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村小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
——以丽水山区某乡村小学为例
2021-09-14宋兴川蒋密密潘思兴施加平
宋兴川 蒋密密 潘思兴 施加平
(1.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丽水实验学校,浙江 丽水323000;3.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浙江 松阳323400)
一、问题的提出
崇拜,指的是一种礼仪规范,是人类对事物“不加限制”尊敬的情感和行为,也成为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当个体出生后,就开始了社会化,崇拜也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陪伴,由此偶像崇拜就成了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国外许多心理学家曾做出了许多解释。弗洛伊德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性发展的标准与方向,因为青少年成长的欲望不仅来源于父母和同龄人,还来源于偶像这样遥不可及的人。埃里克森将偶像崇拜理解为个体将童年时期对父母的养育依恋,转化为青年时对异性的浪漫依恋。埃里克森认为,偶像崇拜在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荣格认为崇拜偶像就是崇拜自己,内心潜意识认为自己想成为偶像这样的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偶像崇拜可以让青少年学习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和适应社会的沟通技巧。马斯洛认为,当人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偶像崇拜是一种替代品,是实现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
偶像崇拜是小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偶像崇拜的选择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1]崇拜某个人就会认同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表现为行为方式的仿同。
随着改革开放,广大农村的经济、文化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偏远的山区仍然比较落后。201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千百年来,中国第一次把“三农”问题放在国家优先发展的地位。无疑,乡村振兴计划对于消灭农村绝对贫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的发展必将为乡村的振兴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乡村教育,努力加强偏远山区的义务教育,这对于积极推进中国乡村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偶像崇拜是小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关注山区乡村基础教育是山区振兴的重要任务。山区乡村小学的偶像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查阅相关文献,还没有对乡村小学生偶像崇拜的研究。不言而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帮助小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是培养未来山区建设人才的核心任务,所以有必要对他们的偶像崇拜进行调查。
本研究以经济比较落后的丽水为例,通过调查山区乡村小学生的偶像崇拜,努力为教育部门提供了解山区乡村小学生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正确引导山区乡村小学生的偶像崇拜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为了使调查结果精确、有效,本研究采取线上和线下的调查方式,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287份,有效率9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览表(N=287)
(二)研究工具
参考相关的文献[2]51-59设计小学生崇拜的调查问卷,涉及学生选择偶像的原因,选择偶像的类型,以及偶像崇拜的方式等。
为全面了解学生偶像崇拜现状,选取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山区小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一)崇拜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
根据287份有效问卷中,221人有崇拜的偶像,占总数的77%;66人不崇拜偶像,占总数的23%。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大多数小学生有偶像崇拜,可见偶像崇拜是小学生既重要又普遍的心理。宋兴川(2000)研究发现,除2人外(没考虑过,3.6%),几乎不加考虑地列举出崇拜的对象。[3]1曹珍珍[4](2008)和郭婧[2]21(2011)的调查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图1 山区乡村小学生有无偶像情况分布图
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观察,子女的一生近一半时间与父母双亲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行为范式容易成为子女第一人格偶像崇拜的对象。在青少年脱离父母过渡时,青少年在父母之外重新寻找一个他所崇拜的人格偶像即第二人格崇拜。[5]
访谈少部分没有偶像崇拜的学生,他们多回答不理解偶像崇拜的含义,这主要集中在一年级;有的认为偶像崇拜浪费时间,这多是在高年级的毕业班,他们认为会影响学习。有个学生不喜欢偶像崇拜,他说不喜欢追星,没有崇拜,自己挺好。我以后好好学习,努力学习。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这个学生学习好,时间都用到学习上了。
无论如何,在文明社会中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走向人生的准备,也是山区小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企盼。虽然这种崇拜的情感程度不同,与现实的自我之间距离悬殊,但是青少年无视这些差异,以一种倾慕、钦佩,陶醉在对偶像的崇拜中。
(二)偶像崇拜多元化,明星崇拜占优势
