现质保期后反映出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后期维修成本增大。④固定资产入账阶段,对于已交付使用的工程,因迟迟未做竣工财务决算,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固定资产账不真实。⑤在资金支付环节,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多数人员长期局限于账务的核算,而未对项目资金成本的控制产生敏感度。若对合同熟悉度不够、付款核算不准确、备案不清,对工程进度及完成情况不完全掌握,都会出现错付的财务风险,造成经济损失。

(3)基建工程项目涉及资金量大,周期长,从项目立项、招标、工程价款支付到竣工决算,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想要有效识别潜在的风险,需要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每个管理岗位工作中。而行政事业单位欠缺风险管理理念,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在遇到风险时无从应对,往往依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使潜在风险被忽略,为后期内控管理埋下隐患。因此,培养行政事业单位基建工程相关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管理理念,从基础工作入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在过程管理中实时监督控制,为做好基建内控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4)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一般由单位领导班子对项目建设各项程序及内容研究决定,项目相关部门执行人员对项目研究过程参与度低,执行时容易出现偏差。因此,随着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可以提高项目执行人员的参与度,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掌握项目进度及具体问题,便于贯彻执行上级决定。

(5)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部门是基建项目内部控制监督的主要部门,虽然审计工作是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大型的基建项目通常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而单位的审计部门只是对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例如招标环节、工程变更签证环节和竣工决算环节进行审计监督,难以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因此,充分发挥审计独立性,提倡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合理有效控制成本。

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2.1 加强项目预算设计的合理性,避免投资失控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项目前期筹划阶段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进行反复论证,概预算应严格结合实际情况,由单位规划、基建、财务、法律、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并出具评审意见,按照单位内部审批流程审批概预算。财务部门应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加强预算管理,避免超出预算范围支付资金,及时发现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建财务内部监督职能。工程决算后,若确实发生超预算现象,应及时寻找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为今后项目给予借鉴和参考,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防范,避免造成投资失控的风险,尽量做到按计划使用资金,降低工程成本。

2.2 将内控管理渗入到基本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加强经济活动关键点控制,发挥全过程监督管理职能,有效控制成本

2.2.1 招投标过程及谈判等方式下的财务控制监督

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参加单位招投标会议时,应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参加项目谈判会议时,发挥各方专家的专业水平择优选择出性价比高的对方单位为本单位服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建设打好基础,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金。

2.2.2 加强施工管理,规范签证程序,减少后期变更

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协調各参建单位的关系,制定规范的签证变更程序,减少工程的人为干预,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事前设计、事中控制原则,尽量减少后期变更,确保工程进度、按期完工。

2.3 严格加强建设项目资金和工程价款支付的审核,实现过程控制中的成本控制

首先,财务人员应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及工程完成情况,加强价款支付审核,按规定程序办理价款结算。项目资金支付环节,应严格履行合同,审核付款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基建财务应严格控制成本,把握资金需求量及用款计划,保证资金有效运转,降低项目资金的超支与浪费。对项目实施中因客观原因确实超出预算安排的项目,应及时汇报分析,第一时间发现风险点,为单位降低资金风险。其次,若建设项目中出现工程变更,则付款审批时应按相关制度重新履行审批手续,结合累计付款进度控制预算,尽量按照预算计划合理控制开支。最后,督促建设管理部门对于达到交付使用的工程及时办理转固手续或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真实反映固定资产账务信息。同时,基建财务应配合审计做好工程决算,按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准确核对工程成本,保证工程成本决算的正确合理。

猜你喜欢

基本建设成本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关键点
现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管理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高校校园基本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