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综合商务英语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09-1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驱动语言

周 岩

(上海商学院 商务外语学院,上海 201400)

引言

由我国著名学者文秋芳教授创建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已经经历了20年的理论创建与教学实践,其创建的初衷旨在推进我国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时至2020年,这一理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1—2]。在2020年10月召开的“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文秋芳研究团队分享了POA运用于听力、写作、口语和阅读等课程的教学成果。不难看出,POA理论在理论建构日益完善的同时,已更具教学实践性。

与此同时,作为讲授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的一线教师,笔者的教学团队在商务英语专业语言能力、商务知识与人文素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已于2018年将POA引入本课程的课堂实践。

本次研究以上海商学院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为载体,探讨POA通过驱动、促成与评价促使学生完成系列产出任务,从而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有效实现课程的建设目标。

一、研究背景

(一)POA教学理念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观

POA理论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构成,其中教学理念是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实现方式,而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发挥主导作用[1]。

POA教学理论包括“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全人教育说”指出,外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指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POA秉持的教学理论符合《纲要》“立德树人”的育人指导思想。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指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人文素养;熟练掌握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4]。

因此,POA“全人教育”教学理念与《指南纲要》[3]和《教学指南》[4]的育人指导思想完全吻合,也是“综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主导参与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也要以立德树人、实现人文培养为目标。

(二)POA教学思想—理论—流程关系

POA教学思想之一“学用一体”中“学”是输入性学习,“用”则是指知识“产出”,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用结合,相互促进。为此,构建出 “输出驱动”与“输入促成”教学理念:产出既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又是语言学习的目标[1]。在此基础上,教师有目的地预先提供输入材料,引导学生完成驱动活动,而非学生无目标学习,即有效地实现“输入促成”。此外,“选择学习”则充分反应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学习中心说”。

POA认为每个课堂都包括若干个驱动任务,每一个驱动任务均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驱动(motivation)、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1]。同时,教师的主导中介作用将贯穿三个教学环节,从而关注教学动态、监控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二、POA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为此,本课程以教材内容为素材,根据各单元内容设计驱动与产出活动,形成系列产出任务。

(一)教学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9级学生,入校时高考平均分是125分。本届学生入学调查表明,开始学习英语的平均年龄是8岁,英语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00字,英语单词量大约4 500词左右。

随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提早、中学英语阅读量的提升、可阅可视材料的增多,本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入校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的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立非主编的“综合商务英语”第1—4册[5]。本次研究选用的教学材料是第三册ForWhomtheBellToll单元,包括三篇文章:TheDayAfterTomorrow,TheCommons,LessonFromThePast.每篇文章平均字数1 100字,所涉及的主题与语言系数都较大。

本单元题目选用海明威的小说ForWhomtheBellToll,内容主题是“环境与人类”,小说中Bell的寓意折射到本单元的主题“环境”,其目的是引起读者即学生对Toll的警觉与共鸣。

单元内所选用的三篇文章均选自国外原版刊物,内容各有侧重:TheDayAfterTomorrow从地球演变史角度分析了现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TheCommons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公共资源的起源及影响;LessonFromThePast则分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城消亡的原因。

尽管文章主题是学生们所熟知的环境问题,但是文章体裁已然不是普通的科普文章,分别从地球演变、人类发展和文明消亡的角度,阐释了发展进程中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从更高层面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在引起思想共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流程与方法

图3展示了在课程中实施驱动—产出—评价教学的基本流程,其中标示是教师完成的任务,标示是学生完成的任务。图中单向箭头表明教师和学生依次完成任务的顺序。下文将依据本单元授课内容,对本流程进行说明。

1.驱动

与传统任务型教学法(TBLT)课前lead-in或warm-up教学环节不同,POA在总体驱动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现产出任务的场景四要素(目的、话题、受众和场合),让学生理解完成产出任务的必要性,然后解释产出任务的具体要求,接着让学生进行产出任务的尝试[6]。课前情境预设与驱动环节具有创意性、真实性和挑战性,教师要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设计情境,所设计的情境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产出目的,也可以使得教师有目的地开展教学。

