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研究

2021-09-13苏红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工作人员满意度

苏红梅

【摘要】目的:探讨检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本单位检验检测实验室的36例工作人员(其中代培生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工作人员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研究组给予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管理。结果:研究组整个工作期间的试剂外溢、职业性损伤、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工作失误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研究组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研究组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发生率,提高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满意度。

【关键词】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检验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141-02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因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而对环境、人体、生态健康等造成一定的威胁,从而需要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1]。实验室生物安全指的是当实验室作为科研和工作的场所时,防止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等引起的一系列危害,而采取的相关综合措施。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传染性疾病防控为医学检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生物安全防控上升到了更高的角度[2]。如何对检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确保,保障实验室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是目前管理层面对的主要问题,医学检验主要为新城代谢物,而这些代谢物都部分携带细菌和病毒,若再进行检验时,发生操作失误,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造成生物安全问题[3]。检验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医学检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训的重要场所,我国已经通过多种法律法规,对检验检测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生物安全管理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因素,部分检验检测实验室还存在诸多生物安全问题,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4]。本文就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本单位检验检测实验室的36例工作人员(其中代培生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工作人员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8例。研究组中女10例,男8例;年龄(31.42±3.48)岁;工龄(6.29±0.44)年;文化程度:大专3例,本科13例,中专2例。对照组中女11例,男7例;年龄(31.78±2.18)岁;工龄(6.36±0.17)年;文化程度:大专5例,本科12例,中专1例。两组上述资料经比较,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调查期间均在职;均为实验室正式工作人员并配合研究;年龄20~55岁;多数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水平;工作人员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调查期间妊娠与哺乳期的工作人员;离职的工作人员;实习的工作人员;合并有精神疾病的工作人员。

1.2.生物安全防护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定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指导,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但是安全监督制度尚不全面,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也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着装与实验室的着装和安全防护要求存在不符情况。部分工作人员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缺乏准确认知。同时部分操作与消毒设备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没有将污染区、半污染区隔离开来,存在消毒设备共用的现象,都有可能造成生物安全问题。

研究组。给予加强型生物安全防護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改进与优化实验室空间,平面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尤其是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应该远离其他常规实验室,要利于送风和排风,避免交叉污染。对于部分实验室要设置核心工作间和缓冲间,必要时可设置专门的灭菌间与更衣室。加强实验室的气流控制,对于操作有传染性样本的实验室要建立负压空间,使送入的空气达到实验室对流量、洁净度、温度、湿度的要求,防止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生物污染外溢。(2)积极开展全面性的生物安全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和生物安全防护技能。积极更新培训内容,着重与生物安全有关的培训。培训手段也可以多样化,如通过视频播放与答题、现场模拟、现场实践、应急模拟等,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真实的情景,提高培训效果。(3)动态评估与监测风险因素。在每一次试验操作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各个生物风险艺术进行一定的判断,并已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为依据,找出引发这些生物安全问题的根源,全方位的进行全过程管理,除此之晚,工作人员还需对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必须全面健监控和记录关指标和实验室的状况。(4)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熟悉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程序,熟悉常规的消毒原则和技术、应急处理原则,能够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综合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与进行预防性管理。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出现的工作失误,包括试剂外溢、职业性损伤、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2)调查与判定两组工作人员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完全掌握+部分掌握)/组内例数×100.0%=掌握程度。(3)调查与记录两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满意度状况,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组内例数×100.0%=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对比为Fisher 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工作失误情况对比

研究组整个工作期间的试剂外溢、职业性损伤、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工作失误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4.433,P=0.35),见表1。

2.2.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研究组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χ2=5.806,P=0.016),见表2。

2.3.安全防护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500,P=0.034)。见表3。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生物安全问题不仅仅对环境、人体造成危害,还容易诱发一定的群体性疾病与群体性反应,形成一定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当前疫情流行与传播期间,生物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5]。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为了避免实验室工作人员受到生物风险的危害,通过建造不同等级的实验室、严格遵从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响,当前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易被忽视,且相关机构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投入相对较低。因标本、化学制剂、致病微生物等使用操作不当带来的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等这些均属于常见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6]。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整个工作期间的试剂外溢、职业性损伤、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工作失误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研究组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说明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发生率,提高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机制上分析,在检验项目中也涉及到了大量的标本,如果工作人员对各种标本的生物危害程度并不清楚,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就增加了生物风险的发生概率[7]。并且传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比较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安全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中,要求接收标本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在样本操作中必须按照洁净、无菌、无病毒污染与传播等原则,一旦发现污染,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与考试,并熟练掌握相关业务技术[8]。

医学检验专业不仅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生物技术的迭代,医学检验试验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将会遇到更多的问题[9]。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从机制上分析,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必须严格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定,主动树立安全意识,做到按流程、按规章制度进行检验,可全面提高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也可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满意度[10]。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纳入调查的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少,也没有进行长时间点的调查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加强型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在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应用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发生率,提高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韩杨,雷祖康,谢曙光.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设计难点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22(3):59-64.

[2] 蒲瑞雪,沈金兰,谢静,等.军队支援武汉医疗队检验科经验总结在实习生培养中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21,31(5):440-442.

[3] 魏静,唐晓青,李桂英.医学检验人员在使用医学检验设备时存在的问题及生物安全防护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2):119-121.

[4] 陈琪,陈浩,方红梅.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分析与措施的探讨[J].家有孕宝,2021,3(10):289.

[5] 裴云飞,张伟,王全柱,等.探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生物安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风险管理[J].中国药事,2021,35(2):149-158.

[6]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与能力建设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1):12-24.

[7] 温红玲,徐小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9(5):40-45.

[8] 李云龙,张健,魏艳秋,等.分子诊断实验室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学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21,37(2):673-679.

[9] 陈宏娟,鞠传余,闫海润,等.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39-141.

[10] 王保龙,苏虹,伍佳玲.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5):460-462.

猜你喜欢

工作人员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分析
艺术监督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工作能力
浅析新常态下政工干部如何做好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决策水平的实证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