小学生崇拜偶像比较多样,从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到遥不可及的明星、名人,以及媒体传播的虚拟人物,这些众多的偶像凸显出山区小学生偶像崇拜的多样性。
表2显示,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占44.25%;老师占34.15%;游戏、电影、动画片或书中的虚拟人物占26.83%;父母占21.96%;兄弟姐妹占20.2%;政治、历史、军事、文化名人和科学家占14.29%;同学占11.85%;商业名人或企业家占5.92%等。
从表2排序和百分比看,选择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为自己偶像的人数是最多的,其次是老师,然后是游戏、电影、动画片或书中的虚拟人物。第四是父母;第五是兄弟姐妹;第六是政治、历史、军事、文化名人和科学家。最后排序的是同学,以及商业名人或企业家等。其中,明星占优势的这个研究结果与赵霞的研究一致。[6]75
表2 山区小学生偶像崇拜分布
随着网络的发展,山区孩子对虚拟网络的接触逐步增多,使得一些学生选择游戏里的人物,甚至异次元的动漫人物,也作为自己的偶像。这可能与当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以及生活单调有关。在访谈中,有学生说:“喜欢游戏是想放松一下压力”“很羡慕动漫中的人物,比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他乐观、没压力”。
在名人选项中,部分学生填写了作家外交官,以及医生、科学家等。这与疫情期间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关。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形象,他们不仅崇拜周围有突出成就或者受人敬重的人,尤其媒体宣传的人,这些人物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偶像的选择与崇拜。
对于与自己比较近的父母、老师、同学和兄弟姐妹,他们崇拜依次为老师、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同学。值得一提的是,乡村留守儿童崇拜父母是由于他们更喜欢和父母的相处与陪伴。访谈中,有个学生忍不住哭起来,久久不能抚平她的思念情绪。她说:“我崇拜父母,他们在外打工,是开超市的。我很想他们,想让他们带我去玩”。他们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是喜欢更为恰当。有个学生说我崇拜父母,是因为父母把她养育大,很辛苦,还宽容她的小脾气。她说:“小时候,有一次迎面来车,母亲不顾安危把我推开。”
随着年龄增大,他们的人格偶像已由父母转移到教师。教师经常给他们上课,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这与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关。访谈中发现,当遭遇矛盾冲突时,他们会经常用老师说的话作为他们行为的有力支持。年级越小选择老师的越多,这和学生的视野有关。有个学生说:“老师,知识渊博,能帮助我考上大学,我长大愿意成为老师,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不过,在周围人中涉及最多是老师,且“温柔”一词出现频率最高。[7]9这说明小学生更欢迎对他们好,不发脾气,性情温和的教师。
总之,偶像崇拜明星占优势,这和小学生日常生活接触的信息有关。前几年,选秀节目较多,明星较高的曝光率以及天价片酬,对山区小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八卦信息在自媒体时代的泛滥传播,也加剧了各种明星信息的充斥。
山区小学除了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外,教师排到了第二位,这是山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比较少,对政治、历史、军事、文化名人,以及科学家了解比较少的缘故。
(三)重视偶像的优秀品德
偶像选择的原因依次为:拥有优秀的品质占45.3%,排序第一;然后是有才华,能有一些精湛的技艺,占32.4%;排第三的是个性魅力,占26.13%。至于外表漂亮或帅气仅占22.64%,排第四;个人的突出成就,如社会地位、有名气占15.68%,位次第五。这些数据说明山区小学生偶像崇拜的原因很多,有外在的(外表魅力、个人成就、生活方式),也有内在的(优秀品质、个性魅力)。不过,内在的品质更吸引人,尤其是优秀的品德。这可能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关。
在访谈中,学生一谈到“吴京”,觉得他很厉害,有男人味,就算受伤了还坚持拍戏,还能身兼多职。小学生认为,“孙杨”这样的运动健将是祖国的骄傲,学生还知道这些偶像的主要事迹。有趣的是,学生写到关于偶像的形容词也基本上是充满正能量的。在访谈对具有负面偶像人物的看法时,学生都认为,这些偶像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偶像应该要有正确的价值观”。[7]14
表3 选择偶像的原因
(四)崇拜偶像的一切,缺乏必要的客观的认识
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是有选择的集中,对偶像人物的选择能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表4调查发现:64.1%的小学生希望成为偶像的样子;32.1%的小学生只希望拥有偶像身上的优点;不希望成为偶像的仅占3.8%。这些说明小学生富有情感性,容易戴着有色眼镜接受偶像的影响。只有32.1%的小学生能客观地认识偶像,辩证地认同并接纳偶像的优秀品质。
表4 学生希望成为偶像的状况
这是由于小学生属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模仿力较强,不能客观看待偶像。高年级后,有些小学生的思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能跳出自我中心,辩证地对待偶像。学校的老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客观地看待偶像,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学习偶像身上优秀的品质。针对几年前,范冰冰逃税和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访谈中有些学生说:“他们做错了事,我们就不再无脑站队”。
