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取舍及调整浅析 ?

2021-09-14张春艳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材初中英语

张春艳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纲指导下,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进行教材取舍及调整分析,阐述教材取舍的原因、教材取舍和调整层次和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实际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取舍及调整

目前,部分院校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Go for it!》,该套教材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这一教学价值。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与价值,同时也没有任何一本教材是适应于所有学生的,初中英语教材也不例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自身情况以及时代的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与调整。

一、教材取舍及调整原因

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不局限于一本教材。认知水平差异、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教材本身的缺陷等原因都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1. 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由于遗传、家庭、社会环境、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不同的因素,造就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学校中,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即一个老师教授多个班级和多个学生。每个学生之间认知方式、学习方式或许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擅长阅读式学习;有的学生擅长听力式学习;也有的学生惯于被动式教学等等,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就需要对班级里的每位学生进行大概分析,然后按照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

2. 教材与语言教学环境可能存在不完全吻合之处。由于具体教学环境的差异,特定环境的英语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比如,每个学校所属的地区和地域不同,因而有些教材中的课程设计并不好实施;有的学校使用有利于提高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在课程目标等方面需要进行调整;再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的方式、方法难以很好地实施等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进行内容的取舍或者进行适当的调整,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可能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性。

3. 教材本身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教材的难易度和梯度不适当,教材的整体性与延续性有所欠缺,某些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不强,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教材的某些语言素材缺乏真实性等方面的缺陷都会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以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为例,教材从编写到印刷成册再用于学校教学这一阶段需要很久的时间,一两年甚至更久。这就导致了学校使用的教材可能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匹配,容易出现教材编写的内容太过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等情况。而内容的难易度和梯度不适当就会造成学生对英语学習缺失动机,自然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及调整才能有效实现教学。

二、宏观上对教材进行取舍与调整

1.部分单元进行整体取舍。在给定的课时内教师无法如期完成教材的全部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删减教材中的部分单元。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为例,这本教材一共包含12个单元,其中前三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是属于过渡单元,用来衔接小学和初中阶段。后九个单元是七年级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给定的课时不足以完成所有教材内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从前三个单元里删减掉一个单元左右,具体的删减单元可以依据本班的学生水平。

2.某一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删减。初中英语教材中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内容,如果在给定的课时内教师无法完成全部内容的教授,可以根据重点内容把课型分成听力课,阅读课,写作课等类型进行分段系统学习。在不同的课程类型里可以充分运用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技能进行针对式培养。比如,在阅读课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读和说的能力;在写作课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在听力课型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等等。一种课型的两种训练更能减少固定学习模式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3.对英语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的调整。比如普通中学的词汇要求一般是1600-1800词,然而学生英语教材的词汇量大概是2000词左右,教材中的词汇比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多出200-400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简要提及某些超纲词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进行学习,不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超纲词汇。

三、微观上对教材进行取舍与调整

我们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Go for it!》为例,除了从宏观上把握好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外,微观上也同样不可忽视。

1. 适当删减教材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太难或过于简单、不符合时代发展、教学难以实施等情况进行适当删减,不能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例如,前三个单元Starter Unit 1- Unit 3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单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由于时代性的影响,这本教材前三单元的第二页2a- 2e大部分都是各种单词字母A. B. C等的复习与听说读写的操练活动。这对于现在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太过于简单,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考虑目前当下环境和学生的认知学习水平,进行这部分内容删减。

再如,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单元中2a和2b部分。教材2a之前的部分练习了单词和听说,2b部分练习了阅读,在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上看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2a部分让学生在本单元中找出运动相关的词汇,与前后内容没有逻辑性,所以放在这里的意义不大。

2. 补充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以及课程的教学需要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补充教材内容。例如,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单元中2b部分,2b部分是阅读一份校刊的调查结果,并回答问题:Who has a soccer ball? 而阅读文章的题目就是: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三段小的阅读材料在开头就给出了Yes, I do. 或No ,I don't. 所以学生不用看原文就能直接回答出来给出的题目,题目过于简单和单一。因此,针对阅读文章,教师可以对题目进行如下补充

(1) Does Alan love soccer?

