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整体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1-09-14彭永华王灵香李利娟

内科 2021年4期
关键词:出院效能康复

彭永华 王灵香 李利娟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1-2]。老年COPD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老年患者多缺乏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自我效能感下降,不利于其肺功能的康复[3-4]。“3+1整体康复护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充分考虑了患者多方面的护理需求,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为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94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女22例、男25例;年龄60~79岁,平均(68.54±2.35)岁;病程1~7年,平均(3.54±0.35)年;肺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15例。对照组患者女23例、男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8.51±2.32)岁;病程1~7年,平均(3.56±0.32)年;肺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9例、Ⅲ级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中COPD的诊断标准[5];年龄≥60岁;患者了解本研究的基本情况,签署干预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有严重病变;严重认知障碍;罹患恶性肿瘤。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COPD发病机制、治疗目的、注意事项;病房每日开窗通风30 min,保证空气流通,病房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维持在50%~60%;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处理。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1整体康复护理”干预。(1)病情评估。定期评估COPD稳定期、加重期患者病情及其肺功能相关指标,制订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依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2)健康指导。对COPD稳定期患者,每周开设1次健康知识讲座,采用PPT、图片等方式,为患者讲解COPD相关知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强调良好生活方式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对COPD加重期患者,详细告知药物正确服用方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说明良好情绪对病情恢复的重要影响;邀请康复患者分享其诊治经验,给予其他患者鼓励、支持。(3)呼吸肌功能锻炼。缩唇呼吸,指导患者闭口,经口吸气,唇部缩拢,呈吹口哨样将气体缓慢呼出,10~15 min/次,2~3次/d;腹式呼吸,患者取坐立位,用鼻吸气,呼气时腹部尽量回缩,缩唇缓慢将气体呼出,10~15 min/次,2~3次/d;全身性呼吸操锻炼,在腹式呼吸锻炼基础上进行,进行下蹲、弯腰等动作训练,患者可依据个人喜好,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30 min/次,2次/d。(4)氧疗。给予加重期患者持续低浓度、低流量氧气吸入,嘱患者勿随意调节氧流量。(5)远期护理指导。住院期间根据COPD防治手册,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依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出院时为患者制订门诊随访计划表,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1.4 观察指标

1.4.1 自我效能感 护理干预前后(入院后1天和出院前1天),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1~4分评分法,最高评分40分。患者评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感越好。

1.4.2 肺功能 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3 护理满意度 患者出院前1天,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对患者进行调查,包括护士工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等19条目,采用5级评分(1~5分),分值19~95分。根据评分分为4个等级,即非常满意(≥77分)、满意(58~76分)、一般满意(39~57分),不满意(≤38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n,x±s)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PEF、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比较 (n,x±s)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老年COPD患者因年龄大,行动力、认知能力低,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健康知识欠缺,常出现悲观、沮丧情绪,自我效能感不高,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其肺功能的康复[6-7]。常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干预,但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8-9]。

“3+1整体康复护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以整体护理理念为基础,通过采用专业护理手段,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3+1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EF、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3+1整体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强调对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能大大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对肺康复的重视程度,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康复积极性和主动性[10-11]。采用该护理模式,通过定期开设健康知识讲座,不仅能促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还能让患者在沟通交流中获得积极的同伴支持,从而缓解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面对疾病[12];针对性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耐力,增加肺通气量、潮气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从而改善肺功能;通过制定疾病防治手册、门诊随访计划表等,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COPD急性发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出院效能康复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