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日语教育发展模式再思考

2021-09-13刘凯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外语教育日语专业新文科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外语教育迫切需要战略转型。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对新时代外語类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回应国家关切,对接社会需求,应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在变局中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整合信息技术,持续深化外语类专业内涵建设。文章以某高校日语一流专业建设为案例,探讨日语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即打造新文科“日语与中文互鉴”的专业融合模式,发展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文科;外语教育;日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115-04

【本文著录格式】刘凯.课程思政理念下日语教育发展模式再思考——基于某高校日语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115-118.

一、外语教育和课程思政

2019年,是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是会被载入外语教育史册的一年(郭英剑,2020:4),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文科、大外语”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代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用战略创新思维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外语人才,这也是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推进外语学科内涵式建设与发展的必由路径(姜智彬 王会花,2019:3)。

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寻求精神、思想、文化的独立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面(李梅敬,2020:133)。在“一带一路”文化战略下,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育成,已然成为外语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响应时代号召,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东方智慧”。中华文明的价值原理不仅在前现代的东亚世界被广为接受,在当今时代,对全球建立关联社群、合作政治、和谐世界,仍具有普遍的意义(陈来,2015)。

外语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又因语言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并存的特点而在课程思政领域大有可为(成矫林,2020:3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2020)对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的建立做出了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基于上述理论,围绕苏州科技大学日语一流专业建设提出如下构想:(1)深挖思政内涵,加强师政修养;(2)提升信息素养,用好第二课堂;(3)开展弹性教学,倡导主动学习。

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框内,以“英语,课程思政”为主题词,共检索到522篇文献;而以“日语,课程思政”为主题词,仅检索到17篇(均为模糊搜索,引用时间2021-01-13)。日语课程思政的文本数量,仅为英语的3.3%。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有关日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孙颖(2020:143-145)论述了“高级日语”课程思政基本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并进行了案例分析;赵宏杰(2018:207-208)对《日语词汇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方式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1)多局限于日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背景和可行性;(2)阐发课程内容的思政信息点时,角度相对单一,论述力度略显不足。基于上述情况,试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结合一流专业建设现状,明确日语专业课程一流课程建设策略。

(一)理论维度:日语核心素养和课程思政目标有机结合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8年1月)从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外语核心素养定义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多元文化沟通等品质与能力的人”。林洪(2017:71-73)分析了日语核心素养的意义并揭示了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均需要思维,而思维又可以通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得到发展”。将四大日语核心素养和课程思政三大目标进行对比,我们能够发现,“语言能力”是“知识目标”的具体表现,“文化意识”的塑造是实现“价值目标”的主要渠道,而“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则可以说是包括社会化学习者在内的,超越学科和专业的学习者所应具备的共通素养。这层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二)实践路径:打造新文科“日语与中文互鉴”的专业融合模式

《标准》(2018)中明确了“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杨丹(2020)指出,外语院校要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未来,为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创者”做出积极的贡献,分析了外语院校发展中文学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笔者所在的语言文化学院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1.打破学科壁垒,中日双语互鉴,促进专业间协同交互融合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通过梳理两国间文化交流历史及现状,我们可以知道,中华文明哺育了日本文化,直至近代以前两者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是单向的;近代以降至今,日本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两者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双边互动的态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在尊重学科内容科学性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关注中日两国文化间的契合点,着力提升育人实效。

案例A:以比较文学为视角

在日本古代文学授课过程中,不仅带领学生学习日语古典文法,还积极引导学生认知古汉语和古日语之间的关联。在介绍“俳句”时,通过导入具体案例,将其与中国的“五绝”进行横向比较,激发学生调动学习经验,对两种传统的文学形式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俳句”以松尾芭蕉的《古池》为例,“古池(ふるいけ)や,蛙(かわず)飛(と)びこむ,水(みず)の音(をと)”,叶渭渠译本“闲寂古池旁,青蛙跃入水中央,水声扑通响”,使用了5+7+5共17个字,从形式上与原作保持了一致。古池是“过去”的凝结,具有幽深的神秘;青蛙入水是“现在”的活动,具有蓬勃的活力(郑民钦,2008);“五绝”则以王昌龄《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的前两句写春山花落,夜间空宁,后两句写山涧月出,栖鸟惊鸣(海谚等,2013:58)。松尾芭蕉的《古池》和王维的《鸟鸣涧》,皆得以动衬静,动静交融之法,具有相通的审美价值。

此外,借鉴杨婧(2020:28)提出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经典诗词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等精华融入课堂,用双语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等经验,通过“用日语读汉诗”等课例设计,让学生体会中日双语的韵律之美,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重新审视汉诗在日本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试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及其在日语中的表记和字音整理如下。

案例B:以汉字文化为视角

蔡凤林(2016:257)指出,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对日本文化的发展影响甚巨,对日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从汉字的角度考察日语和日本文化是很有意义的。讲解日语中的汉语词时,不仅向学生展示汉语词的音读规律,还设计“汉字中的日本”等教学环节以加深学生对日语汉字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启发学生思考“对于中国人来说,汉字和汉语到底应为何物”这个命题,反思自身使命感,提升文化自信。