(五)希望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喜欢偶像的原因进一步分析时发现,山区小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表5显示:崇拜偶像主要是能为社会做贡献(51.6%),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35.5%)。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26.5%)也属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小学生偶像崇拜是对自己理想的向往(62%)。由此,小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价值体现,他们不愿意长辈决定他们的未来。这和小学生想摆脱现实“无我”境地有关,最为重要的是,这与高年级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他们独立意识的增强有关。访谈中,有个学生说自己崇拜美国阿姆斯特朗:“他,美国人,是第一个上月球,他真了不起,能激励我读书。还有一个说:“我以前崇拜姐姐,她当医生。我长大也想当医生,像她一样帮助病人”。
表5 喜欢偶像的情况分布表
现在山区的小学生达到了比较高的生活水平,所以选择“过上富裕生活”的仅占5.2%,“可以受到众人的瞩目和尊敬”占20.2%,这些也都说明了小学生比较注重社会价值。
(六)选择偶像属于娱乐,很少受父母影响
表6显示,小学生选择偶像受父母或教师态度影响的占14.6%,不确定的占31%,明确“没有”的占54.4%。这说明山区小学生偶像选择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基本上是不受父母或教师影响的。
表6 选择偶像受父母或长辈态度的影响
表7表明,偶像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生活的乐趣”,占50.5%;“有励志的作用”占39%;“丰富生活内容”占32.8%。访谈中,当问到什么样的励志时,大多的回答是能吃苦,出名前付出了许多,以及能坚持,不放弃。由于为了增加生活乐趣,与丰富生活内容意义比较接近,合为83.2%,可以命名为娱乐,它远大于励志。这个结果说明山区小学生偶像选择多是属于娱乐,为的是增加生活的情趣,这主要源于他们学校的生活比较枯燥所致。虽然,很想努力做好一件事,但他们的意志力比较薄弱,所以偶像奋斗的经历常常会打动他们,这可能是他们崇拜偶像励志作用的一种补偿心理。蒋密密的研究也指出:励志是小学生选择偶像的主要心理需求。[7]17访谈中,某个学校有3位学生写下了柯洁的名字①。和他们交流发现,他们非常认同这位学长,言语中充满了自豪,甚至有的说自己也在学围棋,以后会向他学习。
表7 偶像选择需求情况分布表
(七)偶像来源主要是影视和网络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山区小学生的视野也在不断拓展,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也日益广泛。
表8显示,山区小学生偶像来源的渠道较多,排序依次为:电视、广播占59.93%,网络占40.42%,报纸杂志广告占27.53%,教材占24.74%,老师占24.39%,同学与兄弟姐妹占24.04%,父母占21.95%,传记小说占10.45%,以及与偶像直接接触占6.62%。在这个第一到第二人格偶像转变关键期,青少年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任何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崇拜的人物都有可能成为山区小学生的偶像,这也是山区小学生偶像来源渠道多的原因。
表8 偶像来源的渠道
排在前三的是电视、广播,以及网络,说明影视和网络是偶像影响的主渠道,也是山区小学生偶像的主要来源。赵霞(2013)研究也指出:57.3%的中小学生表示选择偶像主要受到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影响,尤其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为中小学生接触明星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其中QQ群、百度贴吧、微博已成为明星偶像与粉丝互动的主流平台。明星通过传媒扩大影响,传媒也通过明星参与娱乐节目、电影、肥皂剧、网络互动等赢得观众和市场,传播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6]76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媒体抓住了粉丝的经济活动。为了吸粉,大众传媒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明星的消息。明星与传媒的关系日益紧密,影视、广播和网络也成为影响小学生偶像选择的主渠道。这也是乡村小学生从周围人与事物中,认知与选择偶像较少的原因。
四、思考与建议
(一)关注小学生偶像崇拜
崇拜是青少年的普遍现象,本研究77%的小学生有偶像崇拜。这是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所致。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期,也是脱离对父母的精神依赖,逐步确立自我价值和形象的时期。他们在这段社会化的时期,羡慕、钦佩有魅力的人,视之为偶像崇拜、模仿,甚至狂热地“追星”,原因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渴望独立成熟,形成自我形象心理的自然流露。[3]3
了解山区小学生的偶像崇拜,不仅帮助我们进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为他们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加强媒体管理,讲好中国人的故事
培养小学生优良品德,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榜样已经给学生展示了他们该成为什么样子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生的偶像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几年主流媒体宣传比较多的是娱乐明星的家长里短,为祖国真正办实事的英雄却默默无闻,似乎要被这个繁华的时代所遗忘。这个娱乐至上的社会氛围,不仅使小学生,乃至成人也有很多的偶像是娱乐明星。社会对娱乐明星的宣传力度远远大于对一些业界名家的宣传,这种浮躁的社会,我们再也没有时间静下心去体会生活的真谛。[8]
社会传媒缺少对正能量人物的宣传,屠呦呦获奖以及事迹的宣传就如昙花一现。现在使用率最多的宣传是手机APP、抖音及网上微博,每天的热门话题占了将近一半,这导致人们所能获取到的信息基本都是娱乐新闻。明星善于利用各种事情炒作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社会媒体不重视偶像崇拜的精神内涵,过渡渲染娱乐明星和网红过高的收入等等,这些无意之中都影响了小学生的偶像选择,也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为此,要严格管理大众传媒的内容,多宣传劳动者,多讲英雄的故事,多弘扬为祖国建设的贡献者。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导向和趋势已现端倪,明星选秀等节目已逐渐远离荧屏。
