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明夺枪

2021-09-14胡雁冰

红岩春秋 2021年8期
关键词:游击队

胡雁冰

“我宣布:罗宗荣、罗宗华任涪(陵)垫(江)边区游击队正、副队长,罗宗华兼任行动组组长。”长(寿)涪(陵)丰(都)垫(江)边区游击总队副队长兼第三支队队长汤启华宣读任命后,提出要求:游击队组建后,要立即开展抗丁、抗粮和夺取枪支弹药等行动,以壮大游击队的力量和声威。游击队的活动范围以三支队领导成员、中共党员盛绍尹的老家四川省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永平乡为中心,辐射周边涪陵县的石庙、斐兴及垫江县的界尺、高峰等乡……

罗宗荣是笔者的外公,罗宗华是罗宗荣的弟弟,他们的主要领导人是盛绍尹。盛绍尹是罗宗荣的内弟、笔者的舅公。以下故事,由盛绍尹讲述。

成功伏击,扫清障碍

1949年6月,中共川东特委指示:“要在川东迅速开辟第二战场,建立农村根据地,川东地下党要领导川东人民自己解放自己。”

6月下旬,根据汤启华的布置,盛绍尹召集罗宗榮、罗宗华等在永平乡盛家坝自己的家里开会。

汤启华向参会者分析了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川东即将解放,国民党反动派被消灭的日子不远了。但敌人狗急跳墙,必然要做垂死挣扎,对革命力量和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镇压,边区游击队将迎来一场更加残酷的斗争。游击队要查清所在地方明的、暗的、乡保的和私人的枪支弹药,以便随时夺过来武装自己,迎接解放。

会上,还发展罗宗荣、罗宗华、罗宗锡、罗宗铸、罗光信、李治常等游击队骨干为群众组织雄狮社社员,掩护地下斗争活动,并研究了夺枪对象。

夺枪,成了游击队当前最主要的任务。罗氏兄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年先后组织了三次夺枪行动。

罗氏家族是具有革命传统的家族。罗氏兄弟的祖父罗锡堂在20世纪30年代受徐向前部的影响和指示,参与组织工农红军,并因此惨遭国民党部队“清剿”。后来,他们的父亲罗光福、叔叔罗彦林坚持革命斗争,先后被国民党以“共匪”罪杀害。

就在此前不久,国民党罗广文部队“清乡”,他们的幺祖父罗国治,因保长罗怀章告密也以“共匪”罪被枪毙。

因此,首次夺枪行动即提出“为死难先烈报仇”的口号。这一行动如果取胜,就扫清了游击队在石庙乡开展活动的障碍,也为继续夺枪打好了基础。上级党组织对此极为重视,要求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

最终,游击队在摸清罗怀章兄弟去裴兴乡赶场的路线和规律后,选定石庙乡至裴兴乡中途的胡家垭口作为设伏地点。

该年7月中旬,罗宗华率行动组六人展开伏击,当场击毙罗怀章,缴获长短枪各一支。罗怀章之弟罗怀清趁赶场人多,窜入人群。游击队怕误伤群众,未及追赶,此人得以侥幸逃脱。

夺枪首战告捷,游击队提振了士气,增强了继续战斗的信心。

里应外合,成功夺枪

1949年8月下旬,涪陵县永平乡的一个赶场天,乡民代表主席谭汉卿的枪被“抢”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村。

他在场上逢人便讲:“说来也怪,你说这些人是土匪吗?我们家的财物分文未取,也未动我一根毫毛。究竟是什么人干的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将这场虚惊写信告诉儿子谭克让,哪知谭克让偷偷笑出了声。

