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论述的主要内容及时代价值

2021-09-13马蔚然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

马蔚然

摘   要: 自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话涉及文艺的德育功能,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述,奠基于马克思经典作家文艺育德思想,发展于马克思文艺育德中国化的过程,在不断解决新时代文艺育德存在的现实问题中产生,包含丰富的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文艺育德观,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文化强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习近平   文艺育德   文化强国

文艺育德指充分把握文艺作品的深刻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人们的熏陶、感染及教育价值,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强国目标宏伟蓝图正在构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力量,不断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相关工作,强调要发挥文艺对人的培育作用,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谈到文艺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阐发文艺育德的相关思想,深入了解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发挥其时代价值,助力强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论述的形成条件

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述,是在吸纳借鉴原有文艺育德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同时结合时代条件不断变化发展。面对新时代文艺育德环境、对象等的发展变化,文艺育德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育德思想,又要结合中国文艺育德发展的实际现状,与时俱进。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应运而生。

1.马克思经典作家文艺育德观的熏陶

马克思恩格斯并未直接提出文艺育德思想,而是终身都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努力,在对“自由王国”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寻求到了鼓舞工人的精神力量,发现了文艺作为上层建筑对人的精神和思想产生的鼓舞作用及引导价值。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文艺作为上层建筑而存在,将文艺提高到意识形态范围理解,文艺来源于现实,并对现实生活尤其人的思想具有反作用。“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文艺具有意识形态性,会对经济基础起到反作用,就能够倡导无产阶级创作文艺作品并为自身目标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精神生产是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2],认为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而存在,既然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自然能对人们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列宁进一步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育德思想,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文学的原则”,认为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文学才是真正自由的文学,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对文学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同时,列宁认为文艺作品可以加深人们的思想认识,可以坚定无产阶级斗争,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列宁称赞高尔基的《母亲》,认为这是一本很及时的书,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指出文艺“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3](666),指明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文艺作品是俄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需要,是俄国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有利法宝。这些重要思想都在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中有体现,是其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

2.马克思文艺育德观中国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观同马克思主义其他重要思想一样,中国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与完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在继承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德育思想。毛泽东同志认为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4](84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育德思想的典范标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指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发展了列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认为文艺是为“四种人”服务的,这样创造出来的文艺作品才能起到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文艺工作到底应如何做,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答案,要普及也要提高,要有文艺批评的态度,要深入群众,要统一战线等,这些都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的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的“二为”方针,进一步说明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此外,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5](209),提倡多创造些优秀文艺作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江泽民同志文艺育德观的重点在于文艺的党性及人民性问题上,文艺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接受党的领导,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不仅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还要给予人民信心。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认为文艺育德应从这一方面着手,文艺创新的同时要有情感,讴歌时代,坚定信心等。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为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论述的形成提供了养分。

3.解决新时代文艺育德现实问题的需要

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是在解决新时代文艺育德环境复杂化、文艺育德目标多样化、文艺育德对象个性化的问题中应运而生的。一,进入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因素,各种文化在交流碰撞中难免产生新问题。国内文艺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文艺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文艺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试想,文艺一旦脱离现实,就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当前文艺育德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艺在当前应该弥补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化的不足,让文艺进入日常生活,使其深刻内涵自觉对人们产生影响,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人心。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对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有了独特的见解,单一的文艺形式已经满足不了有个性有想法的人们,不同群体受文艺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文艺作品不仅要内涵丰富,还要思想深刻。面临种种现实问题,文艺育德要想发挥作用必须立足时代,创造高质量作品。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对文艺育德现实存在问题的回应,还是这些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習近平关于文艺育德论述的主要内容

在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讲话中,可以发现有关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讲话占据重要位置,他强调文艺对人的影响作用,形成了有关文艺与德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述既指明了文艺育德的措施,又包含着文艺育德的目标,内容丰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作品质量是重要抓手