根据本单元主题,教师预设的交际情境是根据故事Silent Spring而设计的:

“In the heart of America, mysterious maladies swept the flocks, the cattle and sheep. Everywhere was a shadow of death. An old man recalled the prosperous farms, white clouds of bloom...What happened? The old man told us the story...”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介绍预设交际情境后,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着手准备,大约10分钟后,进入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们接到任务后,能较快领悟情境意图与主题内容,然后90%的学生展示只能进行简单的情景描述,88%的学生可以猜到原因,但是由于词汇量不足,未能进行有效而全面的陈述。至此,学生们在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无疑会发现自我语言表达、认知水平方面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而被激发出来。因此,情境预设旨在使得学生有“知识饥渴感”,而非饱腹感,是驱动环节乃至整个课程成功的关键。

2.促成

“促成”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包括四个环节:(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学生了解任务的目的与要求;(2)在完成促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从输入中汲取所需知识,即选择性学习,教师在促成任务过程可以进行即时评价与反馈;(3)学生完成促成任务,同时应强调的是学生可以将选择性学习成果运用到最终的促成任务中;(4)教师对于最终完成的促成任务给予指导,亦须进行即时评价[1]。

由此不难看出,所谓“促成”即是通常意义的课堂教学环节或课堂活动,包括单个或若干个产出促成任务。因此,实际课堂中,针对不同的任务也就循环重复 “促成”各环节。

有效地促成任务考量的不仅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通常意义上说,完成促成任务需要包括内容(ideas)、语言形式 (language)、话语结构(discourse structure)[1,7]和思维方式(thinking mode)。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文知识,还应该将课文作为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英语学习完成产出任务[8]。

本单元第1—2课时的促成包括以下几个产出任务:

a)Listen, watch and discuss: video “NOVA/Frontline”。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简述视频内容,回答视频问题。运用驱动阶段的选择性知识,陈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和科学家对此的观点。

b)Environment Terms. 学习相关术语,储备产出任务所需的单词与术语。

c)Read the textTheDayAfterTomorrow.以下列问题为线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分析篇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选择性)学习单词、短语与句式,提取并学习话语结构。

1)The source of the title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2)The main six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3)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4)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根据选择性学习原则,再次以课文问题为线索,以选择性成果为输入内容,回答课文问题。

d)Case:Man-madeDisasters.根据驱动材料“Man-madeDisasters”为主题,搜集迄今为止人类所遭遇的人为灾难,根据以下问题进行整理。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展示。

1)Where did it occur?

2)What caused it?

3)How were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ffected?

4)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is kind of disaster?

e) Write a passage with the title “ForWhomtheBellTolls?”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后,根据下列问题提示,论述人类所面临的六种环境问题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公共资源和文明古城消亡为例,论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从而引起更多人的警示。字数不少于500字。写作任务旨在以选择性学习成果为内容,完成本单元的产出任务,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水平、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

1)The source of the title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2)The main six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3)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4)Cite the example of the Commons to illustration the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arth.

5)Draw the lessons of the past civilization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6)Th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main problems

7)Conclude with reasonable solution and the reaction to the title.

3.评价

“评价”是继驱动、促成后的第三个环节,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如图3所示,在促成阶段的选择性学习和产出任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评价学习效果,即为“即时性评价”。除了课堂任务外,一般学生也完成课外练习或任务,之后再将成果提交给教师,教师对于课外任务的评价即“延时性评价”[9]。

本研究所提取的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促成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即时评价,而第五项写作则是课后任务,教师的评价则是“延时性评价”。学生从即时性评价中得到教师的评价反馈,了解并学习语言形式、表达内容或话语结构是否正确;而延时性评价则更适用于语篇结构、语体形式和思考角度的评价。

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POA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了课堂教学中驱动、促成和评价的实施过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研究体现了POA“全人教育说”和“学用一体说”的教学思想。与此同时, POA模式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严谨的任务驱动与投入性学习缺一不可。此后,笔者团队将继续跟踪本届学生,完成定量研究数据,以期进一步完善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驱动语言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