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3温满斌
温满斌
摘 要:地理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大多都还在运用以往机械性的讲解授课模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弥补上述不足,使高中地理教学能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26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构建有效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全局的学习观念;还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如此,思维导图还具备可操作性较强的优势,非常值得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意在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完成教学的必备步骤。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并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格外重视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教学内容,如果将这些教学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方面的发展和提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将思维导图有效地运用到地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应注重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为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首先,教师应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关键词以及需要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在设计思维导图之后,则需要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发生的突发状况,然后设计相关解决措施,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并有效地解决突发状况,进而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思维导图拟定教学计划,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前,教師一定要注重认真、充分地进行教材研读,还要在此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习状态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学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以往传统的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都要在教师针对教材进行研读之后,通过文字的方式将教学计划通过书面形式呈现出来,进而围绕书面材料开展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大段文字为基础,进而呈现出单一的效果,而且有些时候还会存在不够清晰和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制订教学计划,往往都能帮助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或相关的教学资料等编制成具备明确目标的教学计划,而且运用思维导图编制的教学计划相比较来说更加清晰,更加明确,不仅如此,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教师能够更加轻松、容易地明确教学计划当中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教学计划及时调整,使得教学计划更加完善。总而言之,通过思维导图所拟定出的教学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三、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新课预习,提升新课预习效果
新课预习一直都是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课教学环节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对于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新课预习教学环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能够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能够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并且能够清楚自己不能理解的地理知识和问题,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学生在后续的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具备目的性特点和针对性特点。但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新课预习教学环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都会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为学生传达新课预习任务,这种情况意味着新课预习缺乏必要的指导,进而导致学生在进行新课预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只是漫无目的地阅读教材,使得新课预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而在新课预习教学环节,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还能使教学重点更加明确,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新课预习教学效果。
四、运用思维导图突破重难点教学,强化学生记忆效果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有非常多的地理知识点,且具备十分复杂的特点。另外,高中地理教学还具备较强的抽象性,重难点知识具备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以上种种导致学生在进行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以致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面对以上现象,教师应注重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突破地理知识学习的难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过程中,针对重难点知识点的外延知识进行拓展,或者针对与教学重难点知识相关的知识进行关联,这种情况对于学生更深地理解教学重难点知识十分有利。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直接引导学生针对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学习,起到简化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效果,使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学习的难度有效降低,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重难点知识教学还能使学生系统地认知到不同地理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最终能够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