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适用性分析

2021-09-14温雪梅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净水处理工艺水流

温雪梅

(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0)

1 引言

目前国内外对给水处理机理的研究都比较深入,给水处理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也较为成熟,各种一体化式的给水处理设备也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一体化净水设备不管是投资还是运行管理都优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但是其水处理设备内部构造复杂,多种处理工艺集成于一体,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很多缺点。

2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运行原理

2.1 净化工艺流程

净化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净化工艺流程

2.2 工艺运行原理

一体化净水设备如图2 所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反冲洗时的水流方向),分为配水区、反应区、沉淀区、稳流区、过滤区、清水区。

图2 一体化净水设备示意

原水通过设备底部的进水口进入,装置底部为配水区,通过配水区底部的布水管进行均匀布水,与此同时水流的速度降低,然后水流向上进入混凝区,并在该区域与混凝剂充分反应。之后进入两级斜管沉淀区,水流沿斜管向上,污泥由于重力作用沿斜管向下,滑落到设备底层。经过过滤澄清的清水进入设备顶部的稳流区,然后水流自上而下通过滤层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连通管进入清水层,最后流入清水池,并在清水池中使用次氯酸钠(NaClo)消毒。

(1)排泥:当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排泥管上的电动阀通过控制柜所给的信号进行自动排泥一次(排泥周期可调),排泥的同时压力水电磁阀也同时开启,对排污进行助冲。

(2)反冲洗排污:水流经过过滤区过滤一段时间后,过滤水头阻力越来越大,水位上升越来越高,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系统自动进行反冲洗。水流路线与正常过滤时的路线正好相反(反冲洗路线见图2),反冲洗时间为3~5 min,当清水层水位降低到一定水位时,反冲洗自动结束,反冲洗污水经过污水管排出。

3 与传统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

3.1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性能优点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运行基本沿用了传统处理工艺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处理单元进行了集成耦合,使得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从而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节约了投资成本。其性能优点主要表现为:

(1)集水、配水、混凝、过滤、沉淀、反冲洗、排泥等一系列运行程序集成在一套设备中,且能实现自动反冲洗,无需反冲洗水泵或空压机,达到了全自动运行的效果。

(2)水流在混凝区与混凝剂充分接触碰撞,反应生成矾花,进而形成大的颗粒沉降,悬浮物去除效率高。

(3)可调的自动排泥系统,可以保证稳定的去除效果。

(4)占地面积与传统构筑物相比节省约50%;自耗水率约为3%。

(5)建设工期短,节省投资及后续维修保养费用。

3.2 一体化净水设备运行时的缺点

(1)设备备用性差

一体化净水设备结构简单且能全自动运行,避免了传统处理工艺庞大构筑物的繁琐,但也同时带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需设备维修,都需要将整套设备停止运行。而传统处理工艺中的水处理构筑物一般分为两格或者四格,即使其中一个构筑物的一格需要维修,对整个工艺的运行负荷也不致产生太大影响。

(2)混凝效果不能得到保证

根据传统处理工艺中混凝的原理,通过投加混凝剂使得水中的悬浮物或部分溶解态物质凝结为胶粒,进而聚集成较大胶体颗粒,在不断碰撞过程中改变胶体的性质,使其脱稳,称为“凝聚”,脱稳后的颗粒在外界水力扰动下互相碰撞聚结称为“絮凝”[1]。混凝作为水处理中重要的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了出水水质。

絮凝区作为第一个工艺单元,不仅承担着絮凝的“责任”,还同时兼有布水、排泥和压力水冲洗的“职责”。底部采用平流均匀布水,布水方向朝底部,不断冲击装置底部以免污泥在底部沉积。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絮凝区平均速度梯度G 在30~60 s-1之间,GT 值在104~105之间,也很难保证太大的水流冲击不致使絮粒遭到破坏[2]。应用于本项目的原水水质浊度值较小,本身絮凝效果较差,应该采用较长的停留时间,10 min 显然时间太短,因此絮凝区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把控。

(3)斜管沉淀维修成本高

两级斜管沉淀可以起到较好的沉淀效果,但是设备运行时间久了在管壁或管口会积存污泥,严重时不仅不能使水质得到沉淀澄清,甚至能造成原水的二次污染[3]。且时间久了材料容易老化,维修和更换的成本较高。

(4)自动反冲洗灵活性差

自动反冲洗利用的是重力式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4],主要依靠过滤区的阻力水头形成静压,但是在实际运行管理中,有时阻力水头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就需要进行反冲洗。因此应该设有强制冲洗器,强制冲洗器是利用压力水造成辅助管内产生负压,通过抽气管的作用形成虹吸。

4 问题与建议

本文针对一体化净水设备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与传统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其优点较为显著,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斜管沉淀而言,絮凝的完善和前后布水、出水均匀非常重要。因此反应区絮凝效果可以通过增加格网或穿孔墙加以改善,不仅增大了絮粒间的碰撞几率,加强絮凝效果,而且作为斜管沉淀的进口处,可以起到均匀布水、整流的作用。

(2)在自动反冲洗的环节增加强制冲洗器,用以应对滤池水头损失未达到最大值但需要冲洗的情况。

(3)原水的水温、pH、碱度及悬浮物的浓度都对一体化设备的出水水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进出水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通过观察水质的变化及时对一体化设备的运行进行调整以使出水达标。

猜你喜欢

净水处理工艺水流
净水样板的力量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化学净水
能俘获光的水流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方法及检测
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喷涂处理工艺对电镀锌耐指纹材料涂装性影响探讨
数据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