俗话说“家贼”难防。这次行动能够成功,恰恰因为有他儿子的参与。只不过为了避嫌,行动前他就离家教书去了。

原来,谭克让是雄狮社的负责人及共产党外围组织六一社的成员,正待入党。

他主动向党组织报告家里有三支手枪,并提供了家里地形及家丁活动规律的信息,建议可以趁防范松懈时强行夺取。于是,他的父亲成为游击队夺枪的对象。

交通员王茂向汤启华请示,行动方案得到批准。

雄狮社的骨干社员大多是本地人,不便直接露面,只负责带路、望风和外围警戒。为了不被察觉,他们都用锅底灰抹黑了脸,有人还戴上面巾,打扮成蒙面人。

汤启华带来了两名彪形大汉,罗宗荣另带一陌生人参加。

行动前,游击队进一步周密布置,约定集中时间、地点和暗号,还明确了“四不”纪律:不许说话、不许打人、不许拿任何财物、不许伤害谭汉卿。

一到指定地点,大家就按分工堵死各交通路口,将谭汉卿的寨子团团围住,严防有人逃出走漏风声。

此时保镖们请假回家了。行动组的人借长工出寨挑水之机,混进寨内,按照谭克让画的路线图,很快就抓住了谭汉卿。搜出手枪三支、子弹50发后,押着谭汉卿迅速撤离。

游击队员押着谭汉卿出了寨子,谭汉卿胆战心惊地说:“你……你们就在家里打死我吧……”汤启华暗示大汉堵住谭汉卿的嘴,警告他:“不许叫喊,只要你老老实实跟我们走,我们决不伤害你。”

途中,汤启华规劝他:“不要欺压乡邻,要为穷人多做好事。穷人眼睛是明亮的,谁好谁坏,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谭汉卿察觉来人并无伤害之意,才放松了一些。带他离家大约一公里后,游击队员们把他放回。

事后,谭克让回信劝慰父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虚惊一场可唤醒我们走从善的道路,以后待人办事更应谦逊谨慎,善待穷苦百姓……”从此谭汉卿转变较快,办事也公道,成了游击队争取的对象。

虽败犹胜,扼腕长叹

1949年10月下旬,雄狮社成员秘密查访到,汪家乡关圣场大地主陈炳然有两支手枪。经请示队长汤启华同意,大伙决定智取,并组建了特别行动组。

行动组驻地离陈炳然家约40华里。经商量,确定了“三不许”(即不许说话、不许打人、不许拿任何财物)的纪律,“枪到手后就撤离”的方针和行动组成员要可靠、行动要快的原则。

11月中旬的一天,罗宗华率罗宗锡、罗宗铸、罗光信、李治常于傍晚抵达关圣场。找向导带路到达陈家后,行动组的人假称是陈的熟人介绍,办事路过顺道拜访。陈炳然信以为真,亲自出面接待。行动组趁其不备,分别下了陈炳然和保镖的枪,并将他押到住房,搜出另一支枪及全部子弹。

行动本来很顺利。不料队员罗光信放松了对陈家佣人的警惕,佣人趁机跑出大院高喊:“快来人呀,土匪抢陈老爷哟……”

反动教会组织“刀儿教”的教徒应声赶来,顿时杀声四起。罗宗华连忙指挥队员押着陈炳然及保镖仓促撤离。

途中队员们又轻信陈炳然的谎言,放保镖回去说服“刀儿教”教徒不来追杀,哪料对方很快追来。黑夜里,罗光信断后,不辨方向,被砍死。当“刀儿教”教徒追上李治常时,李高声叫喊:“我们上当了,快走……”话未说完应声倒下。剩下三人只得抢占有利地形,以“品”字形交替,且战且退,打死打伤“刀儿教”教徒三人,才安全撤离。

此次失利,对涪垫边区游击队是个沉重打击,教训深刻。但也打破了“刀儿教”教徒“刀杀不进、枪打不穿”的谎话,破除了迷信。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游击队
记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驻泰总队长吴三地英雄事迹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九一八事变后东满抗日山林队初探
装修请来“游击队”:学区房惊变凶案现场
朝鲜游击队
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
从“游击队”变为“正规军”
指挥员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