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的“这/那”的回指功能研究
2021-09-14祁阳
祁 阳
(喀什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引用功能主义分析汉语现象,研究篇章衔接的连贯性一时成为热点。篇章衔接手段有词汇手段、特定结构以及零形式等。指示代词由于其具有指称和代替的性质,常用来回指上文,以实现篇章衔接连贯的目的。“这/那”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两个指示代词,但这两个词在使用时又有不对称性,“这”在肯定句中是无标记的,“那”在否定句中是无标记的,因为“这”和肯定有自然的联系,“那”和否定有自然联系,各自构成无标记的组配[1]。人类的心理认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这”心理可及度比“那”要高,成为了无标记项。以上运用可及性理论对指示代词“这/那”进行认知层面的分析,体现了指示代词“这/那”认知研究的深入。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指示代词“这/那”回指上文时的两种不同形式,并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对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功能进行认知机制研究,对“这/那”的篇章功能研究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文章语料均来自BCC语料库文学类子库,下文中不再一一标明出处。
一、心理空间理论
心理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首先提出来的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为我们处理实时语言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有关人、事物或事件的语言、非语言知识框架被大脑激活,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这些储存在思维中实时的、在线的话语信息的集合被称为心理空间[2]169。心理空间是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性陈述,心理空间的构建源于人们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后形成的百科式认知。心理空间理论是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的一种新模式[3]。
心理空间理论靠可及原则发挥作用,可及原则是将基础心理空间和新的心理空间产生联系的桥梁。Fauconnier率先提出可及原则,他认为如果两个语义项a和b通过连接词F(b=F(a))相连接,那么可以通过命名、描述或指向a来确定b[2]170。通过可及原则,可以将两个心理空间中的语义项对应起来,让不同的语义项在不同的心理空间中产生联系,从而在语言表达中形成语篇的连贯效果。
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替代常常反映了语篇的连贯性,在话语表达中,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功能与人们的心理空间有关。在心理空间理论中,心理空间是由空间构造语在基础空间的基础上构建的。在例句“他喜欢电脑,这我们都知道。”中,首先“他”是基础空间中的一个语义项,“电脑”是基础空间M中的另一个语义项,这里的基础空间M是现实空间,“喜欢”将基础空间中的两个语义项“他”和“电脑”连接了起来,“他”充当喜欢的主体,“电脑”是被喜欢的对象。“这”是空间构造语,构建了一个新的心理空间M’。新的心理空间M’,主要是用来承载新信息的心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是一个新的语义项,两个心理空间的关系可以如下页图1所示。
从心理空间角度分析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功能,有利于从认知角度挖掘指示代词“这/那”使用的认知机制。心理空间是用来储存特定信息的容器,不同的心理空间储存的信息不一样,人们的语言使用就是利用空间构造语,构建新的心理空间,从一个心理空间向另一个心理空间转移,推进话语的交流。
二、指示代词“这/那”的篇章回指
“这/那”在篇章中的指代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用“这/那”直接回指上文完整的句子。如:
(1)他把所有东西都念给她听了。这花了些工夫。
(2)他随航空母舰在荷属东印度群岛附近作战时,被日舰击落牺牲了!那使我非常伤心。
“这”回指“他把所有东西都念给她听了”,“那”回指“他随航空母舰在荷属东印度群岛附近作战时,被日舰击落牺牲了!”。“这/那”后面没有其他体词性成分,而是直接加谓词性成分,“这/那”做句子的谓语。
另外一种情况是“这/那”后面加体词性的量名短语或者直接名词,组成偏正短语回指上文句子中部分内容。如:
(3)A:你就讲你怎么给泰丽的丈夫赶出去的故事吧。
B:这故事太远了,还是让我讲怎么被采茶姑娘赶出去的故事吧。
(4)我的童年时代,已经离开我多么遥远呀!那时候,我以欢快的心情接受父亲的祝福和礼物。
(5)“老陆,家里来信了吗?”老几摇摇头,笑笑。他一点不担忧,婉喻从不失约。“你睡觉睡着了吗?”这两个问题烦了邓指十多年。
(6)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又都放下枪,他们忘了往枪膛里压子弹,学者看到几颗有着阳光般颜色的子弹压进了几枝枪中,那几枝枪又瞄准了学者的脑袋。
(7)有座桥非炸掉不可,这座挢可以成为人类未来命运的转折点。
(8)开田有次去乡上开会,回来时给暖暖买了件衬衣,那件衬衣的样式和颜色实在说不上好,可暖暖知道他这是想和好的表示,就很认真地穿上。
在例(3)—例(8)中,指示代词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三类:指示代词+名词、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指示代词+量词+名词,这三类偏正短语整体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完成对上文的回指。如例(3)和例(4)中用“这故事”回指前文中的内容,用“那时候”回指“我的童年时代”,整个偏正短语是一个篇章衔接的形式。
此外,指示代词“这/那”在篇章中除了回指上文以外,对下文篇章的推进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
(9)老几听见枪的保险给打开了,年轻的解放军威吓犯人、给自己壮胆也就做这几个动作,开保险,出刺刀。
例(9)中“这几个动作”并不是回指上文内容,而是对下文“开保险,出刺刀”的总结。指示代词的这种总结性作用只能以“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的组合形式出现,如果只有单独一个指示代词“这”或者“那”,不能产生这样的作用。
指示代词“这/那”在篇章回指时有不同的两种形式,在心理空间方面也存在差异,下面将阐述“这/那”与两种心理空间构造模式。
三、指示代词“这/那”与心理空间理论
(一)指示代词“这/那”回指的心理空间类型
