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在小儿感冒咳嗽中的重要性探讨
2021-09-13随兰侠
随兰侠
【摘 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小儿感冒咳嗽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小儿感冒咳嗽患儿,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干预,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感冒症状积分、咳嗽积分、家长满意度、流涕、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儿感冒咳嗽实施家庭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患儿症状的控制,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家庭护理;小儿感冒咳嗽;重要性
感冒咳嗽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这一年龄层的人患感冒和咳嗽的风险很大,特别是在冬天和春天。首先,发病率受季节气候变化影响。二是与儿童自身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感冒后受上呼吸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多种诱因都能引起咳嗽症状,严重影响感冒咳嗽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等,对清除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的疾病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儿童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家庭预后较好,促进了疾病转归,因此在家庭预后治疗中实施护理是合理的,对儿童病情的恢复可能有重要意义[1,2]。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小儿感冒咳嗽患儿,双盲随机法分两组。每组例数40。实验组,年龄2岁~8岁,平均年龄(4.51±1.45)岁,男29例,女11例。对照组,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4.34±1.53)岁,男27例,女13例。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干预,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家庭护理。(1)健康教育。向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因、发病机制、治疗等,使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缓解家属的紧张不安情绪。(2)心理护理:提醒家属多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加强与患儿的沟通,缓解患儿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的程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吃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4)日常护理:安排指导家属让孩子多喝水、补水,杜绝痰液吸入。在孩子入睡后,家人可以稍稍帮助患儿垫高头,以避免分泌物回流和呼吸道阻塞。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让儿童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孩子的衣服要注意增减,出汗后要及时擦干,以免感冒。(5)口腔护理,排痰后漱口给孩子,保持口腔清洁。(6)环境护理: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确保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7)合并症的处理:如果孩子有高烧,物理降温很难起作用,可按医生的指示用药,如布洛芬,但3个月~5个月大的孩子尽量不用。如果需要的话,及时到医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感冒症状积分、咳嗽积分(0分~3分,越低越好)、家长满意度(0分~100分,越高越好)、流涕、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感冒症状积分、咳嗽积分
护理前两组感冒症状积分、咳嗽积分比较(P>0.05),接受护理之后实验组降低程度更大(P<0.05),见表1。
2.2 家长满意度
实验组家长满意度(95.67±3.88)分,高于对照组(89.21±2.82)分(P<0.05)。
2.3 流涕、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
實验组流涕、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患儿感冒咳嗽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为上呼吸道传染病,由病毒、细菌等引起。在现阶段,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常见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烧,流鼻涕,喉咙痛。此外,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易哭,易拒食。有些孩子的家庭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足够的照顾,感冒和咳嗽的病程延长。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病人群体,由于其年龄较小,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部分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但是与此同时,儿童感冒咳嗽的治疗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对药物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大大提高了对护理的要求[3,4]。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寒热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是有效的,可以加速患儿症状的控制,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丹,王娟.家庭护理在小儿感冒咳嗽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89-90.
[2] 蒋艳霞.家庭护理在小儿感冒咳嗽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109.
[3] 俎占杰.细节护理在藏药玖协更卓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感冒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3):71-73.
[4] 丁丹丹.优质护理在藏药玖协更卓治疗小儿感冒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