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月来信”前后, 陈毅如何化解党内矛盾

2021-09-14杨营业阚延华

红岩春秋 2021年8期
关键词:前委红四军陈毅

杨营业 阚延华

1929年,在红军初创时期,红四军党内出现了矛盾和分歧。严峻的考验,摆在了年仅28岁的陈毅面前。他在福建龙岩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各方面情况、参与中央三人委员会研究红四军建设重大问题,并根据周恩来的多次谈话和中共中央会议精神,于9月下旬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九月来信”。

“九月来信”促使红四军主要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发生转变,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陈毅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团结、责任、使命和政治上的担当精神,从而化解了红四军党内矛盾。

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

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四军党内显然有一种建立于农民、游民、小资产阶级之上的不正确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不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途的,是有离开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的危险。”

在“九月来信”前,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方面,中共中央1929年2月7日来信要求红军分散游击的主张,增加了红四军内部人员拥有分散主义思想的借口,在红四军、红五军第二次会师后,出现了“彭德怀率红五军回湘赣边区,毛泽东率三纵队,朱德率一、二纵队与军部,在赣南分兵活动”的情况。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派来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在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和临时军委书记后,因不了解红四军的发展历史和斗争实况,主张照搬苏联红军的一些做法,在一次临时军委会议上作出“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的决定。这种下级党委限制上级党委领导权的错误决定,加剧了红四军党内关于军队领导、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思想等问题的争论。

同时,红四军主要领导干部在党怎样领导军队、军队怎样进行农村武装斗争的问题上陷入争论,临时军委坚持要“分权”,使前委无法统一领导、开展工作。

面对红四军内部的争论和错误思想,1929年6月8日,陈毅在福建上杭白砂镇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坚定维护前委领导,“表决时41人参加的前委扩大会,以36票对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取消临时军委的决定”。刘安恭的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职务被取消,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并代理前委书记,主持红四军前委的工作。

这一时期,陈毅负责筹备并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他以坚定维护党内团结的担当精神,力求统一党内思想认识。大会讨论期间,陈毅看到大家互不服输、激烈争吵,不断提醒道:“这样争论不好,影响团结……大家都是从井冈山下来的,要团结到底。”面对各执一词的红四军军政领导朱德和毛泽东,陈毅非常诚恳地说:“你们朱毛就像战国时期的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吵,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两大之间为小,我是进退两难啊。我就是怕红军分裂,其实你们也是怕红军分裂的,不对吗?希望你们两方要团结起来才好。”

尽管红四军七大存在许多问题,但经过陈毅的积极努力,大会通过了他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方面存在的错误思想,批评了“保守主义”“逃跑主义”“流寇思想”和单纯军事观点,认为“毛泽东和前委的领导是正确的,红四军中党的工作是好的,特别是‘支部建在连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赴沪汇报寻对策

1929年6月,陈毅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后,立即向中共中央写信汇报闽西情况及前委的工作计划,谋求进一步解决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问题。不久,中央来信要求红四军派干部去上海汇报工作,陈毅决定前往上海。

8月下旬,陈毅经上杭、龙岩、厦门到香港,然后搭乘英国轮船,经几昼夜航行抵达上海,参加党中央召开的军事会议。

陈毅首先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报告了红四军七大的召开情况。8月29日,在向忠发、李立三、周恩来、项英、关向应等出席的政治局会议上,他又作了全面详实的报告。9月1日,遵照中央要求,陈毅完成了五份书面汇报材料:《关于朱德、毛泽东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关于朱、毛争论问题的报告》《关于赣南、闽西、粤东江农运及党的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前委对中央提出的意见——对全国军事运动的意见及四军本身问题》。

作为红四军前委负责人、红四军主要领导干部的“全权代表”,陈毅在向党中央作的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中,坚持党性原则、忠于客观事实,本着对红四军前委、对红四军革命事业负责的精神,如实向党中央汇报了红四军的情况。他的汇报,使党中央对红四军有了全面准确的了解,明确认识到红四军内部存在的红军建设、根据地建设和对敌斗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参与起草“九月来信”