例如,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共同传统,“年号”可以成为透视日语和日本文化的窗口。

结合汉字在日本年号中的使用,向学生介绍日本年号的常用汉字及其用字的主要出典。在日本改元“令和”之前,日本年号所用文字,基本上采自中国儒家典籍和著名史书等。日本的年号不仅重视每个汉字的字义,而且注重利用这些汉字构成双音词(同上,2016:222-223)。通过觀察日本年号的选词和构词,可以发现,日本人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昭和”年号出自《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从中国典籍中择选寓意祥瑞的汉字,并从音韵角度进行二次创作。借助该信息点,启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变通能力、精进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如,“密”字当选2020年日本年度汉字,笔者第一时间在QQ课程群发送相关视频,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以“青春战疫”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新冠疫情是2020年震撼全球的重大事件,这样说毫不为过。在此背景下,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行,就疫情期和疫情后中日双方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兴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达成了广泛共识。中日两国携手抗疫,为世界的稳定和繁荣贡献智慧,这正因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往范式从根本上超越了资本逻辑,为世界普遍交往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李包庚,2020)。时事新闻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政话题的关注,培养学生对热点现象的正确认知(杨婧,2020:28)。此外,疫情还是对学生进行人类生命教育、网络伦理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成长需求,适时融入思政元素,打造特色鲜明的语言类思政金课。正如蒋宗礼提出“面向未来,多年积累,不断沉淀,真正形成一个有特点的品牌”(2020:13),日语和中文等其他语种教师可形成跨专业教研团队,共建课程思政资源库,打造新文科“日语与中文互鉴”的专业融合模式,切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2. 整合语言信息技术,发展弹性教学,促进主动学习

对疫情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契机,“教育战疫,停课不停学——国际网络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新冠疫情)迫使大家加快思考未来教育的形态。”黄荣怀(2020:3)将“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归纳为未来教育之教学新形态,提出“总结校园关闭期间线上教学的有益经验,适时保护和发挥好广大教师应用技术的热情,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可大幅提升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说到“线上教学”,MOOCs大家耳熟能详,于歆杰思考了让慕课对实体课堂施加更多正面影响的方法(2014:8)。实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着力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内涵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将语言教育与语料库建设密切结合,打造智能化教学科研平台,实现“多语种融合”。制作“疫情语料库”,促进后疫情时期翻译教育与国际合作。利用新媒体资源在线分享竹内亮导演的纪录片《后疫情时代》,紧跟社会热点,师生共同学习疫情相关日语新词(如ポストコロナ時代—后疫情时代,ソーシャルディスタンス—社交距离,ワーケーション)与篇章,引导学生思考和推敲译文,掌握翻译转换技巧,通过组员互评和教师点评,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Joseph South,黄荣怀等在“正视疫情现实 寻找教育对策——学校关闭期间居家主动学习”国际研讨会上对“主动学习”提出了七条建议,强调“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因此,用好实体课堂和线上课堂教学渠道,探索弹性教学,为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营造更优质的教育大环境,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再如,组织网课利弊辩论赛、中日青年文化主题演讲、疫情主题征文、俳句翻译、川柳创作比赛和日语汉字书法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新时代好声音”。利用“互联网+”开拓“弹性教学”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目前学生正在认真准备第四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期待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为中日友好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2019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鼓励新时代新青年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青年观”(新华社,2015-07-25),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加之新冠疫情影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在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方面的领先经验,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2018-06-10)上提出“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如今我国疫情态势平稳,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辱使命,乘势而上,探索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外语教育新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立足教情、学情,落实课程思政,提升教师思政能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推进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一流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蔡凤林. 汉字与日本文化[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222-223,257.

[2]陈来.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 上海:生活三联书店,2015.

[3]成矫林. 以深度教学促进外语课程思政[J]. 中国外语,2020(5):30.

[4]郭英剑. 对“新文科、大外语”时代外语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 中国外语,2020(1):4.

[5]海谚,程秉熙. 唐诗三百首[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2013:58.

[6]黄荣怀等. 未来教育之教学新形态: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3.

[7]姜智彬,王会花.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J]. 外语电化教学,2019(5):3.

[8]蒋宗礼.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建设一流专业[J]. 中国大学教学,2020(8):13.

[9]李包庚.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4):4.

[10]李梅敬. 思政课教师之内外视域的内涵及培育途径[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3.

[11]林洪. 从《高中日语课程标准》修订看日语核心素养的确立及意义[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2):71-73.

[12]涂丹,李怡. 蕉风与中国唐诗的审美意境[J]. 青海社会科学,2015(3):132.

[13]杨丹. 外语院校,为什么要发展中文学科[N]. 光明日报,2020-12-22.

[14]杨婧.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20(4):28.

[15]于歆杰. 关于MOOCs认识的几个误区[J]. 计算机教育,2014(21):8.

[16]郑民钦. 俳句的魅力——日本名句的赏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刘凯(1983-),女,江西,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及教育。

猜你喜欢

外语教育日语专业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从国外外语教育改革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学科发展建设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日语本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性问卷调查分析
试析智能语言技术对外语教育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