心理空间是用来储存特定信息的容器,人们的语言使用就是利用空间构造语构建新的心理空间,从一个心理空间向另一个心理空间转移,推进话语的交流。Stockwell将心理空间分为四种:时间空间、空间空间、域空间、假设空间[4]。时间心理空间是指当前空间或移位空间(过去和将来),空间构造语主要由时间副词来表示,在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中,还通过动词的时态来表现。指示代词“这/那”在回指时间心理空间时,一般使用“这/那”的复合形式,如“这时”“那时”等词。空间心理空间是指地理空间,汉语中主要由表示地点的状语充当空间构造语。域心理空间指某个活动范围,如工作、游戏等,汉语中主要由充当状语的介词短语来体现域心理空间。假设心理空间是条件式情景、假设的与不可实现的可能性、建议和推断等。
指示代词“这/那”在回指上文时,可以指代不同类型的心理空间。例如:
(10)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那时的工资还很低。
快递服务业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机遇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快递公司。本文对北京市快递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希望能对首都的物流服务提升有所帮助。
(11)在林子外,盘踞着一只吊睛白虎,大家很少去那儿。
(1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是吉祥的象征。我们都不能否认这种文化。
(13)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出游。这是大家一起做的决定。
例句(10)—例句(13)是指示代词“这/那”或其组合形式分别回指时间心理空间、空间心理空间、域心理空间、假设心理空间,这四个句子都能体现指示代词与心理空间的关系。这四个例句可以分成两组,例(10)和例(11)是一组,指示代词回指上文时,都与空间构造语有关;例(12)和例(13)是一组,指示代词回指上文时,与上文中整个心理空间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指示代词“这”或其复合形式,较少使用“那”。“这”与“那”的使用与人们的主观因素有关。根据“人类中心说”的观点,人们通常以自我为参照点[5],在使用指示代词时,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点选择远指或近指。“那”指示在空间上、时间上或心理上距离稍远的事物[6]。
(二)指示代词“这/那”与心理空间构造模式
以例(10)为例,例(10)中“那时”回指“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整个句子中有两个空间构造语,完成了两个心理空间的转移,有两次话语推进过程,心理空间分析图如下页图2所示。
M表示时间心理空间,该心理空间是人们对于过往时间概念的总结。首先,理解该心理空间需要言语主体对公元纪年法和“改革开放”这两个背景性概念知识有所了解;其次,在该心理空间中存在“人民”等语义项。M’表示由“那时”指代前面时间所形成的新的心理空间。在该系列心理空间转移过程中,心理空间构造语“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构造了一个基础心理空间,该心理空间是时间心理空间。言语主体在说出或者理解例(10)这句话时,将时间信息储存在时间心理空间里。例(10)后半句中的“那时”是第二个心理空间构造语,构造一个心理空间,该心理空间将前面时间心理空间的话语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指示代词的回指手段推进话语交流。表示时间的空间构造语与言语主体所处在的时空影响“这”和“那”的选择,一般来说,回指比较久远的时间心理空间用“那”,反之,用指示代词“这”。时间的久远受言语主体的主观影响,对于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的言语主体有不同的判断。
在该心理空间构造模式中,新的心理空间M’是在基础心理空间M基础上构建而成的,指示代词“这/那”起到心理空间的参照作用,“这/那”回指储存在上文中整个心理空间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构造新的心理空间,推动篇章中新旧信息的更换。如例句(13)中,“这”回指上文中“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出游。”这一信息,这一信息已经储存在一个心理空间M中。“这”回指心理空间M,再构造一个新的心理空间M’。
(三)不同心理空间构造模式的心理认知
两种不同的心理空间构造图体现了指示代词在回指上文内容时,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心理认知。一是在篇章推进过程中,指示代词回指先前完整的心理空间,二是在篇章推进过程中,指示代词回指先前心理空间的部分元素。指示代词“这/那”在回指上文时,都是为了激活储存在心理空间中的信息。储存信息的多少, 决定了指示代词“这/那”回指时心理空间的完整性。同时,储存的临时性信息越多、储存时间越长,信息激活的难度越大。例如:
(14)a.他喜欢吃西瓜,这我们都知道。
b.他喜欢游泳,喜欢吃西瓜,这我们都知道。
c.他夏天喜欢去游泳馆游泳,冬天喜欢泡温泉,天凉喜欢吃西瓜,天冷喜欢吃烤红薯。这我们都知道。
例句(14)a—c中,要提取指示代词“这”回指的内容,难度是逐步增加的。人们在处理线性序列上的语义信息时,线性序列上有两个靠近的语言形式,语义上更容易产生关联性,心理空间储存的信息具有时效性。例句(14)a中“他喜欢吃西瓜”和“这我们都知道”线性序列上紧紧相连,两个分句中间没有其他干扰信息,句中指示代词“这”即使省略,也不影响篇章的连贯性;(14)c中的指示代词“这”如果省略,将极大地降低整个语句的可接受程度。在例句(14)中,指示代词“这”的作用相当于将前面句子提及的信息打包成一个概念包,也就是一个心理空间,并构建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在该心理空间中表达新的话语信息,从而推进语篇交流。
四、结束语
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主要是为了处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心理空间储存的概念信息不是固定的,根据语篇推进的需要而产生变化。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心理空间的转化体现了语篇信息的动态性,即随着心理空间的不断构建,人的信息聚焦点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指示代词“这/那”在篇章中回指上文内容时,回指的内容具有不同的形式,因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心理空间构造模式,一种心理空间构造模式是“这/那”回指空间构造语,另一种心理空间构造模式是“这/那”回指上文中完整的心理空间。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空间构造模式反映了不同的心理认知,而不同心理认知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要素,“这/那”都是为了激活心理空间储存的临时信息,实现语篇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