根据1929年8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了以李立三、周恩来、陈毅三人组成的委员会,研究讨论红四军的经验和问题。此后,李立三、周恩来多次到陈毅的住所阅读陈毅所写的报告。

在参与三人委员会讨论的同时,陈毅阅读了周恩来8月21日起草的给红四军的指示信、毛泽东4月5日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毛泽东6月14日给林彪的信。他结合全国形势和自身参与红四军实践活动的经验,对红军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9月28日,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经中共中央发出。这封“九月来信”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胡石言编写的《陈毅传》记载:“陈毅过去没有表达过这样的思想,李立三、周恩来也没有。” “而在‘九月来信中这种‘先‘后的提法,……把农村红军看成取得城市政权的主要原因了。”正是由于陈毅亲身经历了红四军的建设实践,经过三人委员会的集体思考之后,他对红军所处地位的认识才发生了转变和深化。

“九月来信”还严肃指出了红四军七大和前委扩大会的缺点及危害:“前委对于朱毛两同志问题,没有引导群众注意对外斗争,自己不先提办法,而交下级自由讨论,客观上有放任内部斗争关门闹纠纷的精神,前委自己铸成这个错误……对朱毛问题没有顾及他们在政治上的责任之重要……再则一般同志对朱毛的批评,大半又是一些唯心的推测,没有从政治上检查他们的错误……”这是陈毅在学习中央指示、了解全国形势、参与三人委员会讨论和思考后,形成的认识。此前,他并没有“从政治上指出正確路线”。

糾正党内错误思想

1929年10月1日,陈毅携带“九月来信”离开上海,经香港、汕头,于10月22日回到红四军前委所在地广东梅县松源,开始了纠正红四军党内错误思想的工作。

陈毅先是纠正自己的错误。他在返回前委驻地的当天夜里,就组织召开前委会传达中央指示精神,诚恳地承认和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写信给毛泽东。信中写道:“这次到中央走一趟,我们的争论问题都解决了。七次大会我本人犯了一次严重错误,我可以作检讨。”

当有人向陈毅出示毛泽东写给红四军八大会议的那封要坚决打倒“陈毅主义”的信后,陈毅真诚地承认自己有调和折中的错误倾向,坦承“陈毅主义”虽是为了维护党内团结,但实际上削弱了正确主张。他表示,毛泽东所说的“陈毅主义”是非无产阶级的东西,我自己也要和同志们一起打倒这个“陈毅主义”。

在前委会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并作了详细解释,谈了工作的具体办法。他提出:“我们都要把毛泽东请回来,我向他承认错误。”请毛泽东回红四军前委的建议,得到大多数同志的认同和支持。朱德也诚恳地表示:“过去的那些我收回,我们请他(毛泽东)回来。”

会后,陈毅派专人把“九月来信”送去蛟洋给正在养病的毛泽东,使其第一时间了解到中央精神。

红四军到江西寻邬(今寻乌县)后,陈毅再次去信请毛泽东回前委。11月26日,毛泽东在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谢汉秋的陪同下到达汀州,与红四军会合。当晚,陈毅又诚恳地向毛泽东作了检讨,详细介绍了上海之行。

11月28日,在毛泽东、朱德、陈毅出席的前委扩大会上,形成了召集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等内容的决议。12月3日,红四军前委到达福建新泉当天,陈毅协助毛泽东对部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讨论红四军党内外存在的问题。12月中旬,红四军前委移驻古田后,陈毅白天召开调查会,夜间整理材料、书写意见。

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九月来信”。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

古田会议后,陈毅就自己的工作安排征询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你就留在这儿,哪儿都不要去!”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前委红四军陈毅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陈毅颂
陈毅、毛泽东与古田会议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瑶岗:见证指挥渡江战役的那些日子
Promoting Chinese Young Learners’ 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
“分兵”与“集中”:中央与前委关于红四军早期斗争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