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边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ICU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14艾庆岩姜艳刘永振

内科 2021年4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艾庆岩 姜艳 刘永振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省临沂市 276006

肺部感染属于ICU中较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一般体质虚弱、气道黏膜纤维功能减退、排痰无力,常引发支气管内痰栓,导致气道阻塞甚至肺不张[1]。寻找有效方法控制感染,缓解患者肺部气道梗阻症状,对于患者的肺复张、气道通畅至关重要。既往对肺部感染患者多采用静脉滴注化痰药、局部雾化吸入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研究发现,痰液阻塞气道是加快肺部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引流、清除痰液已成为肺部感染患者治疗的关键[2]。为优化ICU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床边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3],无肺泡灌洗治疗禁忌;(2)行机械通气治疗;(3)治疗依从性良好;(4)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干预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心、肝、肾等器官严重损伤;(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4)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55~75岁,平均(63.21±5.4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患者51例、重症肺炎患者17例、吸入性肺炎患者8例、急性肺脓肿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56~75岁,平均(64.05±5.16)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患者53例、重症肺炎患者16例、吸入性肺炎患者7例、急性肺脓肿患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电子支气管镜(珠海迈德豪公司生产)从鼻腔或鼻插管口进入,利用负压吸出患者气道中的黏稠痰液等分泌物,使用37℃的生理盐水反复进行肺泡灌洗。每次使用灌洗液25 mL,共冲洗3~5次,整个灌洗过程时间控制在30 min内,每天灌洗1次。保留灌洗液,作为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样本。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7 d后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病灶区完全吸收或呈现条索状阴影、血常规恢复正常、痰培养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X线检查显示病灶区部分吸收;无效:未达到上述任一标准[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症状体征 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1.3.3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治疗7 d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aO2正常参考范围:12.6~13.3 kpa(95~100 mmHg);PaCO2正常参考范围:35~45 mmHg;SaO2正常参考范围:95%~98%。

1.3.4 住院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ICU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 (d,n,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n,x±s)

2.4 两组患者的住院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住院相关指标比较 (d,n,x±s)

3 讨 论

ICU肺部感染患者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治疗时间等因素有关[5]。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功能障碍,肺组织黏液增多且排出困难;患者病灶区释放出大量炎性介质,极易引起气道堵塞、反复感染,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肺功能的损伤[6]。临床上对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规治疗以全身性用药和排痰为主,但全身性用药并不能让局部病灶达到药物有效浓度,常规振动排痰会导致气道干燥,造成患者不适,因此常规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不够理想[7-8]。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已被用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克服常规除痰的缺点,有效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畅通气道、改善肺功能,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床边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ICU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床边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ICU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10-13]。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视野清晰,能够直接观测到患者肺内病灶,使医生能够清楚了解患者的气道情况和痰液状态,为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奠定基础;(2)不易造成患者气道损伤,而且可直接将患者气管内特别是气管深处或小气道的痰液吸除,能够彻底地将患者肺部高黏稠性分泌物或痰栓清除干净,进一步减少病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缓解肺泡的炎症反应,保持气道畅通,解除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通气功能;(3)能对感染病灶进行反复灌洗,充分稀释痰液,有利于彻底清除患者支气管内炎性分泌物、痰液,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与常规取痰检测比较,电子支气管镜取痰不易受到污染,病原菌检出率更高,且取痰与肺泡灌洗治疗可同时进行[14-16];对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药物滥用;(5)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会对患者气道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可增强患者的咳嗽反应,从而促进痰液排出;(6)能有效吸出患者黏痰,改善病灶的局部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病灶吸收,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7)肺泡灌洗液为37℃的生理盐水,温度与患者体温接近,对气道的刺激性小,患者耐受性高[17-18]。

综上所述,将床边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于ICU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