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优化策略
2021-09-13张宏庆
张宏庆
摘 要:信息技术涵盖了“文字、图像、视频”于一体等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作为一個资源交互整体,将其应用到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给人们非常深刻的视听印象,显著提升了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文章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中心,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实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39
化学这一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同时,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也离不开化学实验教学。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初中化学实验既神秘又难以理解,主要是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定的认识,应试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化学实验的育人价值。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认识不够全面
当前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依然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体制束缚下,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化学理论知识,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教学可有可无。在这种理念的制约下,不论是学校还是化学教师,都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致使化学实验课时安排不够、缺乏相关的实验器材,没有实验环境保障等。
(二)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由于课时有限,学生没有化学基础知识等,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时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内容,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目的、实验结论都是停留在课本中,学生丝毫没有思考的空间,难以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对自身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进行锻炼,难以引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思考等途径,实现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在具体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部分实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或者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针对这一部分实验教学,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口述的方式代替,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实验学习,明确实验的步骤和结论等。
(三)网络资源不足
目前,多数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虽然已经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由于网上的教学资源并不十分丰富,很多化学实验在网络上并没有相关视频,教师难以找到全面、精准的实验视频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另一方面,部分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由于对互联网、现代教学工具并不是十分熟悉,以至于在具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流程与手段开展教学,致使实验教学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
二、信息技术基础上,改进和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路径的分析
(一)情境激趣,转变实验态度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实验是关键点,也是基础点。在具体的化学学习中,许多概念与知识都是通过化学实验完成的。但是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低下,严重制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基于此,化学教师在强化和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为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强化和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应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围绕实验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建构性、交互性、真实性的实验学习情境,借助实验情境的魅力,转变学生以往的实验态度,使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化学实验学习中。最终促使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验综合素养[2]。
(二)借助微课,强化实验教学
微课是信息技术下的产物,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彰显出显著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实验学习需求。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融入微课这一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可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5—10分钟的实验微课,借助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特效等优势,将化学实验直观地呈现出来。接着,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实验微课投放到微信群、QQ群等教学平台上,学生在课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充分利用视频回放、满放、定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调整实验学习进度。最终达到实验学习的目的。
(三)借助视频,降低实验风险
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说,虽然存在的风险性比较小,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面对这些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一旦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出现实验操作手法不当、实验步骤不正确等现象,就会产生一定的意外。以往针对这一实验教学,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开展讲解,难以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可在开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在线视频的方式,将整个化学实验的操作、反应过程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无须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视频即可明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同时,通过实验视频的应用,有效避免了学生在亲手操作实验过程中面临的危险,提升了安全性。
(四)依托交互平台,开展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种类较多,步骤比较复杂,并且实验过程中涉及很多种类的装置。在具体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将每一种实验器材的装置特点、功能进行详细讲解。但是化学实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仅难以完成既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还会导致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遗忘等现象。另外,受到安全保障、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亲自操作,以至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出现了“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等现象,使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惰性。基于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交互平台,借助“仪器图标”的形式,将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仪器精准地展示出来。在具体上课的时候,只要轻轻点击一下仪器图标,就可以引导学生,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接着,教师利用交互式软件这一途径,将整个实验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并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细节进行放大、标注等。如此一来,可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