(三)父母、教师要注意榜样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本身的素质和教育理念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人常说:身教重于言教。最近热播的《都挺好》,就客观地展示出原生家庭对孩子刻骨的印象。到了学校,由于学生的向师性,教师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行都会被学生观察到,也会当偶像去模仿,所以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明确自己是孩子身边最近的人,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与榜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也是偶像教育的主战场。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学校要重视偶像的力量,在班会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偶像崇拜。
学校的文化要丰富多彩,积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第一,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代言人、班级代言人。努力挖掘代言人的优秀品质,结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把代言人值得学习的地方落到实处,形成系列活动。学校要避免只是在“雷锋活动日”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尽可能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习各个行业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山区学校可用资源少,受限较大,关于偶像崇拜的引导,需要乡镇以及家庭的配合。山区学校的学生应该树立贴近生活实际的偶像,多宣传周围可感知的人物,寻找具有自己山区特色的代言人。第二,开展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有个适应过程,尤其低年级需要一些娱乐性的活动陪伴。高年级学习压力大,也需要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缓解学习的压力。为此,这需要学校安排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满足其心理需要,否则明星八卦等容易占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客观分析明星,学习积极的品质
学生通过偶像崇拜,驱动自己内在动力,提高自我认识,做自己想做的事。无疑,偶像崇拜是调动学生向上发展的动力,这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的早期,主要通过模仿或学习自己的偶像。当代学生接触的资源多,偶像选择多。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我们关键要打破偶像崇拜的魔怔,要让小学生清醒认识偶像,客观了解明星是人,人是有品德高低的。我们要学习品德高尚的,对有劣迹、品行差的要敢于说不。同时,要学习那些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人,还要看到身边普通劳动者的平凡与伟大。
这是后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虽然学生倾向选择娱乐明星作为自己的偶像,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实现美好的理想。随着年级提升及价值观的成熟和人格独立,他们会客观辨别偶像,认同并追求积极健康的英雄。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相信社会的正能量。对盲目偶像崇拜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希望通过平等的对话,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六)加强自律和监督,规范公众人物言行
公众人物曝光率高,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尤其是影视明星带着许多光环。这些人物要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名誉,名气越大关注的人越多。为此,无论公众人物还是媒体平台,都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改善榜样形象重塑精神偶像。首先,宣传平台要有一定的倾向性,要杜绝一味地宣传娱乐明星。媒体要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开放场所,尤其优化的社会环境,比如多讲共和国英雄的故事,多宣传一些平凡而优秀的人物,公共场所的围墙上多张贴道德模范以及孝的榜样等。其次,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促进特殊职业的规范化,如严格出镜要求,改善分配与税收制度等,努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积极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五、结语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正常心理和精神需要,小学阶段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崇拜什么就会认同并学习模仿什么,这对他们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山区小学生主要从媒体网络获得明星偶像,为此,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管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各种媒体要多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代表的优秀人物,积极地歌颂那些为祖国建设立德、立言、立功的名人,以及身边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山区小学比较偏僻,学校应努力给学生提供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满足学生成长的精神需求。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心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关注我们社会的未来发展。
注释:
①柯洁,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浙江省丽水人。曾获2007年全国少儿围棋锦标赛冠军,2008年世界青少年围棋少年组冠军,第28届应氏杯世青赛围棋青年组冠军,2014年10月第16届“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