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研究

2021-09-14冯艳阳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冯艳阳

摘  要:马克思需要理论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质量事关民族团结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在新时代,高校应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以提升育人效果。文章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情况和高校的教育工作现状,探索出有效的教育管理策略,包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发展需要;关注实际需求,坚持服务导向;实施精准资助,缓解经济压力;创新育人机制,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以期有效提升育人工作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101-03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针对人的本性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种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向外界索取生存发展资料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根本目标的心理倾向。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且通过社会實践得到满足,是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1]。人的需要在内容层次上包含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生存下去的关于吃穿用住的最原始需要,是人产生社会行为的根本动力;享受需要是在满足基本生存的条件之外,对更优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方式的追求;发展需要偏向精神层面,是指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最终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表面上这三种需要在逻辑上由低到高,但事实上人的三种需要是同时存在的[2],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将会有不同的需要凸显出来,主导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需要还具有相应的特点,如,多样性——人有多种需要,且不同人的需要也会存在差异;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环境下,人的需要不会一成不变,是会随之调整变化的;发展性——人在社会实践中,根据需要被满足的情况,会交替产生新的优势需求,不断促进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和思想行为进步。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应满足人的需要,而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佼佼者,承担着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高校应以为少数民族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使命,坚决贯彻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切实了解学生的诉求,关注学生的现实困难,在经济帮扶、学业提升、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综合发力,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着力塑造其脚踏实地、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人、同一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都是不一样的[3]。这提示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拒绝千篇一律和“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除了一般学生的共性决定的相同需要之外,由于受教育的背景差异、文化环境和风俗习惯等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比较明显,存在一些特殊需求。因此,高校应更加关注他们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管理服务,引导学生在合理范围内释放个性,营造积极向上、活泼的良好校园氛围,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人性化,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合理需求。

三、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现状分析

以东部高校JM学院为例,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该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状况,内容主要包含生存需要:经济来源、消费水平、环境适应等方面;享受需要:专业学习、校园活动、人际交往、师生关系等方面;发展需要:自我价值、个人成就等方面。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一)生存需要依然是关注重点

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低的家庭收入与较高的消费水平形成反差,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较大负担。尤以藏族学生为甚,80%以上家庭为因病、单亲或收入单一导致的经济贫困。因此,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相关资助扶持,也愿意通过勤工俭学和课余兼职获取酬劳。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健康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这也是导致他们增加日常开支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文化环境和自然气候等方面,他们还需要慢慢适应。

(二)享受需要体现内心矛盾

享受需要是学生能充分享受大学生活、获得个人成长的需求,如取得好成绩、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帮助等。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以上方面确实比汉族学生有更强烈的需求,但其在校期间的现实表现却反映出内心的矛盾。比如,少数民族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增长学识,但又希望降低考试难度,以便课程通过;希望在校园活动中展现个人特长,却要跟同乡结伴,例如有一名擅长足球的藏族学生,希望加入校队为校争光,却因同乡没有被选拔上而要放弃机会;希望能融入集体,和汉族同学成为好朋友,却常和家乡同学活动;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关注和肯定,但在课堂上和活动中的积极性还需提升。

(三)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

少数民族学生不约而同地都希望能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发挥个人潜力,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应继续强化对他们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实践青春梦想,在支援家乡的发展建设中拼搏奋进,努力成长成才。

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提升策略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应加强对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导作用的重视,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还需继续优化,应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等。因此,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本文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策略,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发展需要

马克思需要理论认为,在多种多样的需要中,那些“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是合理的,是“真正的需要”[4],是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向前发展的,而其他人本性之外的、不合理的需要则不需要满足。当前,小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容易产生“等靠要”的思想。针对这些不合理需要,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端正学习第一的态度,不怕吃苦、自强奋斗,不盲目攀比,真正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同时,教师不能拘泥于学生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应鼓励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不断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二)关注实际需求,坚持服务导向

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和多样性要求应满足人的真实的、变化着的需求。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校园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性,充分说明了部分高校没有从少数民族学生内心诉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工作效果还需加强。因此,高校应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导向代替硬性管理,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置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上,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了解掌握每名学生的特殊性,根据个人优劣势,制定个性化指导帮扶方案,提供展现其强项的平台以增强自信心,针对其弱项提供专门的帮扶以补足短板。同时,高校应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生在学习、交友、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困难,开展民族特色活动、老师谈话交流、优秀学生结对帮扶等,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爱,以此拉近师生关系,扩大学生的朋友圈,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其全身心投入校园学习活动中。

(三)实施精准资助,缓解经济压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下,我国完成了消除絕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部分民族地区整体发展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学生在东部高校求学,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悬殊。为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的吃穿用住,以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高校要在精准资助上下功夫,并提升资助的育人功效。高校应在学生入学前通过背景调查,了解每位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情况,入学后详细了解家庭收入来源、突发情况等,在平时生活中,借助校园大数据了解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关注其有无购买奢侈品、娱乐消遣支出和其他高消费情况。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精准识别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以及困难的程度和特殊情况,进行科学分类,给予心理上的关怀辅导,申请国家、企业助学金、学费减免和物品资助等,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倡导勤俭节约,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安心享受精彩的大学生活。当然,在满足正常生活需要之外,高校更要发挥经济资助的激励功能,定期表彰优秀学生,以奖促学,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

(四)创新育人机制,促进全面发展

高校应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第一,打造专业的工作队伍,增加民族教师和有民族生活经验的教师比例,加强对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工作技巧,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第二,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心,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常态化开展思政教育、学习辅导、团学活动、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安全法治教育和民族特色活动等,打造班级之外的第二集体和平行空间,将碎片化的人、事、物串联起来,形成教育闭环,增强协同育人效果。第三,创设校园宣传微媒体,定期推送品牌活动和榜样故事,传递正能量,扩大宣传效果。第四,实行文化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期主流文化融入进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大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加速对当前环境的适应,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第五,做好实践育人,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企业实习等专项活动,拓展育人环境,通过实践,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其动手能力,培育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5]。

五、结语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贯彻服务学生的理念,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满足其合理正常的需求,解决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的困难,增强他们主动学习进步的内驱力,使其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邵燕飞. 论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5(01):8-11.

[2] 杨峰,李丽丽. 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大庆社会科学,2020(04):87-92.

[3] 王红琳,王建东,常婉婷.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6(02):32-35.

[4] 唐海波,郭颖芳. 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综述[J]. 西部学刊,2020(124):45-47.

[5] 尚彦.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荐稿人:高虹,河海大学副编审)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双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