(2) How many balls does Gina have?

(3) Why does Wang Wei like ping-pong?

(4)How many ping-pong balls and ping-pong bats dose Wang Wei have?

在词汇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他们常用并感兴趣的词语。例如,学到“春节”词汇等词时,教师可以根据春节情境适当补充“放鞭炮”“贴春联”“看春晚”“团圆饭”等词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扩宽学生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有助于学生图式的积累。

在背景知识方面,例如有涉及长江、黄河等河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测国内外著名河流名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此外,教材内容的补充应切合实际,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等等,切不可随意根据教师喜好,补充一些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的知识。

3.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过多的删减或补充内容可能会影响到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若是没有非常大的的问题,可以进行局部替换。例如,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单元中2 c部分是一个有关活动举行的时间短文, 课后口语练习中就有这样一个话题:

What activities from 2b do you like?

这个话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照葫芦画瓢说出文中的活动名称就可以了,没什么太大的讨论价值。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再加入一些可以讨论的事项,例如,你想举办一个生日活动,让学生讨论一下生日的时间、地点、要邀请哪些人参加活动?等等,切近学生生活,讨论的活动与单元主题相关也可以巩固已学知识。

4.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设计可能会出现难度过高或过低等现象。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认为某一活动设计难度过高,教学活动难以操作或得不到好的反馈效果等,可以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几个过渡性的活动,以此降低难度;如果某一活动设计过于简单,对学生毫无挑战性或没有实际教学意义等,教师也可以对此进行拓展延伸,以此增加活动的难度,来提高教学层次以及丰富教学内容。例如,Unit 1“My name's Gina”  Section B中,1a部分是听录音跟读与1-9的英文单词,1b部分是听录音写出所听到的电话号码。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在1 a和1 b之间加一个小活动,听录音,按照先后顺序,给所听到的数字单词标序号。因为1a部分学生听录音并跟读后,只能简单了解数字单词和数字的匹配。直接进行到1b任务让学生听对话,写出电话号码,任务有点偏高,学生会反应不过来。所以,教师应该加个小活动过渡衔接一下英文单词和数字的对应。学生熟悉了英文单词和数字对应后,进行到1b任务会更自然顺畅。

5. 调整教学顺序。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衡量教材内容的难易,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自身情况(教材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的能力等)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Unit 1“My name's Gina”Section A中的2a和2b部分,2a部分是让学生听录音在四幅场景图中排序,2b部分是听录音圈出所听到的名字。

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和教材内容的顺序,可以让学生先听录音圈出所听到的名字,这样学生的认知范围缩小,只需要注意所出现的名字,但其他部分也会有相应记忆,对对话有了大概了解。圈出名字之后,再让学生听对话,从图片中分析对话场景并给图片编号。结合认知范围由小到大,教材内容的由易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2b部分调整到2a部分前面,符合学生认知范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6. 调整教学方法。受客观条件差异、学生现有水平差异以及教师情况差异等影响,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使用受到各个学校的具体教学环境,教学设备资源等客观条件限制,在教学设备资源较好的学校,教师可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学生的知識接受水平也大多会强于教学设备资源差的学校。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趣味性教学。讲解过程中首先可以采取“谐音记忆”方法,如单词guess有猜测的意思,教师可以采取“盖死”即把瓶子盖死,猜猜里面是什么?这种谐音加动作,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另外,如有生活类等词汇时,教师可以运用实例,将词汇赋予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

四、结语

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师要想充分发挥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分析学生认知水平,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方法,在宏观和微观上把控教材,对其进行适当的取舍及调整,这样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魏兆莹.浅谈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取舍和调整[J].黑龙江史志,2012(6):60-62.

猜你喜欢

教材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教材精读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多想……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