文艺作品对人具有培育作用指的是文艺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对人产生的启迪作用,所以说作品质量是文艺育德的关键。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文艺创作者优秀与否的问题,二是衡量文艺作品质量标准的问题。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不仅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文艺工作者缺乏职业操守,重经济效益轻市场效益,脱离现实,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这导致作品质量下滑,影响文艺发挥德育功能的发挥。文艺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初心,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艺术理想,既要“养德”,又要“修艺”,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6]。其次,目前文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思想性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要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作品应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应该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应该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6]。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作品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鼓舞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生活。

2.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纵观过去,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制定符合中国道路的文艺政策和文艺方针,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组织成立了文联,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创造人民的文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双百方针”,指出文艺不仅要有现实情感,还要有浪漫主义色彩,出现了许多讴歌党、讴歌国家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二为”方针发展文艺,文艺数量不断增多,文艺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文艺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重视文艺创作的新发展,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惠民活动力度加大,文艺基础设施更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力度加大,开辟了文艺事业的新天地。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指明了文艺育德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不断创造条件繁荣文艺市场。完善文艺传播机制,健全文艺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敢于亮剑”引导文艺发展。对于低俗庸俗媚俗的文艺作品,要坚决抵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奖惩分明,这对文艺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加强了文艺评论工作的开展,态度要强,立场要坚定,这样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

3.培养时代新人是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具有强烈的思想政治倾向性,反映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需要、意志、人生观、价值观。这决定了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能够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还能够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可以说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为了“化人”而存在的。新时代文艺育德的根本目标是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文艺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要歌颂时代、歌颂英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真实的生活拉近人的距离,向善的观念升华人的思想,唯美的形式愉悦人的心灵,永远饱含真善美的思想内涵。进入新时代,文化的力量不断彰显,文艺作品中的文化观念是时代新人最好的营养剂,优秀作品中蕴含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正是时代新人所必需的,要切实发挥文艺作品鼓舞人、引领人的作用。

三、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论述的时代价值

文艺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时代风貌的凝练和升华,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助力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发展,同时助推了新形势下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可以说,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中,关于文艺育德的相关论述随处可见,这些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论述产生的理论溯源。习近平同志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文艺育德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的发展。关于文艺育德谁育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现实的人创造了物质生产活动,影响了精神文化活动。习近平同志对在文艺育德中对现实的人进行了具体的概括:人民,人民是主体,创作导向要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进行新时期文艺育德工作;关于文艺育德“育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艺对人的精神引领作用有助于革命工作的开展,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主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文艺育德要培育的是“德行”,这个道德目标是多样化的,培养的是能够挑起大梁的时代新人的德行,是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来的文化目标;关于文艺育德“如何育”的问题,毋庸置疑是党的领导,文艺作品质量和文艺工作者素质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重视的。

2.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文艺育德是将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产生作用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文艺“可以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有效途径”[7](114-119,152),文艺育德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过程。文艺能明确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不断筑牢道德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文艺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以人为本。文艺育德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文艺手段,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不断挖掘文艺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文艺创作者要积极主动承担自己的使命与任务,创造出的产品要能够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这样受教育者才会有积极向上的情绪,不断实现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事关文化自信、人民幸福及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当前一项迫切而紧急的任务。文艺作为人们的精神园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文艺繁荣。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述,有利于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问题。一 ,文艺发挥育德作用,必须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艺创作的思想支撑,这有益于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二,面对当前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文艺育德可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汲取营养,在加工创造中发展中国文化,向世人展现中国风貌,树立文化自信。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个需求包括精神需求,文艺育德在精神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文艺是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是中国发展进步与人民美好生活的缩影。文艺育德不仅关系文化自信的树立,而且关系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关于文艺育德的重要论述,是针对文艺育德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同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实现了文艺“以文化人”。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取得的成就,还要认清存在的不足,让文艺育德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4).

[7]刘晓哲.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视域下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
论实现中国特色文化强国之梦的三大基石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有哪些主要特征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路径
文化强国背景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